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上半年基金排行:闫思倩又杀回来了
是波姐啊

上半年基金排行

基金上半年成绩单出来了,bo姐选取了成立两年以上,今年收益靠前的偏股混合基金。

这个瞄一眼就能发现——清一色的北交所、创新药、机器人!活脱脱上半年A股三大风口集结营。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25.6.30

北交所属于“当红炸子鸡”,冷文鹏管理的北交所产品一骑绝尘,上半年冲得最猛,拿到82.45%的收益。

产品买的主要是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航空/汽车)、环境服务及工业自动化方向,有不少机器人概念股。

创新药这边张韡、杨珂扛大旗,前者的从2023年就开始布局创新药,今年创新药从跟跑角色变为领跑角色,产品也迎来了丰收期。

杨珂的信澳优享生活混合,则是创新药+新消费+黄金。除了创新药,今年还抓住了泡泡玛特这种大牛股。

明星基金经理闫思倩最近一年多大放异彩。之前闫思倩在新能源上大赚,也因为新能源大幅回撤。

现在她的产品从新能源车转向了机器人赛道,过去一年中,产品收益超100%,年内收益近50%。

在一季报中,闫思倩讲了自己的投资逻辑:

2025 年以来,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公告转型具身智能,主流车企都在加入机器人产业化阵营。

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但目前仍处于从 0 到 1 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具身智能,指的就是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

抓住一次风口可能是运气,先靠新能源夺冠,又靠机器人翻身,这抓产业机会的能力确实强。

还能上车吗?

那么,这些业绩爆炸的基金,还能再上车吗。

这里bo姐觉得,要分两类看。

一类是吴远怡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付娟的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这种,分散买多个行业的。

一般来说,这种产品业绩持续性会强一些,能抗风险。

拿广发成长领航来说,从今年一季报看,分散买了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轻工、电子、军工、汽车等多个行业。

不过,今年这种多行业布局,业绩突出的产品,大多规模小,重仓了黄金和泡泡玛特等。

大家上车的话,要做好后续挖掘不到这种大机会,收益水平下滑的心理准备。

选产品时还要关注基金在2023年市场下跌,2024年这种波动较大的行情中,表现如何。

第二类产品,自然就是主题型基金。

无论是北交所主题的,还是重仓创新药还是机器人的,波动都会非常大。

每年排行榜冠军,十有八九是正好撞上了当年最热的那个板块。需要时刻警醒,一旦板块,产品的回撤也会非常大。

像2020年的白酒、医药,再到之后的新能源,都是如此。

配这种产品的思路,应该是我已经买了一些宽基做底仓,需要分散买几个看好的行业主题基金,增加进攻性。

而不是看着一个基金涨得好,跑来梭哈,那样和赌徒无异。

然后在选产品时,我们不能光看绝对收益,还要看产品到底能不能跑赢相应的指数的。

就比如张韡的汇添富健康生活,重仓的创新药,那bo姐不会拿产品和基准去比,而是看相比创新药收益如何。

对比来看,产品的回撤是占优的,上半年涨幅也接近港股创新药指数。考虑到偏股混合基金仓位不会打满,这个表现是非常出色了。

那对于这种产品,bo姐在做好了分散配置的基础上,想增配创新药的话,是会去考虑的。

闫思倩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也是类似的情况,年内最大回撤和机器人指数持平,都是30%左右,但年内收益超了20%以上。

那很显然,相比直接买机器人指数基金,这种产品是更有性价比的。

当然,前提还是分散持仓,并且最好在产品回调的时候买进,避免追高被套。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因为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