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特朗普连退3步后,又对华杀回马枪,新禁令正起草,中方没有退路
笑史云烟

最近,特朗普表面上对中国示好,连退三步,似乎在缓和中美关系,可是没过多久,美国又开始出新招,准备通过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来打压中国,这明显是在耍花招,表面上一副和气模样,背后却准备对中国下手。

中国这次可不能再忍让,因为给美国太多面子,反而会被当成软柿子捏,美国如果继续这样做,中国就得拿出自己的底牌,毫不手软地反击,不能再让美国随意压迫。

美国自损,促进中国崛起

特朗普上任后,先是给中国一些“甜头”,他在媒体上装作对中国“宽容”,甚至说过“美国也曾偷技术”。

随即,美国政府放松了对中国的一些限制:软件出口限制解除了,能源出口放开了,某些先进技术的出口也没再严格限制,中国还没来得及放松警惕,美国方面表示正在起草新规定,限制AI芯片出口到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此举实际上是堵住了中国所有可能通过“绕道”来规避制裁的路径,美国玩的是“先甜头再狠招”的套路,先给你希望,再让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接下来,美国的行动更加狠辣,目标直指中国的芯片产业,他们不仅要打击中国,还通过施压迫使像台积电、三星这样的科技巨头撤出中国。

美国希望中国在芯片领域被卡死,但问题是,这种“单刀切”的方式不仅打击了中国,也同时重创了美国及其盟友。

台积电和三星在中国的晶圆厂一旦撤离,不仅仅是损失中国市场,这将波及到全球的科技供应链,特别是韩国和台湾的厂商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美国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极限施压让中国陷入困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趁机填补了这一空缺,像中芯国际、华虹等厂商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美方原本希望通过限制技术供应让中国受制于人,结果却反而促使中国加快了独立研发和自主生产的步伐。

这一系列组合拳的后果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的制裁让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加强了自主能力,甚至填补了西方企业撤离后留下的空缺。

表面谈合作,背后全是资源封锁

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芯片、关税施压,还有那些政治上的“口水战”,实际上背后是更为深远的战争,那就是资源的争夺,美国不单单是在限制中国的科技产品,它还在全力控制“原料命脉”。

现代高科技产品的核心,不仅仅依赖于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子设备,更多的是一些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元素,比如稀土、镓、锗和钨

问题是,全球96%的稀土加工都掌握在中国手里,这让美国感到非常焦虑,它想绕开中国,通过越南或澳大利亚找到稀土矿,但现实是:光有矿石没用,没有中国的技术,根本无法完成加工提纯。

中国早已看穿这一点,因此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控,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甚至有传言称,对美出口稀土时,可能会加上“军用监控”标签,确保这些资源不会流入军事用途。

而美国正在悄悄推动与其他国家建立所谓的“资源替代联盟”,但事实是,这一切不过是徒劳——短期内,全球都无法摆脱中国在这些关键资源上的掌控。

在新能源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开始反噬自己,美方试图限制中国的电动车、太阳能板出口,声称这是保护美国本土产业。

但问题来了:美国本土的许多企业,尤其是特斯拉,根本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如果中国真卡住供应链,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恐怕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特斯拉等公司可能会面临生死攸关的局面。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的政策似乎是在推动“美国优先”,但其背后的逻辑却是让其他国家来替美国承受压力,等到局势准备好时,再从中“收割”,而中国则在这一轮“封锁”和“打压”中,悄悄积蓄着力量,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强压策略,反而加剧盟友反感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看似在和中国对抗,背后有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利用盟友为自己“服务”。

表面上,美国高喊着“自由阵营”的口号,鼓励其他国家加入对中国的封锁,但实际操作起来,特朗普的做法却让这些盟友付出了代价。

无论是加拿大、法国、还是英国,它们都在跟美国合作时吃了“哑巴亏”,帮美国打击中国,却为自己带来了损失。

加拿大在美国的要求下,配合对中国公司采取强硬措施,结果不仅自己经济受损,反而还被美国大肆制裁,自己公司的业务也遭遇打压。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计划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时,美国却威胁要加征钢铝税来报复,美国在口头上大喊自由市场,实际上却是靠着不公平的手段榨取盟友的经济利益。

英国按照美国的要求禁用了华为设备,结果特朗普拍拍肩膀就走,留下的却是英国通信行业的一地鸡毛,英国原本期望通过配合美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果却发现自己被“抛弃”了,经济损失不说,还要面对技术发展的滞后。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跨国抓捕中国公民,甚至逼迫盟友国家关闭中企,加拿大当初为了配合美国抓人,结果自己发现自己只是个替罪羊,美国通过这种强硬的跨境执法策略,进一步加剧了与盟友的紧张关系。

特朗普这种压榨盟友的做法,让美国的外交信用逐渐耗尽,当其他国家发现与美国合作只会让自己吃亏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观望,甚至与中国加强了经济合作,日韩曾经坚定地支持美国,但也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合作的利弊。

特朗普依靠高压政策的战术闪击,短期内可能看到了一些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压手段并没有办法摧毁一个已经开始独立自主的对手,美国虽然在战术上做得很好,但长期下去,中国的反制能力和韧性只会越来越强。

最终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并没有让美国一举获胜,反而把美国推入了外交孤立的境地,中国在应对美国压力时,选择了战略深耕和自我提升。

而美国则走向了一个僵局:越反抗,越不愿看中国自立自主,反而让局面更加复杂,特朗普的策略短期有效,但长远来看,这场博弈最终只能以两败俱伤的局面收场。

参考信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