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二战德军防御大师莫德尔封神之战:击败美军82、101两支空降师!
行吟无疆

1944年,美军第82空降师以及第101空降师都参加了盟军在荷兰的一场空降师作战行动,而德军的主帅则是被称为“防御大师”的莫德尔元帅。

第82空降师以及第101空降师,这两支盟军耗费巨资和大量时间所打造的空降突击力量,在这场作战行动当中几乎被打残!每三个伞兵就有一人倒下...而德军的伤亡仅为他们的1/3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讲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市场花园行动,为什么他们出动了当时最精锐的空中突击作战力量之后,依然没有取得任何优势反而被德军莫德尔部署的德军追着打,这背后的原因。

(原创不易,欢迎各位发财的小手点点赞和关注呀,蟹蟹)

市场花园行动之前,蒙哥马利完全忽视了盟军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糟糕的后勤补给线

1944年9月,荷兰上空风云变色。

在晌午时分,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这片低地。

超过五千五百架重型运输机与接近两千六百架滑翔机排成绵延的长龙,在八千多架护航战机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地朝着荷兰内陆飞去!机腹内部,美军第一〇一空降师的青年战士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他们此行的使命便是夺取附近的一架关键桥梁。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另一支机群中,第八十二空降师的伞兵们也正在忐忑等待着伞降,他们的作战任务同样面临未知和艰巨,而在最遥远的北方航线上,英国第一空降师与波兰独立伞兵旅的战士们保持着肃穆的沉默,而他们的作战更为关键:要从德军手中夺取横跨莱茵河的桥梁...在蒙哥马利的作战计划当中,这座桥梁将成为整个战役最终结局的关键所在。

"市场花园",在后来被称为人类军事史上最为庞大的空降突击作战行动,由此正式展开。这场作战行动,源于盟军统帅部在诺曼底成功登陆之后急于和德军决一死战的心理,并企图切断德军的后来,然而围歼其精锐装甲集群,而8月的西欧战场上,却截然不同的弥漫着一股令人乐观气息。

由巴顿统率的美军第三集团军犹如出鞘的利刃,从诺曼底战场一路冲杀而出,在法兰西广袤的平原上对败退的德军展开了毁灭性的追击。

此时,庆功的香槟瓶塞尚未完全落定。

大家已经发出了豪言壮语:"圣诞节前终结这场战争!"这种论调已在盟军各级指挥部里开始流传起来,然而在这表面的凯旋进军背后,一场危机,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盟军的攻势潜能...彼时盟军的后勤补给线已经拉伸到了几近断裂的临界点!安特卫普这座重要港口已被英军成功夺取,但通往海洋的斯海尔德河两岸区域仍然被德军严密控制,这使得欧洲第二大港口形同废墟。

诺曼底登陆时期建立的临时海滩码头,依然是盟军的全部物资供应的依赖所在,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在各个港口慢慢腐烂变质,仅在瑟堡某处就囤积了超过七万吨的各类物资,但却无法及时运出来,盟军的物资紧缺得不到缓解,却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物资被当成垃圾扔掉...铁路运输网络也开始瘫痪,使得物资转运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噩梦。

就在此时,一千多辆军用卡车因为活塞系统故障而集体"罢工",前线部队的燃料与弹药供应已经濒临完全断绝的边缘,美军三个步兵师刚刚抵达,就被迫拆解自己的运输车辆,将拆下的零部件供给补给车队使用,而炮兵部队则将牵引车辆留在塞纳河西岸,选择徒步行军的方式前进。

盟军将领的误判和草率,面对德军“防御大师”莫德尔的反击,却浑然不觉的将空降师精准的投入了对方的伏击圈内!

眼看着,后勤危机的爆发了!

这直接引发了盟军高层指挥部的严重战略分歧。

英军指挥官蒙哥马利计划将所有可用资源集中于北方战线,实施单一方向的重点突击,目标直指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美军的布莱德雷和巴顿两人,则坚持认为应当向东突破梅兹防线,对萨尔工业区发动攻势。

两条不同的进攻路线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对有限补给资源的激烈争夺。而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则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但此时,德军V2火箭开始对伦敦进行轰炸,蒙哥马利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作战方案:他打算通过荷兰境内实施大规模纵深空降突击,夺取关键桥梁设施后,装甲部队直接突进至莱茵河。

这个代号被称为"市场花园",该行动不仅承诺能够切断V2火箭的发射基地,更有可能打开一条通向柏林的快速通道...因此让艾森豪威尔眼前一亮,此时,盟军沉浸在速战速决的美好幻想中,而德军在西线战场正在经历一场极为危险的蜕变过程!

