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头条平台看到一篇文章,讲现在有些人总觉得养老金就是自己交的钱存起来的,退休之后领回来全靠自己,觉得跟国家、企业甚至其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关于这个事儿,说真的,认知上很多人有误区,今天来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里面还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也想跟大家聊聊我对养老金的看法和理解。

2024年发生了一件挺让人心疼的事儿,一个姓王的先生,年纪轻轻50岁,身体平时也挺不错的,结果突发心梗去世了。他在世时交了20年的养老金,累计30万块钱,妻子李女士最后去办手续,结果发现只能继承自己个人账户里的8万元,而剩下单位交的22万元,妻子是拿不到的。

这个事儿好多人就不理解了,平白无故单位交的钱哪去了啊?于是谩骂养老金制度设计不合理的,攻击专家团队的,什么声音都有。其实啊,这是大家没设身处地搞清楚“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区别造成的误解。

说到个人账户,这部分的钱确实是自己工资里扣出来的,每个月工资的8%划到这个账户,自己退休时能领,要是人提前走了,这部分里剩的钱,也能继承,这点没错。

可是单位交的那部分,比例一般在16%到20%之间,缴进去的钱可不是直接划到个人名下的。这部分钱是放到一个大的资金池,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统筹账户”里面的,统筹账户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共济性,说白了它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这部分钱实际上是现在工作的人缴进去支持了已经退休的人,等未来你退休了,也需要未来年轻人再缴钱进来替你养老,这是一个一代人养老一代人的互助循环。
我以前在工作单位里也听我们的社保负责人老陈讲过,实际上统筹账户为咱们退休人员付出的养老金才是“大头”,个人账户加起来恐怕也就只够支付一小部分的养老金费用。像文章里提到某城市的调查,说统筹账户支付的养老金占到总发放金额的近70%,所以大家千万别觉得自己养老金都是自己交的,那简直大错特错了。
这些年国家不断在调整、优化养老金制度,制度的核心原则也是讲得非常明白:“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少缴少得”,我认为这个制度还是很合理的,人家国家也没亏待咱们这些退休人员。比如说,我国自2000年以来,养老金水平平均提升了近3倍,2024年的数据显示养老金的支出高达7万多亿,国家的财政补贴力度确实不小,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另外,企业在中间发挥的作用也特别关键。我们退休的时候,企业一直按时足额为我们缴费,这其实不仅仅是履行法定义务,更是一种契约关系,企业经营稳定健康,就能更好地缴费,统筹资金池也能保持稳定,因此,企业和养老金制度也相互支持、相互影响。
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这种养老金安排真的是一种智慧。它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一贯重视家庭团结、社会稳定的价值观。非得说养老金制度不好的,那可真是目光短浅。那些总觉得“养老金就是自己交的钱、退休后自己拿回来跟别人没关系”这种想法的人,说白了不是自私,就是愚昧,更有可能是没真正弄明白养老金的社会共济作用。
正如西汉刘安所讲过的:“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讲的就是做人得分得清是非,得有点儿大局观,不能凡事只盯着自己的小算盘。
咱们退休人员啊,真的应该感恩国家,感恩企业,也要感激下一代年轻人愿意为上一代人的养老出力。养老金,真的不是只靠自己。虽然咱个人账户上有一部分自己的钱算是小杯子,但统筹账户里那部分社会积累,大池子的钱才是咱们养老生活真正坚实踏实的保障。
我想,这篇文章之所以打动我,也想让更多朋友能理解养老金背后的道理,搞清楚其中的社会意义。这样以后少一点误解,多点理解和感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们每个退休的老人也才能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地安享晚年。
看了这些,朋友们,你们对养老金制度怎么看?对养老金账户知识有了更深理解吗?一起来聊聊吧。因本文引用了头条文章观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