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这6种药物不能乱吃,部分已国内外禁用,不少人还当成常备药!
虞医生聊医院

“你为啥不能卖给我药呢?”清晨的药店里,王大妈满脸困惑和无奈。

王大妈的孙女发烧了,轮到她带着孙女去附近的药店买点退烧药。曾几何时,她手头总有那么一两盒“安乃近”,这是过去亲戚邻居常用的“退烧神器”,便宜、见效快。然而,这一次,药店的柜员却严肃告诉她,“安乃近”药品不能卖给18岁以下的孩子,还需登记购买信息。

王大妈不理解,心里隐隐觉得,“以前哪儿说不能用,家里人谁高烧不吃它?连医院发烧时也常开的药啊!”她在心里嘀咕:药店肯定是嫌我们这些老百姓小钱不够赚,才这么关卡森森。

这件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段,但背后却隐藏着医疗管理现代化的警示: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药物,其实已经被部分国家甚至中国严格限制或禁用。它们或有严重副作用,或存在安全隐患,或早已拥有更新换代的替代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这6种“老药”背后的秘密,告诉大家为什么不宜轻易放入家庭常备药柜。


这6种药已“禁用”,你还当成常备药吗?

1. 复方甘草片:常见止咳药里的隐患

不少人家中备有复方甘草片,被广泛用来止咳润喉。然而,复方甘草片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阿片类”成分**,这种成分在体内代谢后会影响尿液的“吗啡”检测。

2013年我国药监局就发布通知,要求复方甘草片必须专柜管理,且使用和停药后3~4天内,服药者尿液会出现阿片阳性。长期服用还存在依赖性风险,且可能导致低钾血症。

2014年,有人携带复方甘草片去美国,结果被认为携带违禁品,遭遇入境限制。可见,这不是简单的中成药,而是风险不容忽视的“特殊药”。


2. 病毒唑(利巴韦林):致畸杀胚的隐形杀手

病毒唑(利巴韦林)曾被视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动物实验多次证实其存在致畸、杀胚胎的强烈毒性,孕妇忌服。

临床使用中,病毒唑带来的溶血性贫血是主要严重副作用,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部分还会累及心肺功能

在欧美许多国家未批准注射剂上市,而我国则存在滥用现象。2006年药监局就曾正式发出安全警告,提醒公众慎用此药。


3. 安乃近:曾经的“退烧神器”,如今的“禁药”

安乃近,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20世纪早期在临床广泛使用。1977年,美国FDA正式禁止使用安乃近。

我国原卫生部早在1982年就开始限制安乃近,2020年全面停产多剂型产品。虽然现在市场上尚存部分老批文产品,但药监局对安乃近的说明书已加注严重血液不良反应警示,且禁止18岁以下人群使用。

副作用包括罕见但极其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一旦发生,患者感染风险极高,有致死风险。


4. 匹多莫德:缺乏临床依据的免疫促进剂

匹多莫德曾是儿科畅销“免疫调节”药,亲民又常见。但科学界始终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支持其有效性。

2018年药监局要求匹多莫德企业三年内获得临床疗效评价。正在等待数据结果,使用前应谨慎。


5. 多潘立酮:消化药中的严重心脏隐患

多潘立酮可以增加胃肠蠕动,缓解恶心呕吐,很多患者长期作为助消化药使用。

但2016年起,药监局说明书明确警示该药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风险,尤其合用红霉素、酮康唑等药时风险增加。

美国FDA根本未批准其任何适应症,因此其安全性争议仍存,医生一般不建议长期滥用。


6. 酚酞片:刺激性泻药的致癌忧虑

酚酞片是刺激性泻药,虽然快速缓解便秘,却损伤肠粘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增加肠癌风险。

2021年我国药监局正式取消酚酞片生产销售资格,注销注册证书,意味着严禁使用。


健康用药,那些必须知道的门道

药虽好,但用不好就是“毒”。安全用药,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认准药盒上的国家标志

  • 看清楚药品盒右上角的OTC标识,这是非处方药的认证。
  • OTC药分甲乙类,绿色标识的安全系数更高
  • 说明书中要有**“国药准字”**,代表正规药品。
  • “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是保健品非药品,不是治疗药物。
  • 已废止的“卫药健字”药品切勿使用。

2. 注意保质期和药品外观

快到期、已经过期或药品变色、破损,都不要使用,防止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反应。

3. 看清楚禁忌人群

说明书里的“禁用”和“忌用”很重要。若自己属于禁忌人群,必须先咨询医生,避免严重不良反应。


不同剂型用药姿势指南

  • 泡腾片:切忌直接吞服,需用100-150ml温水完全溶解后饮用。
  • 缓控释片:通常整片吞服,不可掰裂或嚼碎,防止影响药效。
  • 咀嚼片:应充分咀嚼后吞咽,效果更佳。
  • 舌下含片:放舌下含服,待完全溶解才有效。


王大妈的感悟

“其实听了医生说法,我才知道年纪大了,药不能乱吃。”王大妈坦言,自己习惯了旧药方,突然知道这么多限制,心里既佩服现代医学的精密,也有些无奈。

“以后不盲目买药了,还是去医院问专业的医生靠谱。”


结语:药物是把双刃剑,安全用药从你我做起

老药为何被查禁,新的安全标准为何日益严格,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用药安全。只有了解真相,才能合理选择,避免“药害”。

希望大家谨记:

  • 不盲目相信老偏方;
  • 选择正规药品;
  • 保持用药习惯科学;
  • 必要时及时就医咨询。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2020年
  2.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药物安全报道,2019年
  3. 美国FDA官网药品安全资讯,1977-2018年
  4.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匹多莫德临床应用评估,2020年
  5. 新华社报道,酚酞片停售情况,2021年

你家里还有哪些“常备”药呢?有没有不确定用法和安全的?欢迎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聊聊安全用药的那些事!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