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让“赛博专家”大跌眼镜的复活,朝鲜海军“姜健”号驱逐舰重生记
顾氏造船厂厂长

#我的宝藏兴趣#

2025年6月12日,朝鲜海军“崔贤”级导弹驱逐舰二号舰“姜健”号在朝鲜东海岸的罗津造船厂举行了入列仪式,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出席仪式并致辞。这也使得之前的波折至少告了一个段落。

入列仪式上的“姜健”号

和“姜健”号全体官兵合影的金正恩

这艘舷号52,被命名为“姜健”、被“键盘侠”们戏称为“崔老二”的朝鲜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终于以一种看上去“很有精神”的样子展现在世人眼前。

自“崔老大”——“崔贤”舰下水后,在东海岸的二号舰“崔老二”就很受外界关注了。因为早在5月18日前后,该舰已经出现在了清津造船厂的船台上。

“崔老大”“崔贤”号的入列仪式

关于这点,外界之前是有一些疑惑的,因为朝鲜东海岸条件最好的造船厂位于元山港的元山造船厂。哪怕退而求其次,至少罗津造船厂也建造过军舰。而清津造船厂之前只有建造民船的经验,造得最多的甚至是渔船,这样一来“跳级”的尺度也过于大了一些……

清津造船厂卫星图

上世纪70年代在清津造船厂侧滑下水的民用货船

而清津造船厂用于建造“崔贤”级二号舰的船台甚至还是当年日本占领期间留下的,对于一艘朝鲜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的作战舰只,在非常狭窄的水面上采用侧滑方式下水,怎么说都有些令人难以想象。

卫星图上的在清津造船厂船台上尚未下水的“姜健”号

果然,在5月21日,朝中社对外宣布,由于在新型驱逐舰二号舰下水过程中出现“经验主义错误”,导致舰体下水时后半部分入水,舰艏却卡在船台上,最终导致舰体翻倒,一半侧卧在船台上,一半侧卧在水里,甚至可能“导致船底破洞”。

遭遇下水事故的“姜健”号

如此情形无疑使得出席下水典礼的金正恩非常恼火,指责为“不可原谅的错误”。而外界也是一片哗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国外媒体对这次事故并没有做什么评论,但中文网络媒体却各种解读,认为该舰已经彻底毁坏,只配拆了。“主旋律”基本就是充满“幸灾乐祸”味道的“报废啦”、“要拆啦”、“完蛋啦”、“反思啦”的声音,搞得跟赶大集过大节似的,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或者干脆是令人难绷。

“姜健”号出事后某些兴高采烈的赛博自媒体

然而就在几天后,朝中社授权播发说:驱逐舰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船底并无破洞,舰体内的海水也并未淹没关键位置,抽排掉海水后即可以扶正,对舰体的维修难度也不高,将在两三天内完成打捞,十余天后完成修复……但外界普遍表示将信将疑。当然,即使如此,“错误依然是不可饶恕的”,清津造船厂的厂长等一众干部均被“司法机关传唤”了。

此后的近十天里,“崔贤”级二号舰的情况并没有明显变化,于是外界对其可以扶正并且有效修复表示怀疑——反正依然还是一片“报废啦”、“要拆啦”、“完蛋啦”、“反思啦”的唱衰声——

然而就在这一片质疑声中,变化出现了。

6月2日,根据卫星照片,新驱逐舰的舰体已经被扶正,但位置还是没什么改变,依旧是后半部分在水里,舰艏在船台上。不过既然如此,后续的情况就会乐观许多。

两天之后,全舰都完成了下水,舰体漂浮在港池内,“抢救工作”至此完成。朝中社也发布了公告,表示将移入罗津造船厂的船坞内完成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照片显示,在整个扶正期间,舰体周围一度出现了很多气球,有说法是气球为舰体浮起提供了浮力,也有说这些气球是携带电灯实施夜间照明的,目前尚未见到官方定论。

在罗津造船厂的船坞内的“姜健”号

后续的进度就越来越快了,朝鲜的执行力实现了“说到做到”,虽然不能确定进入船坞的具体日期,但显然在不超过一周的时间内,朝鲜就完成了舰体的修复和相关设备的安装工作,然后就在6月12日重新举行了下水和入列仪式。

入列仪式上的“姜健”号,可见舷号52

在入列仪式上,朝鲜对外公布了其舷号和舰名,用以命名该舰的姜健中将同样是从东北抗联朝鲜人支队开始追随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早期著名指挥员,原名姜信泰,朝鲜半岛南部庆尚北道尚州人,早年因逃避日本统治而移居中国,之后参与东北抗联第5军,并在抗日战争中大活跃。1945年日本投降后,姜健担任驻延边指挥员。朝鲜建国后升任总参谋长,并参与指挥朝鲜战争。1950年9月8日,姜健因美军空袭庆尚北道的安东市牺牲,年仅32岁。

和“崔贤”舰一样,“姜健”舰同样在舰体后部树立了姜健中将的半身浮雕像,金正恩率领一干朝鲜高级军政干部以半跪礼向浮雕像献花致意。

揭幕的“姜健”号上的“姜健”浮雕

为“姜健”浮雕献花并行半跪礼的金正恩

“姜健”号总体上无疑就是“崔贤”号的延续,但是细节方面也有一些区别,包括尚未安装自动雨刷和小型多功能导弹,一些舱门开启的方向不同等等。这可能是不同船厂在制造时的工艺差别,也可能是完成程度较低的因素。

“姜健”号入列时没有安装小型多功能导弹发射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姜健”舰的建造计划似乎就很特别,舰体在清津造船厂建造下水,后续安装设备就是在罗津造船厂进行的,这种方式过去常见于西方国家建造的舰船,在朝鲜是第一次见到。朝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姜健”舰的扶正并且修复,赶上入列仪式,不得不说是某种“技术奇迹”。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崔贤”级的舰载设备尤其是舰载武器的模块化程度很高,甲板以下位置基本上就是安装空间,功能设备全部在武器本体上,这样只需要对甲板下空间完成清理,就能重新安装上去。

“姜健”号的入列仪式

比如新型127毫米前主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也意味着它与美国的MK45在构造上非常相似,全部结构都在炮上,甲板下方几乎没有固定安装的功能设备。而近防系统和垂直发射单元应该也是如此,当然,装上去参加入列仪式是一回事,能有效使用是一回事,如果后续还要拆下来重新安装,也不值得奇怪,毕竟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也经常如此。

正在吊装的“奥托”127毫米舰炮,可见下部几乎没有额外结构

按照金正恩的说法,“姜健”舰后续还要进行各种调整测试,将于明年正式加入朝鲜海军服役,这在侧面表明“姜健”舰的完成度还是较低,除了舰载电子设备和武器外,动力系统是否完全安装到位也有待评估。

不过即使如此,“姜健”舰目前的完成度也是值得表扬的,至少和之前芬兰的“波赫扬马”号(详情请看本厂长千湖之国“灯塔船”的后裔,芬兰“波赫扬马”号多用途护卫舰小传一文)与英国海军31型护卫舰的首舰“冒险者”号比,那可就是啥事就怕比一下啊……

芬兰的“波赫扬马”号护卫舰

31型护卫舰首舰“冒险者”号

按照金正恩在仪式现场讲话的说法,朝鲜明年还将建造两艘与“崔贤”级同等级别的驱逐舰,而之所以“姜健”舰没有在元山造船厂建造,是因为该厂正在建造朝鲜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技术克苏鲁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呢?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