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从拉马努金到李特尔伍德——哈代为什么总能和天才愉快地合作?
大可数学人生工作室

大数学家哈代与天才拉马努金的合作,在数学史上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数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反直觉了?讲了哈代和拉马努金合作解决“整数分拆”难题的故事。

这两天看《悠扬的素数 黎曼猜想趣史》,其中讲到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的合作。他们的合作也成果颇丰,一起合作了近百篇论文。

玻尔曾开玩笑说,这一时期有三位伟大的英国数学家:哈代、李特尔伍德和哈代-李特尔伍德。

厉害的人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傲气,不太容易与人相处,毕竟都是天才,个个都很强,让两个天才能够相互兼容还是挺困难的。

书中讲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两人能融洽合作的奥秘所在,那就是他们之间有几条“天才之约”,也就是展开合作必须遵循的四条公理:

公理一:写给彼此的内容,对错并不重要。

公理二:没有义务回信,甚至没有义务阅读对方的信件。

公理三:尽可能不要思考同样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一条公理是:

公理四:为免争议,所有论文都将以共同的名义发表,哪怕其中一位毫无贡献。

﹊﹊﹊﹊﹊

这几条合作公理,让他们的合作,既松散、坦诚又不失连接。

即便这样,也避免不了相处中的争吵与冲突。

既然避免不了争论,就应该再为解决争论列出第五条公理:

上午吵架的内容,下午必须转化为数学语言。(见李特尔伍德回忆录)

李特尔伍德的一位学生曾讲过一个故事。

说哈代写过一篇悬疑小说。小说的内容大致是:一位数学家证明出了黎曼假设,却被第二位数学家杀害,对方还将证明据为己有。

对这篇小说,李特尔伍德非常生气,倒不是因为哈代违反了公理四,没有把他列为共同合作者,而是,李特尔伍德确信,这个凶手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可想这两人的相处也是相爱相杀,但不妨碍他们在一起的锋芒激荡。

据说在20世纪初,哈代-李特尔伍德组合平均每6周产出一篇论文,这个效率是孤军奋战的数学家的3倍。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