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过去的六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六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建成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设计的前沿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感受设计的无限魅力。
注:选择项目来自【青年建筑】全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B站,今日头条,搜狐,youtube)后台综合热度。
01.
西藏拉萨加卡夏改造更新
殊至建筑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设计师充分研究当地历史文脉与“汉藏结合式”建筑形式,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与藏族传统砌筑工艺相互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满足新的使用功能,同时保持了传统的藏式建筑与庭院风貌,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建筑城市更新案例。
位于拉萨八廓街的“加卡夏”项目,通过创新设计融合了传统藏式建筑与现代元素,打造一个多元社群共享的公共空间。建筑采用藏族传统的“加巴勒”砌筑技法与现代混凝土框架相结合,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现代生活功能。空间布局上,设计通过古井、庭院及屋顶平台等元素,创造流动感和开放性,兼具神圣与活力。该项目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场所,也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冥想的空间,成为连接不同社会阶层与文化背景的纽带。
图片© hypersity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2.
大连文化创意园区“引庭”改造项目
如恩设计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老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创意空间,锈铁色的“耐候钢”材料成为最好的“纽带”。原始建筑结构在内部得以保留,与新材料形成对比,为空间创造了特别的时代气质。
如恩设计的“引庭”文化创意园位于大连城市核心,以适应性改造的方式重塑一片老旧工业场地。项目由六栋原化工研究所的建筑构成,设计重点在于寻求统一语言以连接风貌各异的旧结构。改造策略围绕“引庭”概念展开,通过屏风、墙体与顶蓬将散落建筑围合成庭,融合园林手法营造静谧气质。项目集办公、展览、商业及图书馆于一体,并保留原宿舍与车库元素,强化记忆感。材料选择强调质朴与耐久,内外空间通过新旧并置的方式展开深层对话,回应城市记忆与当代需求。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3.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产业办公楼
c+d设计中心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设计师在柱网已经完成打桩的情况下介入,通过简单的“叠涩”手法,为原本平庸的立面创造了新活力。打破直上直下的传统办公建筑形态,提升辨识度的同时,增加了休憩与观景的露台空间,体现了办公场所的人文关怀。看似夸张的造型却并不复杂,简单的建筑结构节省了建造成本。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产业办公楼由c+d设计中心设计,项目位于宁波市,是一座集生产、办公和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设计重点围绕工业建筑的高效能与现代化需求展开,同时注重空间流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变化。建筑外观简洁现代,采用了大跨度结构与透明玻璃幕墙,展现出开放、创新的品牌形象。内部空间则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不同功能区的高效组织和衔接,强化了工作与生产之间的互动。
项目摄影:DC国际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4.
深圳翠竹外国语学校
Link-Arc建筑事务所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深圳的学校设计一直以来在圈内备受关注,鉴于一线城市紧张的用地,高密度的设计条件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校园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通过扭转的造型,跌落的露台,采光中庭与挑空空间创造了丰富有趣的活动空间,破解了这一问题。
© 白羽
翠竹外国语学校位于深圳罗湖区,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高密度校园。项目以“U”型布局和“台地”设计为核心,将教学空间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校园的单一结构,提供流动、互动的教学场所。通过设置多个庭院和屋顶花园,创造了一个既能缓解城市喧嚣又能促进学生放松与交流的环境。建筑外立面采用波纹金属板遮阳,既有效应对强烈日照,又增加了美学层次。内部空间通过精心设计,引入日照和自然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5.
上海国庆寺
墨泰建筑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这是一座现代寺院,却保留了禅宗气质。建筑师应当为寺庙建筑的与时俱进做出一些探索与尝试。
上海国庆寺历经十年建造,融合了神圣理想与现实的挑战。项目位于浦东唐镇中心,原址为明代寺庙,设计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体现中国性、禅宗气质与当代精神。建筑采用清水混凝土、钛锌板等材料,营造“幽明”气氛,提供宁静的禅修空间。设计与城市环境相结合,尊重佛教传统,并创造公共与私密空间的和谐。尽管面临资金和规划的变动,寺庙最终在演因法师的参与下逐步完成,成为一座“众人共创”的建筑,象征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摄影:TAL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6.
