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父母残疾,寄住伯父家,益阳少年高考642分!他:贫困不是梦想的藩篱!
生活在线资讯

今年夏天

一位从贫寒家境中脱颖而出的益阳少年

周糠顺

以高考642分的优异成绩

书写了滚烫的人生答案

每一分努力

都在为未来加冕

6月27日,记者来到南县麻河口镇官正垸村的周糠顺家,屋内有些昏暗和潮湿,几乎没有家用电器,只有斑驳的墙壁上张贴的满墙奖状为这个贫寒的家庭平添了一点亮色。

周糠顺与父母周建军、龚伏红。

由于一次工作意外,父亲周建军的腿部致残,而母亲龚伏红有智力残疾需长期服药,沉重的家庭负担让一家子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在村干部的帮助下, 周建军担任起村里的保洁员,勉强给家里带来一定的稳定收入。

然而,儿子要上学,妻子要治病,微薄的工资只是杯水车薪。 “他妈妈在高考之前还住了院,他们家每年看病都要花费几万元。”村干部侯明远告诉记者,尽管村里帮忙申请了所有可以申请的补贴,让他们能勉强维持正常生活,但经济上的缺口依然很大。

逆风少年周糠顺。

尽管生活拮据,周糠顺一家却没有被贫困压弯脊梁,而是将苦难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挨着周家旁住着的是一位五保户,周家人时常会帮他打扫卫生、洗床单。父母积极乐观面对疾病与生活的态度,让周糠顺始终拥有一颗乐观进取的心。“贫困不是梦想的藩篱,要永远相信努力的意义。”周糠顺说。

这些年,爱与善意一直在滋养着周糠顺。 2015年,在读小学的他意外受伤,导致肠断裂、脑震荡,只能写下求助信,靠学校与社会的爱心捐助才完成手术。为了便于读书,多年来他一直寄住在伯父家,被伯父家悉心照料着。

“我保证,我一定会努力地回报社会,去报答曾经援助过我的叔叔、阿姨们。谢谢了!”这是周糠顺2015年在那封求助信中写下的话。十年后,他用642分的高考成绩作了最好的回响。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