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法兰西,优雅和浪漫共存。美食更是一场味觉和视觉的盛宴,而法国的人民更崇尚于自然的天性和色彩斑斓。随和和乐观是刻在骨子里基因,饮食更是法国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法国的厨师是属于文化部管理)
在法国这个六边形的国度里,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饮食系统,究其原因,气候和地理因素首当其冲:南部炎热的天气适合发展橄榄油、大蒜和西红柿产业;北部地区的气候更适合出产奶油和黄油;沿海地区的特色美食自然是贻贝、牡蛎等海鲜;靠近湖泊和河流的地区则盛产淡水鱼虾。而闻名于世界的美酒 甜品 和芝士更是数不胜数,今天以有限的篇幅和大家共同分享关于法兰西的特色。
马赛鱼汤
法国南部是极受欢迎的度假胜地,阳光普照,风景宜人,就连蔬果也长得不一样。在这边旅游的话,少不了尝试一番地中海的海鲜料理。这里最推荐法国美食的至尊料理之一,马赛鱼汤(bouillabaisse),它也被称为世界三大汤头之一。马赛鱼汤通常使用红岩鱼、欧洲鳗、海鲂等地中海鱼类,以及贝类、虾、贻贝等海鲜作为主要食材。此外,洋葱、胡萝卜、番茄、大蒜、茴香等调味料也是马赛鱼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作马赛鱼汤时,先将洋葱、胡萝卜、番茄等蔬菜炒煮,加入水和白葡萄酒,再加入香料和海鲜,最后煮至熟透即可。马赛鱼汤的口感丰富,汤汁鲜美浓郁,海鲜的鲜甜味道也被完美地锁在汤中,让人垂涎三尺。

卢瓦尔河白汁梭鱼Brochet de Loire au Beurre Blanc
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里头藏着各种美味,其中称卢瓦尔河白汁梭鱼Brochet de Loire au Beurre Blanc 这个菜最为特色。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里头藏着各种美味,其中称卢瓦尔河白汁梭鱼Brochet de Loire au Beurre Blanc 这个菜最为特色。

生蚝
法国“最能掀起风浪”的牡蛎产区,圣瓦斯特(Saint-Vaast-la-Hougue)、伊西尼(Isigny-sur-Mer)和犹他海滩(Utah Beach)都是著名的产地,超级大的潮汐差让这里的生蚝肉质结实、咸鲜、口感层次分明,带有一丝奶香。


白葡萄酒青口(Moules Marinières)
一道源自法国北部的经典菜肴,尤其是在比利时和法国沿海地区非常流行。这道菜以简单的烹饪方法和突出海鲜原汁原味的特点而闻名。贻贝在白葡萄酒清汤中煮熟,加入青葱和香芹,常配以比利时啤酒或白葡萄酒。

普罗旺斯炖菜(Ratatouille)
普罗旺斯炖菜(Ratatouille)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料理鼠王》里对这道菜进行了高端演绎,让它闻名于世。
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尼斯的一道特色菜肴,基本上,它是各种蔬菜的大杂烩,传统上最常用的原料,是西葫芦,茄子,西红柿,甜椒,洋葱,大蒜和橄榄油;
“Ratatouille”一词,源自在奥克西坦语(法国西南一带,尤其是普罗旺斯地区,及卢瓦尔河以南一带地区的一种罗曼族语言)中的”ratatolha“,意即“炒菜”。最早是普罗旺斯乡村之间流传的烹饪方式,使用的西葫芦,茄子等蔬菜,也是古时候普罗旺斯,尼斯等地盛产的作物;这道源自乡村的炖蔬菜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记载的食谱;一般来说,普罗旺斯烩菜做法为将各种蔬菜切成薄片(或切丁),便于吸收橄榄油或汤汁,然后加入西红柿和香料,翻炒后慢炖或慢烤,直至绵软柔和即可。

