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人类社群如何从多角关系发展到独身社会
渝川读书

所评图书:

书名:《关系5.0》

作者:(以)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译者:孙涵晓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以色列社会学家、希伯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荣誉项目负责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伊利亚金·奇斯列夫在其所著的《关系5.0》一书中首先为读者探讨了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多角关系发展到大型家族、家庭,再到核心家庭的形成,最终呈现出单身社会的形态。

依照现有的考古学研究,人类的狩猎采集时代相当长,几乎持续了200多万年(约从250万年前到约1.5万年前)。这一时期的末期,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和控制火,并因此促成饮食习惯的改变,促进脑容量的增加,发展出语言能力。小规模群体逐渐形成,最初建立起的是较为平等的社会。人类的社群性特征由此变得非常清晰。

在狩猎采集时代临近结束之时,人类依旧没有出现婚姻、家庭的概念。并不存在男女之间的性忠诚,孩子被认为属于整个部落、社群。部落、社群会用部分人手来抚养孩子。

正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这时候的人们也开始发现,如果繁衍仅限于本部落之间,也就是明确存在直接血亲关系的男女之间,容易出现近亲繁殖带来的有害性状。当时的人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所以开始致力于推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通婚,有些男性从本部落去往其他部落婚配,也有女性实现部落之间的流动。“早期人类的关系可能存在另一种运作模式:过于‘熟悉’实际上是需要离开的信号,毕竟我们祖先的繁衍模式的核心是生存。”

在当时的历史、技术条件下,出现了所谓的一夫一妻制或者说保持着稳定合作的男女关系。但部落之中的异性配比,实际上只能是根据现有的性别人数比例来确定。根据近年来开展对史前遗骸的基因分析,因为高频参与狩猎以及部族之间的战争,男性的死亡风险远远大于女性,母亲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制度性的框架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以上就是书作者所称的“关系1.0”时代。

而进入“关系2.0”时代,农业定居社会的出现,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多样,还普遍呈现出财富积累,这必然带来贫富分化,阶级结构、等级制度逐渐形成。这种情况下在东西方一些地方构建的王国、帝国,本质上是保卫财产所有权。

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始经由法律确认的婚姻制度,仍是为了满足繁衍的需求。对于富人和权势人群而言,婚姻还必然意味着财产权益的重组。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印加和阿兹特克,法律和社会惯例都要求家庭财产需要由正妻所生的儿子来继承。

可以说,在“关系2.0”时代,也就是农耕时代,至少并不普遍存在着对于爱情的追逐。为了最有效保障家庭财产,多代人同住才是最理想的家庭结构。

近代、工业化时代也就是“关系3.0”时代,“人类在农业革命期间‘驯化’了周围的环境,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和生产流程又开始‘驯化’人类”,表现之一就是打破了过去延续很长时间的多代同堂的大家庭,建立起主要由父母与未成年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而近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急速发展的都市文化,有相当数量是以爱情为主题,从18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宗教对于社会束缚的逐渐剪除,很多人开始将爱情而非财产需要放在缔结婚姻、组建核心家庭的首位。

正如书作者所谈到的那样,工业化会造成多代同堂大家庭的解体,兴起核心家庭,而这本质上就会造成过去那种由家族长辈帮忙抚育幼龄孙辈的现象大大减少,父母带娃现象取而代之,繁忙的城市生活、工业工作秩序再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得老年人以外的中青年和儿童都各归其所(工作场合、学校),工作、学习支配了人们主要的时间,而发展社会关系也主要限于发展与工作或学习相关的社会关系。整个社会的运转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大家族、大家庭之间的亲缘联系被空前削弱。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释放,精神文化生活也更为丰富盈盛,但人们会更加频繁地感受到孤寂、疲乏和困惑。这一过程最初会促使核心家庭成为人们远离社会竞争压力的港湾,一定时期内会维持生育率的稳定,但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到后来,也就是书作者所说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始进入“关系4.0”,家庭、婚姻的稳定结构开始被打破,新一代人开始致力于独身主义。

“关系4.0”时代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的海量供给,人们依托于大众媒体和晚近出现的社交媒体进行互动,而减少线下互动,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拥抱个人主义价值观,“自行构建自我价值、社会支持和身份认同”。

更显著的社会变化是,资本主义工业、金融、信息科技的发展,依托于消费主义潮流来实现增长,不断爆发各种鼓励消费、线上参与的商业和技术概念,这意味着很多人的“自我价值、社会支持和身份认同”可以不再通过传统的家庭来实现,一些人抛弃家庭生活、传统主义和长期承诺,由此变得越来越可能。如书作者所列举指出的那样,“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主要城市,50%以上的家庭是一人户。在经济发达的东亚国家,一人户家庭的比例也很高,比如在日本和韩国,这个比例分别为32.4%和23.9%”。

这本书所说的“关系5.0”,也就是科技——具体来说就是AI、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叠合最终可以实现科技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实现陪伴,很可能将进一步重创现有的多成员家庭结构。但诸如陪伴机器人那样的技术、科技产品的开发,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又无可回避。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