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在中国闹得不欢而散后,憋着一肚子火的印度,跑去美国当面告状
热情的逗狐狸

2025年6月底,印度在中国的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结果搞得不欢而散。印度这边憋了一肚子火,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没过几天就跑去美国,参加四方安全对话(Quad)会议,当面跟美国诉苦。这事儿听起来挺热闹,但背后其实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场“外交大戏”,既有策略也有无奈。

先说说这个上合组织是啥。上合组织2001年成立,核心成员有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还有几个中亚国家,主要是为了搞区域安全合作,反恐、稳定边境啥的。印度2017年正式加入,本来想着借这个平台跟中俄多聊聊安全问题,顺便盯着点巴基斯坦,毕竟印巴关系一直不咋地。

2025年6月26日,这次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开,挺重要的一次会。各国防长都去了,印度那边是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带队。这次会议本来是要讨论反恐、地区安全这些老生常谈的事儿,最后还得签个联合声明,表明大家立场一致。可问题就出在这份声明上。

印度一看声明草案,觉得不对劲。咋回事呢?因为今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有个地方叫帕哈尔加姆,发生了恐怖袭击,一个叫“抵抗阵线”(TRF)的组织干的,死了26个平民,大多是游客。这事儿让印度气炸了,觉得是巴基斯坦背后搞鬼。印度一直嚷嚷“零容忍恐怖主义”,这次会上辛格就盯着这事儿,想让声明里明确点名批评跨境恐怖主义,尤其是巴基斯坦那边的。

结果呢,声明里压根没提这茬。印度觉得这是在偏袒巴基斯坦,辛格当场就急了,说这声明不能反映印度的立场,上合组织在反恐问题上没给印度撑腰。其他国家呢,有的装聋作哑,有的觉得印度太较真,巴基斯坦还反过来呛印度,说别把双边矛盾拿到多边场合来闹。会议最后吵得不可开交,印度直接撂挑子不签字,联合声明也没发成,大家散场时脸色都不好看。

这事儿对印度来说挺憋屈。本来上合组织是个能跟邻国直接掰扯的平台,结果印度觉得自己的安全关切没被当回事,尤其是巴基斯坦还在这组织里,印度更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憋着火的印度决定换个场子,把这事儿拿到美国那边去说。

没过几天,6月3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就坐飞机去了美国,7月1日在华盛顿参加四方安全对话会议。这个Quad是啥呢?就是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国搞的一个机制,说白了是想在印太地区抱团,盯着中国在这片海域的动静,同时也聊聊安全、经济啥的。印度在这儿跟美国关系挺近,觉得能找到点支持。

苏杰生到了华盛顿,跟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日本外相、澳大利亚外长开了会。他一上来就提帕哈尔加姆那次袭击,说印度对恐怖主义绝不手软,希望Quad的伙伴能理解印度的处境,给点支持。他还强调,国际社会得对恐怖主义零容忍,不能把受害者和搞乱的人混为一谈。这话听着挺硬气,其实也有点敲打上合组织的意思,暗指那边没帮印度说话。

Quad这边反应咋样呢?四国发了联合声明,点了帕哈尔加姆袭击的名,说这事儿不能忍,得赶紧“伸张正义”。这话听着挺解气,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表态支持印度反恐。不过声明里还顺带提了点别的,比如对中国在海上的一些动作表示“担忧”,还聊了朝鲜、缅甸、供应链的事儿。看得出,Quad的盘子比上合组织大,印度这回是想借着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安全诉求放大。

苏杰生会后还跟卢比奥单独聊了聊,估计是想再拉近点印美关系。印度媒体赶紧把这事儿吹了一波,说Quad的支持是印度外交的大胜利。苏杰生也在网上发文,说这次会“很有成果”。但说实话,这支持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具体咋干、能帮印度解决啥问题,还真没个准信儿。

印度这波操作,表面上看是憋着火到处找场子,其实背后有它的算盘。咱得从印度在国际上的定位和它面临的问题说起。

先说上合组织这边。印度加入上合,本来是想多条腿走路,一边跟中俄合作,一边盯着巴基斯坦。可现实是,上合里巴基斯坦也是成员国,中国和俄罗斯又不想在这儿掺和印巴的破事儿,导致印度老觉得自己的诉求被忽视。这次青岛会议,印度觉得反恐问题没解决,自己就像被晾在一边,憋了一肚子气。

再看Quad这边。印度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关系都不错,尤其美国一直想拉印度当印太地区的“马前卒”,对付中国。印度也乐意在这儿多拿点筹码,觉得自己在这儿说话更有分量。这次跑去美国,既是想找个地方发泄对上合的不满,也是想借Quad的势,给自己壮壮胆。

这就牵扯到印度的“战略自主”理念。啥意思呢?就是印度不想完全倒向哪一边,而是哪儿对自己有利就去哪儿。上合组织能给印度接触中亚、能源的机会,Quad能给印度安全上的靠山。印度在这俩组织里来回切换,挺灵活,但也容易让人觉得它立场不稳。

再说说国内压力。帕哈尔加姆袭击后,印度老百姓特别愤怒,莫迪政府得拿出点硬气态度。跑去美国告状,既能对外显示印度不吃亏,也能对内给民众个交代。所以,这不光是外交策略,还有政治考量。

这事儿表面上看,印度在上合组织里硬气了一把,又在Quad那儿得了点支持,好像挺风光。但仔细想想,收获没那么大。

先说上合组织这边。印度不签声明,确实表明了态度,但也把自己弄得有点孤立。上合是个区域合作的平台,印度在这儿闹翻了,以后跟中俄、其他中亚国家谈事儿可能更费劲。而且,巴基斯坦在这儿也不会让步,印巴矛盾还是老样子,啥也没解决。

再看Quad这边。四国的声明听着挺好,但也就是喊喊口号,没啥实际行动。印度想靠美国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估计是想多了。美国有自己的算盘,帮印度也就是场面话,真要出兵还是啥的,门都没有。Quad这次还顺带点了中国的名,印度乐意看中国被敲打,但自己也没捞到啥实惠。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安全问题根子在哪儿?还是印巴关系那堆烂账。帕哈尔加姆袭击后,印度报复了巴基斯坦一波,导弹都打了,可局势还是没缓和。靠上合组织解决不了,靠Quad也指望不上,印度这趟折腾,气是出了,但问题还摆在那儿。

从长远看,印度得在反恐和区域合作间找平衡。上合组织虽然不完美,但好歹是个能跟邻国直接对话的地方。印度老想着靠外部力量压巴基斯坦,可能不如在这儿多下点功夫。Quad这边呢,印度可以继续靠着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壮声势,但别指望人家真帮你解决问题。

还有,印度这“战略自主”的玩法,得悠着点。两边跑挺灵活,可老这么干,别人容易觉得你不靠谱。上合组织和Quad的成员国都不是傻子,印度老在不同平台唱不同调,时间长了可能谁都不待见你。

说到底,印度的安全问题,还是得靠自己。跑去美国告状能解一时之气,但治不了根儿。跟巴基斯坦的矛盾,跟中国的边界问题,这些都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搞定的。印度以后得多跟邻国直接打交道,别老想着绕远路找靠山。

印度这次从青岛到华盛顿的“外交之旅”,挺有意思。憋着一肚子火跑去美国告状,表面上看是出了一口气,但其实也暴露了它在国际上的尴尬处境。咱作为中国人,看这事儿也有点感慨。国际舞台上,谁都想给自己争取点啥,但真要解决问题,还得靠硬实力和真本事。印度这波操作,大家咋看?欢迎聊聊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