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暴雨如注,贵州黔东南的榕江、从江等地,正被无情的水灾肆虐。山洪咆哮,房屋在洪流中摇摇欲坠,农田瞬间被淹没成一片汪洋,基础设施千疮百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的爱心如潮水般涌来,试图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然而,在这温暖的爱心洪流中,却潜藏着冰冷的骗局暗流。一些不法之徒,妄图借灾区救援之名,编织罪恶的陷阱,肆意践踏公众的善心,窃取本应属于灾民的善款。
虚假募捐:惯用伎俩与真实案例
冒充官方机构或公益组织
骗子手段层出不穷,伪造公文、印章,仿冒知名慈善机构名称、网站、APP,发布虚假募捐信息。2021年河南水灾期间,多地出现假冒“某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他们手持伪造文件,在线下大肆募捐,骗取了众多民众的信任与现金。2013年雅安地震后,一个名为“某某抗震救灾基金会”的虚假组织在网上公开募捐,后被警方查实为诈骗团伙,其目的不过是敛财。
虚构灾区“代理人”或“志愿者”
社交平台成了骗子的温床,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以及各类群聊中,骗子自称是灾区一线人员、受灾者亲属、民间救援队成员,发布煽情故事和虚假受灾图片视频,直接索要捐款或物资代购费。2020年鄱阳湖洪灾期间,有骗子在微信群自称是“被困孤岛村民的表弟”,声称急需资金购买食物和船只脱困,诱骗多名群友向其个人账户转账。
利用二维码、虚假链接窃取信息
骗子制作带有“支援灾区”字样的虚假捐款二维码,或发送伪装成正规捐款页面的钓鱼链接。扫码或点击后,资金直接流入骗子腰包,个人信息也面临泄露、账户被盗的风险。2023年北方某地洪灾后,多地小区出现张贴的“紧急救灾捐款”二维码,经查证均未关联任何合法慈善组织,资金去向不明。
“代购物资”骗局
骗子声称可以代购物资送往灾区,收取货款后便消失无踪,或发送劣质、虚假物资照片搪塞。2021年山西水灾期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联系所谓“物流志愿者”代购大量方便食品和饮用水,转账后对方失联,损失数万元。
守护爱心,筑牢防骗堤坝
认准官方渠道
捐款前务必核实机构资质,查询是否在民政部“慈善中国”平台备案(https://cszg.mca.gov.cn(https://cszg.mca.gov.cn))。优先选择信誉卓著、公开透明的官方机构,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或其官方认证的网站、APP、公众号。对非官方发起的个人募捐、网络众筹,保持高度警惕,多方核实其身份和项目真实性。
核实信息真伪
对社交媒体、群聊中自称一线人员、受灾者的求助信息,不轻信、不盲转。通过官方媒体、地方政府或正规慈善机构发布的官方通报,了解灾区真实需求和捐赠途径。对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链接,绝不轻易扫描或点击。
保护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
拒绝向个人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平台个人账户转账捐款,正规募捐必有清晰、可追溯的对公账户信息。不随意在不明网站或链接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保留捐款凭证,如支付截图、捐赠证书等。
举报可疑行为
发现疑似诈骗信息或行为,立即举报!向网络平台举报该账号或内容;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向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及时提醒亲友,扩散官方准确信息,阻断谣言和骗局传播。
善心不容玷污,救灾不容欺骗!榕江、从江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份善念都应被珍视,每一份善款都应抵达最需要的地方。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让我们用智慧和行动筑起防骗的堤坝。唯有通过权威、透明的渠道传递爱心,才能确保每一份温暖都能真正化作灾后重建的力量,让善意之光照亮灾区人民前行的道路。守护爱心,就是守护希望;谨防诈骗,让善行无忧!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我们会立即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