德军“防御大师”莫德尔,他在八月中旬接管集团军群指挥权时,手中掌握的只是一些七拼八凑的残余部队,包括第十五集团军、第一伞兵军团以及仓促组建的掷弹兵师。

然而,莫德尔被称为"救火队长",又是二战德军当中少数几位善于防御作战的将领,他深知,在荷兰境内提前编织起了一张极其致命的作战网络,是非常紧要的事情!

他立刻行动起来,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部署:莫德尔将第九、第十装甲师的残余力量秘密调遣至阿纳姆地区进行休整补充。这些部队虽然在燃料和弹药方面严重短缺但依然保持着相当强大的核心战斗能力。而负责盟军空降部队的副司令勃朗宁,却从侦察照片中发现林间隐藏的德军装甲车,但武断地判断"那些不过是一些废弃的铁皮外壳"...这个致命的误判,将导致英军伞兵直接跳入德军装甲部队精心布置的火力网中!

十七日下午,德军从击落的盟军滑翔机残骸中获得了完整的作战计划文件,德军已经获悉了荷兰地形特点,随后其指挥官立即驱车前往面见莫德尔,两小时之后,德军就制定了了一个精准的反击作战计划...将精锐装甲部队被紧急派遣至阿纳姆地区,同时工兵分队潜入各座桥梁安装爆破装置,而高射炮部队则沿着预定的空降航线进行战斗部署!

德军莫德尔的精准阻击计划,让盟军部队毫无喘息之机!

荷兰地理形势较为独特,此时却成为了德军阵地部署的依托。

盟军必须跨越八道水系障碍才能达到预定的作战地点,唯一可供通行的公路被官兵们称为"地狱之路"。

这条狭窄的双车道公路在沼泽地带蜿蜒前行,道路两侧的软质土壤足以吞没任何偏离路面的车辆...每座桥梁都可能成为一个致命的陷阱。

蒙哥马利制定的作战计划,如同一座精密的钟表机械:"市场"阶段的空降部队在十七日夺取各座桥梁,"花园"阶段的装甲部队沿着公路向北突进,两个昼夜内与第一〇一师实现会合,九十六小时内抵达阿纳姆。

然而发令枪尚未打响,蒙哥马利制定的计划就出了乱子!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着陆后发现赫拉弗大桥已被炸毁,而第一〇一师与德军反击部队展开激烈交战的时候,英军第一空降师由于运输机为规避德军高射炮火,错误降落在目标以西的位置...他们向阿纳姆大桥发起冲击时,德军第九装甲师的豹式,已经在桥头构筑起了钢铁防线,在等着他们了!

至此,美军第八十二"全美"空降师和第一〇一"呼啸之鹰"空降师被无情地推向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地带。第一〇一师承担的任务是夺取艾恩德霍芬地区的五座关键桥梁,为英军第三十军的装甲洪流打开南方的大门。

他们在降落时仅遭遇到轻微的抵抗,不到二十四小时便成功控制了其中的四座桥梁。但当他们抵达索恩桥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粉碎了初期作战的顺利进展。他们发现,德军工兵已经精确地引爆了这座关键性桥梁!工兵部队不得不在持续的炮火中紧急架设临时桥梁,宝贵的作战计划在铁锤与钢梁的撞击声中悄然流逝。

与此同时,第八十二空降师的厄运就此降临...第五〇四伞兵团第三营降落在格拉夫桥附近区域,仅用三小时便成功夺取了这座横跨马斯河的要塞。这是整个行动中最为顺利的夺桥作战,士兵们甚至能够感受到首战告捷的兴奋情绪。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份完整的作战指令从被击落的美军滑翔机中落入德军手中,两小时后便出现在德军指挥部的办公桌上!战役进入第二个日夜,整个战场的态势发生了急剧的逆转。德军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已经从最初的混乱状态中完全恢复。他迅速组织起上百个机动"战斗群",在荷兰的沼泽与丛林之间编织起一张死亡的火力网。第一〇一师很快就陷入了激烈的苦战,他们本来应该坚守四十八小时等待地面部队的到来,但英军第三十军的装甲纵队在狭窄的公路上进展极其缓慢。

