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丹 青岛报道
盛夏热浪席卷墨城,如何科学防暑养生成为市民关注焦点。近日,大众网记者实地探访即墨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倾听专家讲述“夏季中医健康指南”,从饮食起居到特色疗法,为不同人群开出消暑良方。

防暑降温:古方汤饮+急救穴位
绿豆汤、酸梅汤等传统饮品被推荐为日常防暑首选。“绿豆清热解毒,酸梅汤生津安神,都是‘平民补剂’。”即墨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院专家张皓说,针对暑热伤津的人群,蕴含西洋参、荷叶的“王氏清暑益气汤”可益气生津。在急救方面,刺激人中穴可开窍醒神,按压合谷、内关穴则能缓解中暑引发的胸闷心慌。

冬病夏治:三伏贴灸正当时
连日来,即墨区中医医院“三伏贴”服务马上将要开启。张皓告诉记者,夏季阳气旺盛,药物更易透过疏松的腠理驱除体内伏邪。中医医院今年的“三伏贴”贴敷集中在7月20日、30日及8月9日,主要适用于慢性咳喘、关节冷痛、虚寒腹泻等患者,但热性体质者、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肠胃保卫:健脾祛湿是关键
夏季脾胃变弱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导致食物易变质,冷饮更易损伤脾胃。为此,张皓开出“健脾处方”:山药薏米粥可增强胃气,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能提升消化功能,大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猛灌冰水易引发粘膜血管骤然收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饮食生冷不慎引起腹痛腹泻,可艾灸中脘、足三里进行自我保健。
“儿童要避免贪凉过饱,山楂麦芽饮化解积食,揉腹配合按揉小天心穴缓解夜啼多汗。老人则推荐温和的荷叶冬瓜茶解暑利湿,锻炼选清晨傍晚,以‘微汗不疲’为度。经常吹空调的人需警惕‘寒包火’侵袭,避免冷风直吹头颈,每2小时通风换气,并常按风池、肩井、迎香穴可缓解鼻塞肩痛。”张皓说,夏季养生重在“扶阳固本”,盲目贪凉反而埋下病根,截至目前,即墨区中医医院已开通三伏贴预约通道,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