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格力集团董事长换人不到24小时,董明珠一句话,再次实现口碑暴涨
漫悠芸端

格力集团突然换帅,难道董明珠要“退休”了?

6月30日,格力集团在珠海举行的股东大会,让市场瞬间躁动了起来。

可就在外界纷纷猜测这位“铁娘子”是否即将谢幕时,董明珠却仅用一句轻描淡写的回应,便让舆论彻底反转。

那董明珠究竟说了什么?这场看似平常的新老交替背后,又藏着格力怎样的布局?

一个单身母亲的商业革命

其实,说起近三十年来最耀眼的商界女明星,那“董明珠”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1990年,36岁的董明珠带着儿子来到了,她的兜里仅剩下几十块钱,并且肩上还担着有丈夫病逝后留下的巨额债务。

为了谋生,董明珠一头扎进正在崛起的空调行业中,而她选择的公司就是“海利空调厂”,也就是格力的前身。

那时的董明珠还只是一名沉默寡言的业务员,可没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女人,将用最笨的方法,撕开中国商业世界的潜规则。

当时的空调行业奉行“先货后款”,所以很多经销商在拿了货后会拖欠债款,而初来乍到的董明珠,就被派去安徽追讨一笔42万的烂账。

不出所料,对方的老板避而不见,可董明珠既没有拍桌子骂人,也没有请客送礼,而是连续40天蹲守在对方公司门口,从上班跟到下班。

最终,那位老板被董明珠的固执逼得无路可退,不得不签下还款协议,所以从那之后,她就经常被派去做一些“得罪人”的活。

经过不懈的努力,董明珠成了主管,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经销商“先打款再发货”,这无疑是在整个行业对着干。

同行嘲笑董明珠不懂规矩,客户们在背后骂她不讲情面,可一年后,董明珠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占全公司八分之一。

这也使得,曾经那些抵制董明珠的经销商,后来都排着队求合作。

不过,董明珠铁面无私的刀刃,不仅对准了经销商,还同样对准了自己人。

亲哥哥想通过董明珠拿到空调代理,可她二话不说就直接挂断了电话;儿子留学归来想进格力集团,董明珠更是只丢下一句“自己去投简历”。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用“人情”做生意时,董明珠硬是用冷冰冰的规则,为格力铸就了一副钢铁骨架。

然而,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人情世故,曾经那些被董明珠亲手打破的潜规则,在将来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越黑越亮的公关玄学

2023年冬天,一则“口含明珠,进退自如”的微博引爆全网,这个动态将疑似董明珠和王自如的绯闻推上热搜。

吃瓜群众兴奋地挖掘着每个细节,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谐音梗和表情包。

面对舆论的压力,格力法务部在48小时内收集到了证据,并很快让五名造谣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董明珠在《财经郎眼》节目中,大方称赞王自如的敬业精神,甚至还调侃对方是“社会公认的小鲜肉”。

这番举重若轻的表态,让一场可能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暴,三天内就变成了格力品牌形象的免费广告。

然而,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个。

在2020年5月,56岁的董明珠首次在直播现身,这位素来以严肃形象示人的制造业女王,此刻正生涩地模仿着网红主播们的招牌动作。

结果可想而知,董明珠的“首秀”成绩惨淡,一晚上仅仅只卖出了23件商品,销售额不到20万,评论区里甚至充斥着“董阿姨别勉强”的调侃。

但没人料到,仅仅三个月后,董明珠便带着“中国制造业的直播天团”卷土重来,不仅单场销售额突破3.1亿,在接下来的13场直播里,更是创造了476亿交易总额。

除此之外,董明珠更是将直播间搬进了工厂车间,让观众亲眼见证空调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还有在2021年,22岁的孟羽童成为董明珠的"接班人"被高调推出,这对“母女CP”在直播间跳女团舞时,格力股价应声上涨3%。

虽然在仅仅一年后双方就闹出了“母女反目”的风波,但董明珠却依旧能迅速将矛盾转化为话题,最终促成一场观看量破亿的"和解直播"。

最近的一次便是在今年年初,一个疑似“董明珠被停职审查”的消息掀起了巨大波澜,虽然很多人都对此保持观望态度,但格力的股价却出现了暴跌。

可在不到24小时内,格力就证明了该消息是谣言,并且在三天后就将造谣者绳之以法。

这些类似的戏码在过去三年上演了很多次,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格力的市值不降反升,甚至还创下年内新高。

因为,董明珠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争议本身就是最稀缺的流量资源。

不过,这种“黑红也是红”的方式,也让吃瓜群众开始怀疑,这是否会慢慢透支一家企业的公信力?

铁娘子的传承阳谋

在2024年6月的格力股东大会现场,独立董事刘姝威半开玩笑地说:“能不能让年轻人多说几句?”。

这时,全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坐在正中央的董明珠,本以为她会如往常一样展现出铁娘子的风格。

可谁知,董明珠只是轻描淡写点了点头,并表示自己以后少说话,而这个曾经在股东会上怒斥中小投资者的铁娘子,此刻的退让比任何强硬表态都更具冲击力。

其实,董明珠的这种转变早就有迹可循。

在过去三年里,格力高管团队正经历着静默迭代,就比如新任总裁张伟,他是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升上来的;主管技术的副总裁舒立志,是1999年校招加入的“格力子弟”。

除此之外,在格力电器总部大楼的走廊里,悬挂着三十年来每位核心高管的任职轨迹图,而最新补充的几张年轻面孔,都标注着“内部培养”的蓝色印章。

这种人才梯队的建设,与董明珠近年来反复强调的“格力要成为百年企业”形成奇妙呼应。

所以,董明珠在会议上仅用一句话就转变了舆论的风向:"如果哪天我不在了,格力的制度要保证它继续运转。"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