Confit
油封鸭的特色在于“油封”(Confit),confit在法语中是保存的意思,源自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涅地区,意思就是将食物封存在油中,使其与空气隔绝,防止腐烂,保存住食物质地和味道。具体做法:先用盐长时间腌制鸭/鹅腿,然后将其浸入自己的油脂里低温慢煮数小时,煮好的鸭肉一般可保存数月。这种将肉类封在油脂里慢慢烤,完成之后直用封存起来的方法,可以让热爱美食的人们更方便享用到好吃的食物。
在当地,传统的油封鸭会将一整只鸭子的所有部位都油封保存,每个部分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做成一道美食。
而汲取了鸭肉香味的鸭油还会被用来煎蔬菜,添加更加浓郁的风味
比如 油封鸭腿一般搭配的 pommes de terre à la Sarladaise 鸭油煎土豆,是一道经典的萨尔拉菜式。具体做法:先用盐长时间腌制鸭/鹅腿,然后将其浸入自己的油脂里低温慢煮数小时,煮好的鸭肉一般可保存数月。这种将肉类封在油脂里慢慢烤,完成之后直用封存起来的方法,可以让热爱美食的人们更方便享用到好吃的食物。
在当地,传统的油封鸭会将一整只鸭子的所有部位都油封保存,每个部分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做成一道美食。
而汲取了鸭肉香味的鸭油还会被用来煎蔬菜,添加更加浓郁的风味
比如 油封鸭腿一般搭配的 pommes de terre à la Sarladaise 鸭油煎土豆,是一道经典的萨尔拉菜式。


图卢兹卡酥来砂锅cassoulet
这是图卢兹的一道传统菜肴,由白豆,香肠和肉类炖煮吃。一般比较常见的肉类则是鸭肉,鸭肉和白豆混合在一起很完美,经过长时间的烹煮,白豆变得非常软烂,汁里弥漫着鸭肉的香味和油封鸭腿是不一样的体验。

贻贝配炸薯条moule et frites
弗拉芒地区---贻贝配炸薯条moule et frites也是这地区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在里尔每年举办的欧洲最大型旧货节中,当天每家餐厅就只有这个最经典的菜了。新鲜的青口用洋葱搭配白葡萄酒烹饪,鲜甜美味!

foie gras
声明一下现在中国国内大部分用的都是鸭肝,因为鸭肝更细腻腥味更少,吃的方法经典是两种一种是香煎鸭肝配上新鲜水果和黄油面包。

另外一种是做成鸭肝酱或者鸭肝布丁配焦糖。


酥皮肉派Pâté en croûte
酥皮肉派Pâté en croûte功夫菜中的内卷之王法国人对于各式肉酱(terrine/pâté)非常迷恋,而酥皮肉派便是这类菜肴的终极形式。其实,这道菜有着两幅面孔:它可以是小酒馆里朴素敦实的下酒菜,也可以是拥有专属世界锦标赛的、考验厨艺和审美的大师级功夫菜。酥皮肉派,是用酥皮包裹肉馅烤制而成的一道前菜,通常会放凉后佐泡菜享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中世纪到启蒙时代,一直是法国贵族餐桌上最主要的肉菜之一,路易十三的宰相Richelieu主教、路易十四时期的女文豪Sévigny夫人都是这道菜肴的忠实爱好者。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将肉类腌渍处理,再裹上面皮(最初并不被食用),可以有效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那时的酥皮肉派用料复杂且考究,鹅肝或鸭肝酱、黑松露以及各种野味构成丰富的风味层次,绝对是平民百姓难以染指的奢侈美味。
在18、19世纪,这道菜逐渐受到资产阶级的青睐,不仅酥皮变为可食用的,其造型和内馅构成也越发多样和华丽。法国初代美食家Brillant-Savarin发明了枕头形状的酥皮肉派,取名为“Oreiller de la Belle-Aurore”(美丽曙光)来纪念自己的母亲Claudine-Aurore。这个版本也被奉为酥皮肉派中的圣杯,因为光是內馅的肉就用了13种,再加上鹅肝、黑松露和小牛胸腺。而在印象派掌门人Claude Monet的《草地上的午餐》中,一块圆柱形的酥皮肉派赫然占据着野餐布的中心位置。
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酥皮肉派因制作过程过于冗长而惨遭工业化手段的侵蚀,消费者在肉食店、小餐馆买到的酥皮肉派多为原料可疑的冷冻产品,酥皮软塌、內馅乏味,更不用提造型有多么糟糕了,因而这道菜在法国人民心目中的印象跌落谷底。几位来自里昂的厨师和美食家不忍酥皮肉派就此沉沦,于2009年创办了酥皮肉派世界锦标赛(Championnat du monde de pâté-croûte),评选出味觉和视觉都做到极致的杰作,终于为这道法餐经典菜肴正名。随后,明星主厨们纷纷将其骄傲地收录到自家餐厅的菜单中,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酥皮肉派专门店。

