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的军工体系,长久以来被视为全球最强大且先进的象征。然而,随着五角大楼的一项创纪录军费预算——超过1万亿美元的提案——的发布,外界却开始质疑,这个庞大的预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问题。众多被视为“王牌项目”的武器研发计划,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甚至其中的一些项目已经“冻结”或搁置,显示出即便资金数额庞大,仍然无法掩盖背后更为根本的技术、基础设施及组织问题。

首先,便是海军的F/A-XX战斗机。作为海军的第六代舰载战斗机,这个项目一直备受期待。美国军方原本计划将其作为与空军F-47战斗机并行发展的关键项目,然而,在2026财年预算中,F/A-XX仅获得了7400万美元的微薄拨款,而空军的F-47项目则获得了3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差距悬殊。美国海军原本期待通过F/A-XX解决其未来作战需求,尤其是在远程打击和空中优势方面。然而,五角大楼却表示,考虑到当前有限的工业基础,空海军无法同时推进两个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于是,美国海军只能选择“冻结”F/A-XX项目,并将预算资金转移至F-47项目上。这一决定无疑让美国海军对于未来海空战力的规划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更为棘手的是,美国海军现役的F-35C战斗机,其舰载版和空军版的零部件通用率极低,致使“技术共享节省成本”的目标未能实现。即便如此,五角大楼仍在努力通过“挖掘潜力”的方式延长现役F-35C的服役期限,但这一战略的长远效果却并不乐观。
除了战斗机,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领域便是高超音速导弹。美军对于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投入可谓“心急如焚”,然而,现实却远比计划复杂。空军原本计划推出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作为高超音速导弹的代表之一,但该导弹在测试中屡次失败,导致美国空军一度停止了该项目的进展。然而,在2026财年的预算中,美国空军重新为AGM-183A拨出了3.871亿美元,试图让这个原本几乎被“放弃”的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尽管如此,AGM-183A的失败经历仍然让外界对其未来充满疑虑。

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另一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采用了更为复杂的技术路线,但目前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鉴于AGM-183A的失败,空军可能决定在HACM服役之前,通过有限采购AGM-183A来填补战力空白。然而,这种短期补救措施能否在长期内为美军提供有效的战力,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海军的“星座”级护卫舰项目。该项目的原本目标是填补海军轻型作战舰艇的缺口,为海军提供更为经济实用的战舰。然而,现实却远比预期复杂。自从2017年开始,该项目就面临了无数技术、设计和生产问题,而其最新的进展也远远滞后于原计划。根据政府责任署的报告,“星座”级护卫舰的建造进度已经比原计划晚了3年,而成本也急剧上升。甚至连整体设计都未完成,排水量也比原定设计超标近13%。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技术和生产问题的叠加,导致该项目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美国海军的造船厂基础设施和人力不足,加上设计要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星座”级护卫舰的最终形态与最初的欧洲多任务护卫舰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这一切都让人不禁质疑:美国海军是否还会继续推进这一项目?

美国军费预算的规模确实令人震惊,但更令人关切的是,资金问题仅仅是美军目前面临困境的表象。事实上,美国军工体系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资金层面的讨论,进入了技术、人才、组织和基础设施等更为深层次的领域。从F/A-XX战斗机的“冻结”到“星座”级护卫舰的进度拖延,再到高超音速导弹的失败尝试,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反映了一个事实:美国军工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挑战。
即便拥有全球最强的军费支持,现有的美国军事工业基础似乎已无法适应当前复杂且高技术含量的武器研发需求。五角大楼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放弃部分项目,全力支持其他项目的推进。而这些“王牌项目”的困境,正是美国军事工业在当前技术和战略环境下,遭遇的现实挑战的缩影。
面对这种情况,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必须重新审视美国军工体系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依赖资金的支持,美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研发、生产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才能真正维持其全球领先的军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