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01
杨绛《回忆我的父亲》
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
父亲凝重有威,我们孩子都怕他,尽管他从不打骂。如果我们个乖,父亲只会叫急,喊母亲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钟书初见我父亲也有点怕,后来他对我说:“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我们怕虽怕,却和父亲很亲近。他喜欢饭后孩子围绕着一起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我十一岁的暑假,在上海,看见路上牵着草绳,绳上挂满了纸做的小衣小裤,听人家说“今大是盂兰盆会,放焰口”,我大惊小怪,回家告诉父母,惹得他们都笑了。可是“放焰门”还是我家常用的词儿,不论吃的、用的、玩的,都可以要求“爸爸,放焰口!”
02
沈从文《滕回生堂今昔—记我的养父》
对于我父亲的慷慨处会觉得稀奇
关心我命运的父亲,特别请了一个卖卦算命土医生来为我推算流年,想法禳解命根上的灾星。这算命人把我生辰干支排定后,就向我父亲建议:“大人,把少爷拜给一个吃四方饭的人做干儿子,每天要他吃习皮草蒸鸡肝,有半年包你病好。病不好,把我回生堂牌子甩了丢到大河潭里去!”
父亲既是个军人,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好,就照你说的办。不用找别人,今天日子好,你留在这里喝酒,我们打了干亲家吧。”
两个爽快单纯的人既同在一处,我的命运便被他们派定了。
一个人若不明白我那地方的风俗,对于我父亲的慷慨处会觉得稀奇。其实这算命的当时若说:“大人,把少爷拜寄给城外碉堡旁大冬青树吧。”我父亲还是会照办的。一株树或一片古怪石头,收容三五十个寄儿,照本地风俗习惯,原是件极平常事情。且有人拜寄牛栏拜寄井水的,人神同处日子竟过得十分调和,毫无龃龉。
我那寄父除了算命卖卜以外,原来还是个出名草头医生,又是个拳棒家。尖嘴尖脸如猴子,一双黄眼睛炯炯放光,身材虽极矮小,实可谓心雄万夫。他把铺子开设在一城热闹中心的东门桥头上,字号为“滕回生堂”。那长桥两旁一共有二十四间铺子,其中四间正当桥垛墩,比较宽敞,许多年以前,他就占了有垛墩的一间。住处分前后两进,前面是药铺,后面住家。铺子中罗列有羚羊角、穿山甲、马蜂巢、猴头、虎骨、牛黄、马宝,无一不备。最多的还是那几百种草药,成束成把的草根木皮,堆积如山,一屋中也就长年为草药蒸发的香味所笼罩。
03
阿城《父亲》
父亲专门对我说:咱们现在是朋友了
十八岁那年,父亲专门对我说:咱们现在是朋友了,因为这句话,我省出自己已经成人。中国古代的年轻人在辟雍受完成人礼之后,大约就是我当时的心情:自信,感激和突然之间心理上的力量,于是在这个晚上,我想以一个朋友的立场,说出一个儿子的看法。
于是我说: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那么这三十年就白过了,作为一个人,你已经肯定了自己,无须别人再来判断,要是判断的权力在别人手里,今天肯定你,明天还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认为平反只是在技术上产生便利,另外,我很感激你在政治上的变故,它使我依靠自己得到了许多对人生的定力,虽然这二十多年对你来说是残酷的。
父亲笑着说,我的党龄现在被确定为四十年,居然有一半时间不在党内,你妈妈今天炖了锅牛肉,你去街上看看还有没有切面卖,我们吃牛肉面。母亲也很高兴,叙说着今天的牛肉是托谁才买到的,父亲就问有没有蒜,牛肉面没有蒜怎么成!
04
鲁迅《父亲的病》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05
丰子恺《忆儿时》
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欢喜用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欢喜。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器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这印象在我脑中非常深,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欢喜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六个姊妹兄弟,都欢喜吃,也是为了父亲欢喜吃的原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欢喜吃肉,而不欢喜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上的骨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五六只。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谈笑,看月,他们——父亲和诸姊——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姊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馀,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馀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是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当时我们一家团栾之乐的背景,是杀生。我曾经做了杀生者的一分子,以承父亲的欢娱。血食,原是数千年来一般人的习惯,然而残杀生灵,尤其是残杀生灵来养自己的生命,快自己的口腹,反求诸人类的初心,总是不自然的,不应该的。文人有赞咏吃蟹的,例如甚么“右手持螯,左手持杯”,甚么“秋深蟹正肥”,作者读者,均囚于习惯,赞叹其风雅。倘质诸初心,杀蟹而持其螯,见蟹肥而起杀心,有甚么美,而值得在诗文中赞咏呢?
