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大洗牌!6月汽车品牌最新周榜:吉利、日产前八,奇瑞、奔驰破万
愉悦的水滴1h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新能源与燃油品牌同台竞技,自主势力全面主导竞争节奏。

比亚迪这次真的是太爽了!6月第四周,比亚迪一家卖了超过8万辆车。这个数字有多厉害?直接等于排名第3到第5的三家加起来的总数。

这就是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以前我们总说外国车好,现在完全变了样。

比亚迪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车从8万到20万都有,正好覆盖了普通人买车的价格区间。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各种车型应有尽有。老百姓想要什么价位的新能源车,比亚迪都能给你。

大众排在第二位,但他们现在有点尴尬。主要还是靠途观L、探岳这些燃油SUV在撑场面。朗逸降价到9万以下,也是为了保住销量。但问题是,大众的新能源车占比还不到5%。这在新能源大潮中,明显是个隐患。

丰田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丰田的混动技术被人夸上天,现在遇到了真正的对手。RAV4荣放、凯美瑞虽然还在前列,但纯电动车型还是跟不上节拍。

最让人意外的是吉利。吉利银河系列借着雷神电混系统,直接跳到了第四名。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品牌在技术上真的不比外国品牌差了。

五菱也很聪明,用宏光MINIEV这种小车开辟了新路子。这车便宜,又环保,正好满足了很多人的代步需求。

特斯拉还是特斯拉,Model Y一款车就贡献了70%以上的销量。虽然车型不多,但质量过硬,粉丝忠诚度高。

再说说那些豪华品牌。宝马现在主要靠X5、X3的优惠来维持份额。奔驰的C级、E级降价后,销量有所回升。但这种靠降价保销量的做法,说明他们的压力真的很大。

最值得关注的是鸿蒙智行。问界加智界,第一次上榜就排到了第14位。这背后是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装车率达到92%。华为不造车,但他们用技术帮别人造更好的车。这种模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理想汽车这次排在19位,主要是因为理想L6的产能跟不上。但理想专注家庭用户的定位还是很有前景的。

日系车的分化更加明显了。本田靠CR-V苦苦支撑,排在第七。日产就更惨了,轩逸一款车独木难支,整个品牌周销量不到1.5万辆。至于三菱,已经跌出前50名了。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小鹏凭借MONA M03止住了下滑的势头。蔚来的换电模式很有特色,但面临乐道L60的分流风险。

传统合资品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福特、现代的周销量刚刚突破3000辆。沃尔沃、捷达、凯迪拉克连前30都进不了。

自主高端品牌也遇到了困难。坦克品牌靠硬派越野守住了第28的位置。捷途用旅行加混动的组合开辟新赛道。但宝骏排到49位,星途50位,这些品牌越来越边缘化。

这种变化说明什么?市场集中度在快速提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就是竞争的残酷现实。

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真的变了。以前我们追着外国品牌跑,现在外国品牌开始学我们的做法。

新能源车不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主流。比亚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技术积累和市场策略的结果。

传统车企要么转型,要么就会被淘汰。大众、丰田这些老牌车企虽然还在前列,但新能源转型的速度明显不够快。

中国品牌的崛起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吉利、长安、奇瑞这些品牌,都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才有今天的成果。

华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这种模式很值得关注。鸿蒙智行能首次上榜就排到前15,说明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很强烈。

豪华品牌的降价潮也说明了问题。以前奔驰、宝马高高在上,现在也得放下身段跟自主品牌竞争。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有更多选择,价格也更实惠。

日系车的衰落让人感慨。十年前,本田、丰田、日产在中国市场还是主角。现在除了丰田还能勉强保持前三,其他品牌都在走下坡路。

新势力的表现也很有意思。有的像理想、小鹏还在坚持,有的已经开始掉队。这说明新能源车行业的竞争同样激烈,不是谁都能成功的。

这场汽车市场的大洗牌还在继续。比亚迪虽然现在领先很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市场变化很快,今天的第一不代表明天还是第一。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是好事。车型更多,技术更先进,价格更便宜。买车的选择多了,性价比也高了。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终于在自己的土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变化让人自豪,也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