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赫薰辞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隔雾

编辑|隔雾


前言

特朗普直呼日本被惯坏了!

近几年,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直指全球,欧盟那些国家连忙把我国推到浪潮中央,表示中国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日本、印度等国家也纷纷表态应先将“大棒”砸向我国。

而我国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站出来反对不平等关税的国家,如今特朗普再次高举大棒,但表示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特朗普这次为何会将我国设为特例?这背后是否还有阴谋?

特朗普贸易政策背景

特朗普执政以来,一直秉持着 “美国优先” 的理念,将减少贸易逆差视为重振美国经济的关键任务。

在他看来,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是其他国家 “不公平” 贸易行为的结果,基于这种认知,特朗普政府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对多个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试图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迫使对方开放市场、减少对美出口,进而实现贸易平衡。

从对钢铁、铝制品加征关税,到对众多国家的商品实施 “对等关税” 政策,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不断升级,搅乱了原有的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当地时间 6 月 29 日,特朗普宣称无意将针对多数国家和地区的 90 天关税暂停期延长至 7 月 9 日之后。这意味着一旦期限截止,美国政府将通知相关国家和地区,除非与美国达成协议,否则贸易惩罚措施将即刻生效。

他还表示,在最后期限临近前,会 “很快” 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函,明确告知:“恭喜你们获准在美利坚合众国做生意,需支付 25% 关税,或 35%、50%、10% 关税。” 这一强硬表态,无疑是对众多贸易伙伴下达的最后通牒,让各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日本的困境

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在此次贸易争端中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在汽车贸易方面,美国目前对进口乘用车加征 25% 的关税,日本一直呼吁取消或重新评估这一关税,但特朗普的言论暗示其对降低税率持否定态度。

特朗普曾强调:“他们(日本)不接受我们的汽车,但数百万辆(日本产)汽车却进入了美国,这不公平。”

2024 年,日本对美汽车和卡车出口总量达到 137 万辆,而美国对日汽车出口却很少,日本在谈判中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对日本产汽车及零部件征收的关税,这一诉求引发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不满,导致谈判举步维艰。

在农产品贸易上,特朗普 6 月 30 日在 “真实社交” 网站上抱怨日本面临米荒却不买美国大米。尽管美方数据显示去年日本从美国购买了价值 2.98 亿美元的大米,今年 1 月至 4 月又购买了价值 1.14 亿美元的大米,但特朗普依然不依不饶。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以及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均表明立场,日本不会寻求与美国达成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贸易协议,强调农业是日本的国家基础。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多次奔赴华盛顿进行谈判,但第七轮部长级谈判仅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谈了一个小时,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汽车关税问题犹如高悬在日本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日本的经济发展。

因为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 35%,且涉及约 540 万就业人口,一旦美国提高汽车关税,将对日本经济和就业造成沉重打击。

其他国家的反应

除了日本,其他国家也在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下纷纷做出反应。加拿大原本计划于 6 月 30 日实施数字服务税,税率为 3%,预计未来五年能为政府带来 59 亿加元的收入。

然而,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加拿大政府在 6 月 29 日宣布取消这一计划。这一转变背后,是加拿大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恐惧,深知一旦被特朗普 “锁定”,代价将远超这 59 亿加元的税收。

加拿大 80% 的对外贸易依赖美国,在谈判桌上筹码有限,不敢轻易与美国对抗。

印度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也面临困境。特朗普曾表示美印谈判正在进行,美国将打开印度市场。

但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给美印谈判画出了两条红线,即农业和乳制品领域。

印度坚决反对让美国的转基因作物进入印度农业市场,强调重视国内中小型企业,不能随意开放市场。

尽管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一份 “大而美” 的协议,但从目前情况看,谈判进展并不顺利。

欧盟同样受到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影响,有消息称欧盟准备接受美国的普遍税率,甚至考虑用半导体、医药等关键领域的让步,来换取美国的 “网开一面”。

可见,在特朗普的贸易压力下,众多国家都在艰难应对,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避免与美国发生更激烈的贸易冲突。

中国成为特例的原因

在特朗普对众多国家下达最后通牒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特例,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大实力和正确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而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丰富、质量优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众多国家对中国商品有着广泛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与美国的贸易博弈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强大的战略定力,中国通过反制措施,成功将美方逼上谈判桌,并在谈判中掌握了主动权。

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持续降低对美出口依赖,从 20% 以上降至如今的 12%,为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充足的回旋空间。

在应对特朗普的贸易威胁时,中国没有仓促回应,而是通过稳定自身经济预期、扩大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强化RCEP框架内的多边协调等措施,构筑起了坚实的 “避险带”。

所以,中国能够在这场贸易风暴中保持从容,成为不受特朗普最后通牒影响的特例。

信息来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