超级贵 巨费事
法式焗蜗牛
蜗牛在高卢时期便已食用。现代版本起源于Bourgogne(勃艮第)地区,焗蜗牛成为法国餐桌上奢华与精致的象征。焗蜗牛搭配特制的黄油和香料,口感嫩滑,富有嚼劲。

牛肉勃艮第(Bœuf Bourguignon)
在法餐世界里,有一道菜承载着时间的温度与世代的传承——牛肉勃艮第(Bœuf Bourguignon)。起源于法国勃艮第地区,这道红酒炖牛肉不仅是法国人餐桌上的经典,也是法式“慢生活”哲学的代表。搭配法式红酒、胡萝卜、洋葱、香草等经典配料,慢火炖煮出的酱汁浓郁顺滑,香气扑鼻,回味悠长。Bœuf Bourguignon原本是法国乡村的平民料理。过去农民用长时间炖煮来软化便宜、筋多的牛肉部位,赋予它浓郁的风味。直到20世纪,随着茱莉娅·柴尔德(Julia Child)在《法式烹调艺术》一书中大力推广,这道菜才走进世界各地的家庭厨房,成为法餐的代表之一。
勃艮第红酒炖牛肉这道传统法国菜闻名世界,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之一。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当地酿造的勃艮第红酒,搭配高汤和香料,将夏洛莱牛肉烹饪长达四个小时.
它的味道层次丰富,红酒的醇厚包裹着嫩滑的牛肉,胡萝卜和洋葱带来微甜,培根的烟熏香气贯穿其中,最后收汁成浓稠的酱汁,几乎每一口都让人忍不住用面包蘸着吃。
传统的做法需要耐心:先将牛肉煎至金黄,再与红酒、肉汤和香草一起缓慢炖煮数小时,直至肉质软烂,酱汁浓稠。它既质朴又奢华,是一道关于时间、土地和温暖的法式家常美味。

鞑靼牛排(Steak Tartare)
据传源于19世纪,最初是中亚鞑靼部落的食物,后被法国厨师改良,成为如今的经典美味鞑靼牛排 (Steak Tartare) 是一道经典法式生肉美味,以采用新鲜生肉为食材,及口感细腻丰富著称
这道法餐除生肉外,并加入生蛋黄,洋葱,酸黄瓜,芥末,胡椒等调味料,产生层次感十足的口腔感受。酸爽富有嚼劲。

里昂的慢炖鸡la volaille demi-deuil
海明威在《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这本书中,在他与菲茨杰拉德的里昂之旅那章中,就总是提起里昂的特色鸡。
里昂的慢炖鸡la volaille demi-deuil做法非常讲究,它采用名贵的布雷斯鸡作原料,在鸡皮与肉之间塞满黑松露,再盖上一层香脆酥皮。

而最传统的布雷斯鸡做法,当然是圣诞烤鸡了。把布雷斯鸡放进烤箱烤熟(不能过熟),然后淋上烤鸡时候滴下来的鸡油,辅佐一碟食盐,便是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佳肴;而在布雷斯地区的人们,则用鹅肝酱汁来调味,做出布雷斯烤鸡(只有布雷斯地区用鹅肝酱汁来调味)。

