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24日周二,养老金调整的具体信息还没有发布出来,去年的这个时候调整方案已经公布了,那么今年还会公布调整方案了吗?按照正常流程看每年都是先公布调整比例,然后各地区再发布具体的调整方案,调整比例肯定是要发出来的,至于具体的各地方调整方案目前有分析说也许不发布了,但是不管如何补发工作都不会被耽误的,预计在7月底之前都会完成。

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内容有两个重点要素,适当增长+重点倾斜。重点倾斜是从发布养老金调整消息后每次会议都会涉及到的一个内容了,看今年反复强调要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节奏,估计调整方案肯定也会有新的思路了,这样是不是就代表调整方式要与之前不同呢?之前的养老金调整方式看,是将定额+挂钩+倾斜这三部分调整增长相结合起来的,定额部分是不管退休的年龄和身份,大家涨的都是一样的钱,挂钩调整则是跟养老金水平和工龄有关系,养老金高的或者缴费年限长的相对涨的钱也能多一点,而倾斜调整,这是对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有多的增长,比如高龄的退休老人,或者在艰苦边远地区的人。这三个调整方式目前是比较成熟的,也是一直延续使用的,既有普惠公平增长,也有激励作用,所以今年大概率还是会用到这个调整方式的。

影响养老金调整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从上面的调整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一二,定额和倾斜增长这两部分都是固定增长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直接定出一个涨幅金额,只不过倾斜增长不是每个人都能领到的,这两部分就看各地区自己怎么定的了,比如上海,去年定额涨了61块钱,在全国都是高的了,这也是由于地区的经济实力比较强。挂钩增长是跟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有关,这就看退休人员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交了多少年的社保了。
提到养老金水平还有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养老金高低差距的问题。从退休身份看,事退人员的收入要普遍高于企退人员的收入,因为在办理退休时两者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有区别,之后在养老金调整时也会有差距,那么就有人说了想给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增长,直接多涨些钱不行吗?给养老金高的少涨一些,这样就这直接平衡了。这个建议还是有些片面的,因为每个人养老金不同造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比如除了退休身份不一样外,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也有不同,甲和乙同样都交了30年社保,但是甲的经济条件好,直接缴费档次1.0的,而乙只能交0.6档次的,这两者的差距不是就产生了吗,或者还有些人单位福利比较好,给员工交的都是高档的或者至少按照实际工资标准缴费,者都会产生不同养老金的,所以如果单纯看养老金高低一刀切增长,也会有可能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

那么今年还能涨幅3%吗?按照会议精神强调的适当增长,小编分析有可能是3%以下的增长。有些网友比较乐观,认为去年的经济目标已完成了,物价也没有涨很多,今年第一季度社保基金整体收入大于支出,这都是有利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还比较严重,之后只能老龄化更严重,今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国家也在关注其他民生问题,所以今年涨幅在3%的可能性比较合理些。即使定了涨幅3%,也不是用我们的养老金直接乘以调整比例的,还得看自己地方是怎么制定方案的。但参考去年的调整方案看,低收入人员的涨幅普遍都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比如辽宁地区可能养老金低于2500元的,涨幅都是超过4%,反而高收入的虽然涨的钱稍微多些,但是涨幅比例并不占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