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湿气重别乱喝红豆薏米!仲景3个祛湿方对症用,难怪老中医都在用
健康小小讲堂

你是不是总觉得身体像被湿棉被裹着?早上起不来、头发脸油得能炒菜、关节还隐隐发酸……去看中医十有八九会说"湿气重"!但祛湿可不是狂喝红豆薏米那么简单,今天就把医圣张仲景的3个千年祛湿方扒出来,对症用才叫真管用!

一、真武汤:给怕冷星人量身定做的祛湿方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下雨天关节疼得像进了冰窖,早上起来眼皮都肿着——这可不是单纯的冷,而是体内"寒湿"在作祟!真武汤就像给身体开了个小太阳,既能温阳又能把湿气赶出去。

典型症状:

- 冬天穿两条秋裤还是脚冷,夏天空调房待久了膝盖疼

- 小便颜色浅、量少,大便总是黏在马桶上冲不掉

- 舌头胖大,舌苔白得像铺了层水膜

方解太有意思了:

- 附子+生姜:像炭火一样烤暖脾肾,阳气足了湿气才蒸发得掉

- 茯苓+白术:当"排水管道",把湿浊从小便排出去

- 芍药:给这把火加点水,防止温阳过头伤了阴液

真人真事:我同事小王一到阴雨天就腰酸得直不起来,喝了两周真武汤(先煎附子1小时),现在敢光脚踩瓷砖了,她说"以前像背着一袋子水走路,现在轻爽多了"!

二、苓桂术甘汤:痰湿困脾的人快喝这碗"解腻汤"

那些整天喊着"头晕得像坐过山车"、"胸口像压了块石头"的人,多半是被痰湿堵住了!这种人常见大肚腩、嗓子总有痰、吃完饭就想躺着,看舌苔全是白腻腻的。

痰湿怎么来的:

- 天天奶茶蛋糕,脾像泡在油里的海绵,运化不动

- 久坐不动,气血循环差,水湿就变成痰黏在体内

- 熬夜伤脾阳,就像洗衣机没了电,甩不干衣服

这个方太聪明了:

- 茯苓(30g)+白术(15g):先把脾这个"洗衣机"修好,恢复运化能力

- 桂枝(9g):像吹风机一样把脾阳吹起来,痰湿遇热就化了

- 甘草:当调和剂,让所有药乖乖干活不吵架

喝法注意:每天一剂,水开后煮20分钟,喝的时候加一勺蜂蜜。我邻居李叔喝了一个月,现在早上不咳浓痰了,啤酒肚都小了一圈!

三、五苓散:感冒后水肿、拉肚子的救星

有没有发现一受凉感冒,就容易眼皮肿、拉肚子?这其实是身体里的水湿"迷路了"!五苓散就像给水分子发导航,让它们各回各家。

典型场景:

- 夏天贪凉吃冰西瓜,第二天上吐下泻、全身没劲

- 淋雨后头痛发热,小腿按下去一个坑半天不回弹

- 小便又黄又少,舌头伸出来全是白腻苔

组方太精妙了:

- 泽泻(15g)+茯苓(12g)+猪苓(9g):组成"排水三兄弟",哗哗把膀胱里的水排出去

- 白术(9g)+桂枝(6g):一个健脾固堤,一个温阳化气,让水湿代谢回到正轨

亲测有效:上次我淋雨后发烧38℃,还拉肚子,抓了3付五苓散,喝完当天小便就变多了,第二天烧退了泻也止了,比吃止泻药还灵!

最后叨叨3句掏心窝的话

1. 祛湿要对症!寒湿别用五苓散,痰湿别碰真武汤,实在分不清就拍舌头照片给药师看

2. 中药煎煮有讲究:真武汤里的附子一定要先煎1小时去毒性,五苓散可以打成粉冲服

3. 再好的方也得配好习惯:少吃甜腻、每天晒20分钟太阳、晚上泡泡脚(加3片生姜)

觉得有用赶紧转发给身边湿气重的人!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