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漫聊知识
间谍之祸到底有多严重?伊朗几十名军官、核科学家离奇身亡,全都是因为间谍通风报信!
我国也存在着诸多触目惊心的间谍案,他们大多都是为了金钱。
然而,最近一个被抓的间谍,却是个例外,不但不要钱,还非要主动把我国的机密文件送给对方……

6月25日,央视报道了一起间谍案。
嫌疑人向某原本是某驻外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也都很不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一份职业了。
但向某却还是一心想要考上公务员,因为他觉得只有真正端上 “铁饭碗” 才算成功。

但向某却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自认为学习成绩良好,平时更是几乎不怎么复习,等到报名考试之后才发现自己连面试都没进。
考公落榜后,他不仅没反思自己的不足,反而钻进了牛角尖,甚至连同事的好心安慰,也被他理解成了故意嘲讽。

就连上班也没了心思,一天天坐在座位上唉声叹气,后来更是认为自己没考上是因为考试不公平,还觉得是“大环境”害了他,“埋没” 了他的才华。
这种扭曲的心态,让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向某开始频繁登陆一些境外网站,甚至试图主动联系境外间谍组织,用国家机密证明自己 “有本事”。
更让人愤慨的是,向某为了表忠心,不仅不要钱,还主动把驻外期间接触到的内部文件扫描打包,甚至贴心地标注出敏感信息,生怕对方看不上。
境外间谍一看这是送上门的肥肉,马上许以留学机会,还安排专人辅导他继续考公,企图让他打入国家机关内部窃取更多核心机密。

这起案件暴露了境外间谍组织的狡猾手段。他们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收买,而是像猎人一样精准筛选目标。
他们给那些天天在社交平台上抱怨社会、宣泄不满的人灌输 “国外机会更多”“你的才华不该被埋没” 之类的毒鸡汤。

几个月下来,向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以为找到了 “伯乐”,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境外势力手中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
向某的行为其实早就被警方盯上,只不过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暂时没有抓捕而已。

等到时机成熟,向某终于被国安机关问询时,他还妄想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是被外国势力逼迫的。
可惜一切都有痕迹,恢复的聊天记录、资金流水和云盘里的涉密文件,把他的伪装撕得粉碎。

向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间谍罪。
根据法律规定,间谍罪最高可判死刑,即使情节较轻也要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虽然具体刑期未公开,但他主动投靠、多次泄密的情节,注定要在监狱里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这起案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国家安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参与的 “人民战争”。
向某的悲剧,根子在于他把个人得失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考公失败只是个导火索,真正让他堕落的,是那颗自私、虚荣、经不起挫折的心。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