诸暨枫桥三贤文化馆
UAD浙大设计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用木结构,却不是传统的斗拱形式;大屋顶,却不是传统的大瓦片。看似一座古建筑,却多了一分新鲜与现代感。正如文章中所述:在背景、文脉等一系列因素中找到一种恰当的设计“原型”,然后通过各种手法将原型复制、连贯,最终共构成为一座“完型”。
枫桥三贤文化馆的设计从“原型”出发,结合“墙”、 “木”和“书画”三个原型进行创新演绎,致力于展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融合。首先,通过“木”这一材料原型,延续了枫桥古镇的建筑文脉,以简约而朴素的木材构成屋顶和结构,呼应传统而不模仿传统。其次,采用“墙”作为形式原型,通过层次分明的院落与灵活的墙面设计,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模糊建筑与景观的界限。最后,以“书画”作为意向原型,通过墨池和笔画元素,深化文化内涵。整个设计在多重维度上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建筑摄影丨赵强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7.
攀枝花联合村社区中心改造项目
合造社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正如设计师所说:建造的策略来自现场所建立的直觉。旧建筑的保留,新材料的插入,打造了一处处不同寻常的空间故事。它不是一座统筹规划而后定的设计,倒像是自然生长的村落,一首即兴诗。
联合村社区中心的设计采用“在遗迹中建造”的策略,致力于在历史的延续中打造新空间。项目基于拆建改建的旧村委会和学校,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的砖混结构墙基,并在其上加入木结构体系,形成新旧交织的建筑风貌。新建筑包括厨房餐厅、博物馆、户外会客厅和图书馆,功能上呼应了原建筑的用途。设计强调历史和现代两套轴线的融合,通过“握手塔”和“迎客塔”进一步体现旧与新的交汇。建筑由村民与工厂合作完成,传统与现代建造手法交织,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空间。
摄影©存在建筑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8.
广州“扉行器”无界社区3.0实践探索
扉建筑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谁不希望有一座自己的乌托邦?这里能容下每一个有趣的灵魂。好的建筑就是把每一个小梦想堆叠在一起。
© 田方方
无界社区3.0是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建筑项目,坐落于广州的一个特殊场地。设计理念源于场地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元素。项目通过拆解传统的“盒子”形态,引入自然光和风,创造出流动的空间体验。建筑以大榕树为核心,设计了多个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如屋顶花园、冷巷和多功能社区公共区域,使空间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通过使用回收材料、格栅窗和可开启的天窗等元素,项目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打造了一个真正“无界”的社区环境。这个空间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人与自然互动的载体。
© 林力勤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9.
无锡隐山院墅
青墨建筑设计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中式”概念堆叠的商业作品,但是这不妨碍“它真的很美”,每一处都是一副山水古画,试问谁能拒绝这样的空间呢?
无锡隐山院墅以山水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了江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通过园林与空间序列的创新,项目致力于重现“寄畅园”五十景的传统意境,结合现代审美与功能需求,营造出充满诗意的居住空间。设计中,建筑的外观融合了徽派与苏派元素,采用传统的山墙、窗花等符号,传递地域文化。合院叠墅和叠层庭院提供了层次丰富的私密空间,同时将龙光塔的景致融入院内,创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通过精致的空间布局和文化内涵,隐山院墅成为了现代居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体,定义了无锡的建筑新地标。
摄影版权:青墨建筑设计、是然建筑摄影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10.
杭州浦乐单元小学
TJAD 曾群建筑研究室
【青年建筑】评选点评:设计打破传统校园行列式布局,而采用“聚落”式的组团,提升了交通效率。上层教学区域与底层活动空间分离,减少干扰。渐变的立面百叶使建筑更加节能。可见设计团队对理性的尊重。
浦乐单元小学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采用创新设计打破传统校园布局,旨在创造一个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空间。设计灵感来源于“毯式建筑”概念,采用模块化组团布局,将教学、行政及体育功能合理分配。教学组团通过灵活的多功能空间和互动平台连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建筑充分考虑儿童心理,通过景观设计如戏剧广场、认知花园等,营造出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校园环境。此外,材料使用和细节设计也关注环保与美观,使得整个校园既实用又充满活力,为高密度城市中的学校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尹明
建筑摄影:尹明、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