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协议刚签,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江玉珘

前言

中美新贸易协议才签署,全球市场刚松了口气,哪知道特朗普就来了个大反转。

他不仅威胁将中国关税重新提升至104%,甚至支持500%关税法案!一边伸手要稀土,一边抡起关税大棒。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关总署早已看穿一切,并留了后手!

作者-水

刚签协议就翻脸,这是什么操作

协议墨迹还没干透,特朗普就来了个神转折。72小时前,他还在白宫玫瑰园里谈笑风生,说什么"中美两国可以和平共处"。转眼间,就支持起那个听都没听过的500%关税法案。

刚开始掀起关税战时,他满心以为能用中国对美的巨大贸易顺差当筹码,逼着中国主动求和。结果中国一句"妥协得不到尊重,绥靖换不来和平",直接把他的如意算盘打了个稀烂。

白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误判了中国的反应。美国市场需要中国产品,美国企业更需要中国市场。等特朗普醒过味来,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居功自傲"变成"格外珍惜"。

面对媒体那些带节奏的问题,他甚至反将一军,说美国对中国也有很多"敌对行动"。这种罕见的"实话实说",把主持人都给噎住了。

可这次的500%关税法案又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参议员格雷厄姆搞的政治秀。84名议员联署听着挺唬人,但仔细一看,法案里预留了"国家安全豁免权"这个大后门。换句话说,特朗普随时可以踩刹车。

更要命的是,这玩意儿根本过不了WTO这一关。500%关税明显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美国要是真敢干,国际社会不得炸锅?中国完全可以把美国告个底朝天。

所以说,这更像是特朗普给自己留的"政治保险"。既能在国内刷存在感,又不用承担实际后果。毕竟大选在即,强硬反华总能收割一波选票。

中国手里的牌

面对美国这出闹剧,中国这边淡定得很。毕竟,早就看透了这步棋。

稀土这张王牌,可不是闹着玩的。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其需求的80%,F-35战机每架要消耗417公斤稀土,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离了钐钴磁体就是废铁。今年5月那次断供"演习",直接让洛马公司的导弹生产线瘫痪了两周,通用电气的股价更是应声暴跌。

中国海关总署最近悄悄更新了稀土出口系统,新增了"最终用途军事声明"这一栏。没有警告,没有通牒,但每个空格都在无声地宣告:贸易是相互依赖,制裁是共同代价。

能源这张牌更是打得巧妙,中俄能源贸易额再创新高,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未雨绸缪,从俄罗斯到中东再到非洲,构建了多层次的供应网络。

就拿霍尔木兹海峡来说吧,前不久伊朗议会还威胁要关闭这条"石油生命线",海湾国家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就是中国。要是真关了,短期内对中国影响确实不小。但正因为有了俄罗斯这个"能源后院",中国才能在地缘政治的惊涛骇浪中稳坐钓鱼台。

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也够明确的:"中俄能源合作属于正常商业活动,西方国家无权干涉"。我买我的油,你管得着吗?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淡定哲学"。既然已经面临60%的关税税率,那无论是涨50%还是500%,都无关紧要了。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反映的是对长期博弈的充分准备。

毕竟,中国手里的牌远不止稀土和能源。"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覆盖140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超过70%,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美国想玩"脱钩"?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贸易战这出戏年年演

其实这种戏码,咱们见得多了。从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301条款备忘录那天起,这出贸易战大戏就没停过。

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剧本,基本都是一个套路:先是关税威胁,然后谈判,接着再威胁,再谈判。2020年1月的第一阶段协议签了,2021年又开始新一轮较劲。特朗普这次卷土重来,还是老一套。

问题是,美国内部各唱各的调。特朗普需要在大选前展现"经济成果",不能让贸易战失控影响选情。共和党强硬派却巴不得他硬到底,最好能彻底"遏制中国崛起"。

商界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美国商会早就警告,贸易战已经让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掏几百亿美元,500%关税要是真来了,那就是"灾难性后果"。

一会儿"格外珍惜"协议成果,一会儿又支持500%关税法案。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私下向普京递话,希望在北约峰会前搞个元首会晤。这时候制裁俄油买家,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俄副外长都忍不住调侃:"美方拳头总打在棉花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71年尼克松派基辛格密访北京前,也对中国挥舞过贸易大棒。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特朗普的"关税核弹"在现实防火墙前失效时,世界正在见证一个真理:单极霸权的黄昏,恰是多极世界的黎明

中国这边的应对策略,更像是太极高手的"以柔克刚"。RCEP开始发力,与欧盟、东盟的关系越来越密,给美国市场找了无数个"备胎"。

合作才是王道

吵来吵去这么多年,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这就是现实。

中国的全球布局越来越稳,"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纽带。140多个参与国家,几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这可不是美国几句"威胁"就能撼动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电动车出口增长70%,光伏产业更是占了全球产能的大头。美国想"脱钩"?离了中国的太阳能板和电池,拜登的"绿色新政"怎么搞?

中美经济早就深度交融,彻底"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苹果的供应链涉及278家中国企业,波音737MAX客机35%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就连美国67%的家用医疗器械都产自长三角。这种依赖关系,不是政客一拍脑袋就能改变的。

特朗普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他的谨慎,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妥协。美国农业失去中国市场损失惨重,许多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叫苦不迭。在这种情况下,协议的达成对他来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哪敢轻易撕破脸皮?

反观中国,不仅看穿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还在全球化浪潮中稳步前行。中俄印"抗美三角"正在成型,金砖银行提供50亿美元能源贷款,本币结算体系把美元排除在关键供应链之外。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被悄然松动。

大国博弈拼的是智慧,不是嗓门。特朗普的500%关税听着唬人,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政治马戏。真正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明白,理性和合作才是最终出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好:"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这份自信背后,是综合国力的支撑,是战略定力的体现,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

结语

特朗普从高调到低调的转变,揭示了他在中美博弈中的无奈与算计。500%关税的传闻虽然耸人听闻,却未必能轻易落地。中国则凭借稀土与能源的双重优势,展现出大国的战略定力。

这场贸易博弈告诉我们,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早已过时。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谁能在变局中保持定力,谁就能在未来的棋局中笑到最后

你认为中美这场博弈最终会走向何方?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