奶酪火锅La Fondue Savoyarde
这是来自阿尔卑斯的一道冬日菜肴。
在阿尔卑斯山脉一带,大冬天,人们非常热衷于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奶酪火锅。传统的萨瓦奶酪火锅是用高山奶酪配以白酒在锅中煮沸溶解,叉上一块小面包,往锅里蘸上浓浓的奶酪,奶香四溢,香浓丝滑。

cheese
蓝纹、熏死人的山羊奶酪、奶酪之王的布里奶酪,还有稍微能接受的诺曼底卡蒙贝尔奶酪以及蒜香味道的布尔桑奶酪。
巴黎,一个清晨的街角小市集。
面包香气还在空气中漂浮,一位奶酪师傅正切开一块表皮略微塌陷的布里奶酪。
路过的年轻人停下脚步,买了一块蓝纹奶酪,然后拎着奶酪袋走向地铁站,仿佛带着一小块家乡的味道开始新的一天。
这是无数法国人每天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奶酪不是点心、不是配角,而是文化、情感与日常的交汇点。
法国人对奶酪的热爱几乎到痴迷的程度。据统计:法国有超过 1000种奶酪;官方2015年数据是 1200种;专业杂志甚至列出 1800种,分类之细致令人震惊。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牧场的奶和微生物,甚至是制作者的手艺、地下熟成室的湿度与温度,都会影响奶酪的最终味道。哪怕是同一配方,不同村庄出的味道都不一样。
多种奶酪的原产地名称在商业使用上受到了保护,这些保护措施规范了牛奶的生产以及其转化为奶酪的过程:法国有46种奶酪获得了“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AOC),并在欧盟层面上获得了“受保护原产地命名”认证(AOP);10种奶酪获得了“受保护地理标志”(IGP),还有6种奶酪获得了“红标”品质认证(Label Rouge)。PS 不一定吃的习惯但是可以稍微尝试一下。

马卡龙(Macaron)
“少女的酥胸”名不虚传!外壳酥脆,内馅柔滑,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它那可爱的外表,就像一个个甜蜜的小魔法球。 细腻的口感,甜而不腻的味道,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糖果城堡。

闪电泡芙(Éclair)
细长泡芙里塞满奶油或巧克力酱,外皮光滑,内馅爆浆!名字来源于“像闪电一样快速吃完”。

拿破仑蛋糕(Mille Feuille)
拿破仑蛋糕(法文名:Mille-feuille),又称千层酥,法文名称是 mille-feuille ,原意是“a thousand leaves”,一千层叶子,是法国经典甜品。经典口味千层酥皮夹香草奶油。

焦糖布丁(Crème Brûlée)
表层焦糖脆壳用小勺敲碎的瞬间,简直治愈!内里是香草味的嫩滑布丁,甜而不腻。女生的最爱。颜值和美味甜蜜共存。

可露丽(Canelé)
源于16世纪波尔多地区,是当地修女发明的下午茶点。烘烤的脆壳有着焦糖味道,中间内馅蓬松湿润,带着酒香,口感层次变化丰富愉悦。波尔多的“天使之铃”,外脆内软,焦糖化外壳带着朗姆酒和香草的香气。

舒芙蕾(Soufflé)
被译为梳乎厘、蛋奶酥。它的名字源于法语动词Souffler,意为“使充气”“蓬松地胀起来”,诞生近3个世纪了。有说法称舒芙蕾诞生于中世纪欧洲设备奢靡贪婪风气正盛时,人们生活富足并沉迷于宴会,一顿要吃十几二十道菜,追求奢靡排场。于是厨师用没什么存在感的蛋白发明了舒芙蕾,暗讽当时的社会风气。舒芙蕾一般只出现在现吃现点的餐厅和专业的甜品店,因为它制作的程序对糕点师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前期的准备非常繁琐不说,一切材料准备好,送进220摄氏度的烤箱烤制7分30秒,等糕点完全从小烤杯中站起来,撒上糖粉就要立刻上桌吃掉,否则过一会蛋糕有可能又会慢慢落回杯子里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