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激烈辩论,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在当地时间7月1日得到了参议院讨论通过,美国副总统万斯投下了最为关键的一票,法案最终以极其微弱的优势得以通过。
该法案在参议院通过后已提交众议院,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将在特朗普设定的7月4号最后期限前争取通过该法案。

也就是说距离“大而美法案”通过,仅仅只剩下最后1天的时间。
只是就在“大而美”法案即将通过之际,此前和特朗普公开闹掰的马斯克,再次开始出言威胁特朗普……
反目成仇
应该说特朗普能够胜选,马斯克是功不可没的。

在2024年大选季,马斯克也为特朗普贡献了最多的政治献金,以至于让特朗普在经济上碾压了自己的对手,民主党副总统哈里斯。
在特朗普当选的前两个月里,马斯克也和特朗普维持了一个相当亲密的关系。

当时媒体形容马斯克和特朗普两人是“形影不离”,特朗普也确实给了马斯克相当大的权力,来进行他庞大的政府裁员计划。
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两人还是不可避免的闹掰了。

闹掰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马斯克的政府裁员计划触及到了白宫内阁大多数部长们的利益,比如国务卿卢比奥,比如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内阁中很少有人喜欢马斯克。

其次,马斯克并不认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尤其不赞同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关税。
其实马斯克对中国的态度是相对友好的,很多人都知道马斯克曾经直言不讳:“台湾最好的出路就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这种言论在美国可谓是“大逆不道”,不过马斯克对中国友好也并不完全出于个人感官,马斯克本人在中国的生意也不少,上海特斯拉工厂也是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如果特朗普执意对中国大幅度增加关税,那么马斯克自己的企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正是伦敦会谈之后,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态度开始降温,所以以最简单的逻辑来说,特朗普的行为或有意或无意的“尊重了马斯克的利益”。
但是还有一件事,其实是马斯克和特朗普矛盾所无法调和的一部分,那就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在联邦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时,马斯克可谓是暴跳如雷,甚至怒喷特朗普政府是“趁着他睡觉时”通过了法案。

特朗普则声称,马斯克早就知道他会推进“大而美”,其实特朗普的话相对更可信一些。
因为“大而美”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特朗普政府既定不变的主要施政方向,特朗普在大选季的演讲中,也时常提到“大而美”,马斯克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这一法案却取消了大多数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同时取消了对大排量油耗车的限制,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将会受到极大的压缩。
现在法案距离通过只剩最后一步,马斯克和特朗普也彻底闹掰。

马斯克将特朗普政府形容为“佩奇猪政府”,还声称要组建“新党派”。
特朗普则回怼,“不排除驱逐马斯克”,同时强调马斯克的企业拿了历史上最多的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这些补贴,马斯克就“不得不回到南非老家”...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是否真的害怕特朗普的这些威胁呢?
其实特朗普能不能收拾马斯克,主要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态度,那就是德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艾伯特,就是之前和拜登叫嚣要打“边境战争”的那位德州州长。

马斯克的主要企业特斯拉原本是一家电动汽车企业,当按照马斯克自己的说法,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主打的是无人驾驶汽车,而根据华尔街的研报,未来马斯克的无人出租车确实可能会为其贡献特斯拉88%的市值,电动汽车只有9%。

在马斯克退出政府之后,特斯拉的热门新闻有两条,一条是6月22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每次乘车4.2美元。
第二是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一辆ModelY,通过自动驾驶主动行驶到了车主家门口,并且自己将自己交付车主。
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时候,特斯拉其实已经悄悄转向,“大而美”中取消的补贴对特斯拉而言,可能已经不算伤筋动骨。

而且马斯克所追求的,其实不是让特斯拉拿到补贴,而是让所有人拿到补贴,或者所有人都拿不到补贴。
事实上,拜登政府时期拿到相关政府补贴的汽车企业并非特斯拉,而是福特汽车。

所以马斯克的命门其实在于政府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监管,以及可能的态度,态度和监管越严格,那么他的无人驾驶业务上线也就越晚,他的收益也就越少。
上述两个热点事件,全部发生在德州,这里也是马斯克离开加州后,给自己在美国找到的新基地。
至少在中期选举之前,特斯拉的无人驾驶业务都尚且处于试运行阶段,在德州展开就足够了。

所以这一阶段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德州的交通监管,而非特朗普政府的态度。
只要德州州政府愿意放行特斯拉,那么特朗普在中期选举前,拿马斯克确实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中期选举时,共和党就需要竞选经费了,这个时候特朗普也只能和马斯克“好好谈谈”。

但是至少在现阶段,特朗普的处境并不比马斯克更好,7月1日小布什和奥巴马一起重出江湖,公开抨击特朗普终止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项目,并且将该部门解散。

这一不满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境外的煽动和渗透,本质上是美国建制派对外维持影响力的工具。
看得出来,特朗普和建制派之间的矛盾,已经进一步恶化了...
《特朗普:可能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新华网 2025.7.1
《“大而美”法案包含哪些内容?马斯克为何又炮轰?》 德国之声
《美国参议院一票优势通过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压力来到众议院》 BBC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