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我,老张退休那天摸着红本本:44年铁路,这样的养老金,知足了!
谢谢您

我叫老张,今年五月刚从铁路系统退休。前几天和老同事们喝茶聊天,大家翻着工资条估算我的退休金,七嘴八舌说怎么也得有7300块。我摸着兜里那张盖了红章的退休证,心里头热乎乎的——干了快44年,从毛头小伙熬成白发老头,这结果倒也在意料之中。

我是1964年5月生的,打小在铁路家属院长大。家里四个孩子,我和二姐接了父母的班。初中那会儿成绩平平,搁现在也就是个普通职高的水平。那年头高考难如登天,我这种成绩根本够不着大中专门槛。巧的是父亲在铁路车辆段当检车员,原本是干部身份,偏为了让我顶班,自己转成了工人——他后来总念叨“亏大了”,说干部退休金比工人少一截。我倒没觉得亏,毕竟那时候能进铁路当工人,可是铁饭碗里的香饽饽。

18岁那年,我穿上铁路制服成了客车检车员。说是检车员,其实就是跟着火车跑全程。三乘一体那会儿,列车员、乘警和我们检车员都归列车长管,关系处得亲。有回跑长途,从北京到广州,三天两夜没脱鞋,下车时脚肿得塞不进鞋里。可那时候年轻啊,回段里倒头就能睡,醒了接着干。这样一跑就是十年,后来车辆客货分开,我调去了货车段,在上行场接车。

货车段的日子更实在。每天两班倒,一班得接四五十节车厢。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蹲在车底下敲螺丝,哈气成冰;夏天三十七八度,钻到车底下一晒就是俩钟头,后背能揭层皮。最熬人的是吃饭,赶上列车密集到发,饭点只能在股道边啃凉馒头。可那时候我们倒也乐呵,活儿虽然累,但干群关系简单——段长下车间能喊出名字,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有困难吱一声,全段都能搭把手。

变化是从管理变严开始的。现在段里装了执法仪,干活全程录像定位;网上考试隔三差五就来一次,理论题比实操题还多。我这种干了半辈子的老检车员,修车修得利索,可一坐考场就发怵,最后连工人技师都没评上。有同事抱怨管理太死板,不像过去“人性化”。我倒觉得,现在高铁时速300公里,一根螺丝松了都可能出大事,不严能行么?前两年我跟着徒弟去检查复兴号转向架,人家拿激光测距仪一照,误差不超过0.1毫米——要搁我们那会儿靠肉眼看,早出事了。

今年五月办退休手续时,人事科的小王拍着我肩膀说:“老张,您这工龄快44年,又是生产一线,退休金怎么也得7000往上。”我算了算,从1980年上班到现在,确实差几个月满44年。这些年工资涨了几轮,绩效、补贴也没断过,加上六险两金、医疗二次报销这些福利,退休前每月到手也有小一万。年轻人总说铁路工作苦,倒班熬人,我倒不觉得——现在找份稳定的工作多难?我闺女去年从银行辞职创业,半年不到就喊着“还是铁饭碗香”,这不前阵子又托关系想回铁路当站务。

有人问我后不后悔顶班。我想想,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见证了铁路从绿皮车到高铁的变迁。我修过绿皮车的绿皮座椅,给25G型车做过防寒改造,后来又跟着团队调试和谐号的转向架。现在退了休,早上在小区遛弯,看着楼下穿铁路制服的年轻人匆匆忙忙,倒觉得特别亲切——这接力棒,算是稳稳交下去了。


当然,这工作也不是没毛病。倒班确实熬人,我当年就有同事因为生物钟乱了得了胃病;管理严了,偶尔也会觉得“不近人情”,上个月我徒弟因为漏填巡检记录被扣了绩效,气得直跟我吐槽“现在当工人不如送外卖自由”。可话说回来,哪有十全十美的工作?送外卖风吹日晒,赶上雨雪天还得抢单;铁路虽累,但工资按时发,大病小灾有保障,退休了还能按月领钱——我老伴儿前两年住院花了三万多,自己就掏了两千,剩下的全报了,这要搁私企,上哪儿找去?

有时候我也纳闷,现在的年轻人咋就这么“矫情”?放着我们当年挤破头都想进的岗位不要,非要去追什么“自由职业”“诗和远方”。你可能会说,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更在意自我价值实现。可我接触过太多辞职的年轻人,半年后哭着回来问能不能复职——他们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没尝过生活压力的天真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代人确实“傻”。明明能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灵活就业”,偏要守着一台车、一条轨干一辈子;明明能趁着年轻跳槽赚快钱,偏要把青春耗在重复的检修里。可现在想想,这“傻”劲儿里藏着最实在的踏实——你流过的汗、拧过的螺丝、熬过的夜,最后都变成了工资卡上的数字,变成了退休后稳稳的幸福。

这不,刚退休那会儿我还慌得慌,怕闲下来不适应。现在每天早上跟老伙计们去公园打太极,下午去菜市场买两斤排骨,晚上看新闻联播时,老伴儿总说:“瞧你那乐呵样,跟刚上班那会儿似的。”我嘿嘿一笑——可不是么?干了44年铁路,我这辈子,值了!

(听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故事)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