这条公路高于地面的地形,使其成为了真正的死亡走廊。德军隐蔽在道路两旁的灌木丛中,使用八十八毫米炮进行精确狙击。每当炮声响起,路面便会出现间隔完美的弹坑...英军的工兵冒着持续的炮火填补弹坑清除地雷,几乎没有任何喘息之机!

盟军精锐第82、101空降师真正的噩梦开始了,而蒙哥马利却频频失误忽略了空降作战的基本战术特征

十九日,第八十二空降师的噩梦开始了!

他们的目标是一座六百多米的大桥,这座桥梁是关键的通道。最初的情报显示,仅有十多名德军士兵在此守卫。但是,第五〇八伞兵团接近目标时,意外遭遇了正在该地休整的德军第二〇〇装甲师残余部队!

此时,该部依然有二十多辆装甲车可以参与作战。对轻装伞兵而言,简直如同噩梦!战斗陷入了惨烈的僵持状态,第八十二师师长加文少将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在白天强行渡过瓦尔河。二十日下午,士兵跳上小船和木筏,这些简陋的渡河工具还是临时搜集的。在德军MG42机枪交叉火网的封锁中,开始了死亡横渡。

子弹在水面上溅起密集的水花,不断有人中弹落入河中。

一位幸存者回忆说:"河水被染成了红色。"随后,幸存的渡河部队与北岸战友成功会合发起冲锋,而大桥终于在夕阳的映照中被成功攻克,但第八十二空降师却付出了一千四百多人伤亡的沉重代价,师长本人也身负重伤。第八十二、第一〇一师在苦战中艰难推进时,最北端的阿纳姆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英军第一空降师直接降落在德军两个装甲师的驻扎地点,其中甚至包括令人胆寒的虎式装甲部队。而一个伞兵营却幸运地夺取了桥梁北端,却被困在环形阵地中苦苦支撑。

无线电设备因为电池故障和当地铁矿的干扰而全部失效,空投的物资,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入了德军手中。数天之后,弹尽粮绝的幸存者被迫撤退。截止到此时,莱茵河水已经吞噬了超过八千多名盟军士兵的生命!直到二十七日行动正式终止,盟军以一万七千多人的惨重伤亡,而德军仅有三千多人的伤亡。

第八十二空降师伤亡接近三千四百人,而第一〇一空降师伤亡接近三千八百人,相当于每三个伞兵就有一个永远倒下!

通过以上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市场花园行动的的确确是蒙哥马利在军事生涯当中最大的一个败笔。当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丘吉尔急于向苏军发动猛攻提前部署的一场毫无准备的作战行动。但是除去这些战略上的欠缺,蒙哥马利在情报方面可以说毫无准备。因为在开战之前,他对于荷兰境内驻扎的德军装甲部队居然毫不在意。

要知道,当时这些德军装甲部队当中大部分都部署有最新式的虎式装甲车,其中主力部队用的都是豹式。也就是说,德军精锐的大部分主力都集结在此。但是蒙哥马利在发动了空降作战行动之前,居然对这一部分德军的存在视若无睹...在交战过程当中,盟军的通讯设备频频发生故障,在进入地面作战之后居然失去了彼此的交流,全面失灵。

而空降兵在投入到德军装甲部队的后方的时候,失去了宝贵的通讯联系,一时间不知道周围德军的动向,使得他们只能孤军奋战,不能对德军的指挥所等重要的节点进行突袭,白白浪费了空降兵的优势!蒙哥马利在发动这一次作战行动之前,对于空降师的后勤补给更是考虑欠佳。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线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前方的作战行动,这些在飞机上空降到地面之后的作战部队,身上携带的装备,包括食物、水等都严重欠缺。导致他们在德军后方支撑的时间太短,缺乏重要的后勤资源,是空战空降师的重大软肋。这个基本的空降作战特点,蒙哥马利都直接忽视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