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国外有没有明星或者企业家公开说炒中国股市的
中本聪量化

尽管中国股市(A股、港股、中概股)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但国外顶级富豪或明星公开宣称“炒中国股票”的案例极少。这与中国资本管制、地缘风险、信息披露差异等因素相关,但仍有部分人物以机构投资或长期持有方式参与,并偶尔公开表态:

------

一、公开投资中国股市的国际名人

1.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

• 身份:量子基金联合创始人、华尔街传奇投资人。

• 公开操作:

• 多次在CNBC采访中宣称 “持有中国股票数十年不卖”(重点布局消费、农业股)。

• 2019年透露其女儿持有 贵州茅台、中国建筑 等A股(通过QFII渠道)。

• 风格:

“中国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投资机会,我从未卖出过任何中国股票。”

2. 雷·达里奥(Ray Dalio)

• 身份: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管理规模超1500亿美元。

• 公开操作:

• 桥水基金2023年Q4持有 拼多多、阿里巴巴、理想汽车 等中概股超20亿美元。

• 在《原则》书中直言: “中国资产占个人投资组合的15%-20%”。

• 风格:

“不投资中国才是最大的风险。”

3. 段永平(虽为美籍,但被国际关注)

• 身份:步步高创始人、巴菲特午餐参与者。

• 公开操作:

• 在雪球账号多次晒单: 抄底腾讯控股(0700.HK),2022年单笔买入500万美元。

• 2023年公开加仓 贵州茅台,称“茅台商业模式优于苹果”。

------

二、机构投资者:低调布局但非“炒短”

1.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 操作:

• 2008年投资 比亚迪(002594.SZ/1211.HK) 至今,持股比例近20%,从未短线交易。

• 2023年伯克希尔股东会上表态:

“比亚迪是伟大的公司,但我们不会在A股主动寻找标的。”(注:巴菲特主要通过港股投资中国)

2. 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

• 角色:

• 作为QFII/RQFII通道为外资提供A股交易服务,但自身以承销、做市为主(如2023年助力宁德时代瑞士GDR上市)。

• 公开性:

• 避免高调宣传,防止引发地缘政治争议。

------

三、为何罕见“公开炒A股”?深层原因

1. 资本管制限制

• 外资进入A股需通过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或 沪深港通,个人投资者开户门槛高(港股通50万人民币起)。

• 资金汇出需审批,无法自由短线进出。

2. 监管与披露差异

• 美国SEC要求:持仓超1亿美元需13F文件披露(仅美股/中概股),A股持仓无需公开。

• 例如:比尔·盖茨基金持有 卫星化学(002648.SZ) 多年,但从未主动提及。

3. 地缘政治风险

• 2022年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导致中概股暴跌,名人公开唱多可能被解读为“亲华风险”。

• 马斯克曾因特斯拉上海工厂被美议员攻击,故对A股避而不谈。

4. 市场特征不适配

• A股特色:【表格】

因素 外资适应性

T+1交易 vs 美股T+0 限制高频策略

10%涨跌停 流动性风险

政策驱动行情 信息劣势

• 索罗斯曾直言:

“A股是政策市,我的量子基金无法在这里复制成功。”

------

四、他们如何真正参与中国?——替代路径

1. 港股/中概股:

• 苹果CEO库克持有 阿里巴巴美股(BABA)(通过家族基金披露)。

• 英国球星贝克汉姆投资 港股ESG基金(含腾讯、比亚迪)。

2. 一级市场:

• 软银孙正义投资字节跳动(非上市股权),红杉资本布局Shein。

3. 指数基金:

• 挪威主权基金持有 MSCI中国ETF,贝莱德发行A股主题基金(但不公开个股操作)。

------

关键结论

• 公开“炒”A股?不存在:

外资明星仅以长期投资、机构通道、被动指数方式参与,因管制与风险回避主动交易。

• 真实玩家是机构:

2023年外资持A股市值 3.5万亿元(占流通市值4.8%),但90%为主权基金/养老金,非个人富豪。

• 普通外资的途径:

通过 富时中国A50期货(新加坡交易所)对冲风险,而非直接下场。

若听到某明星高调宣称“炒A股”,大概率是假新闻——中国股市的围墙花园里,真正的顶级玩家总是沉默的。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