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06
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为人之道,在率其性。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康儿(我的名子叫嗣糜,糜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
但父亲的遗嘱究竟是父亲的遗嘱,我是应该念书的。况且我小时很聪明,四乡的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是能够念书的。所以隔了两年,三哥往上海医肺病,我就跟他出门求学了。
我在台湾时,大病了半年,故身体很弱。回家乡时,我号称五岁了,还不能跨一个七八寸高的门槛。但我母亲望我念书的心很切,故到家的时候,我才满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名机)的学堂里读书了。我的身体太小,他们抱我坐在一只高凳子上面。我坐上了就爬不下来,还要别人抱下来。但我在学堂并不算最低级的学生。因为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因为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学生,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把开头几行抄在这里:为人之道,在率其性。
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作圣。
以下分说五伦。最后三节,因为可以代表我父亲的思想。我也抄在这里:五常
之中,不幸有变,名分攸关,不容稍紊。
义之所在,身可以殉。
求仁得仁,无所允怨。
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
能尽其性,斯为圣人。
经籍所载,师儒所述,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和,返躬践实,龟勉于学,守道勿失。
07
林语堂《忆父亲》
父亲常常为贪婪而失掉人性。
父亲对什么都感兴趣,而且对什么事,无论大小,都有自己一套理论,往往滔滔不绝地讲给我们听。拿小事来说,一九三六年我们举家从上海搬到美国去住之后,不再有佣人,家务样样自己做。父亲对擦皮鞋很起劲,他站在路上仔细观察擦皮鞋的黑人小童怎样把皮鞋擦得发亮,然后教我们怎样在鞋上抹油,用条软布劈劈啪啪地擦,他的手势就像街口的小童一样,擦出来的鞋和小童擦出的一样光亮,他得意得不得了。
父亲的书房叫做“有不为斋”,朋友问是什么意思,他的答案是:我始终背不来总理遗嘱,在三分钟静默的时候不免东想西想。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不今天说月亮是方的,一个礼拜之后说月亮是圆的,因为我的记忆很不错。
这些话是父亲在三十年代说的,而他一直到老都没有改变。这也许也是他写作成功的原因。他写的文章都是“真”的,他不怕把他的感情和思想坦率地表露出来,从不管别人对他怎么想法。
父亲的人生观简单地可以这么说:“我认为合情理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合情理的人也就是最有教养的人,一个合情理的革命家并不是一把新扫帚,把整个宇宙扫得一尘不染,却总宁愿留下一点尘垢。一个合情理的戒酒者,偶尔也喝一两杯。一个合情理的素食者,也总可以偶尔吃一块牛排。如果一个人发现了伟大的科学真理,但却失去了人性,又有什么好处呢?大智慧在于不要对人性太苛求。”
这也许是他幽默感的出发点,他能够看出做人的矛盾,而宽恕一个人,因此他的幽默是谑而不虐的幽默。
父亲在压力之下,也能保持他的幽默感。一九五四年他出任南洋大学校长之后,有人便想办法把他弄下台,许多报纸都攻击他,小报更加凶恶,有一家小报竟然刊登了一个人的照片,加以说明是“林语堂的兄弟,是一个吸毒的挖坟墓的人”。我看了十分生气,对父亲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胡闹?”父亲把报纸拿过来一看,微笑道:“面貌倒有点像我。”
父亲一直到老心里都充满梦想,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08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出生在一个地主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贪婪而失掉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整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棉花一样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块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09
莫言《写给父亲的信》
全仗着我父亲的严厉
前几天父亲节,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叫《父亲的严厉》,写得不好,但还是抄给您看看:
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四十多岁,正是脾气最大、心情最不好的时候。在我们兄弟们的记忆中,他似乎永远板着脸。不管我们是处在怎样狂妄喜悦的状态,只要被父亲的目光一扫,顿时就浑身发抖,手足无措,大气也不敢再出一声了。父亲的严厉,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都是有名的。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撒野忘形,每当此时,只要有人在我身后低沉地说一声:你爹来了!我就会打一个寒战,脖子紧缩,目光盯着自己的脚尖,半天才能回过神来。村里的人都不解地问:你们弟兄们怕你们的爹怎么怕成这这个样子?是啊,我们为什么怕父亲怕成了这个样子?父亲打我们吗?不,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们。他骂我们吗?也不,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们。他既不打你们,也不骂你们,那你们为什么那样怕他呢?是啊,我们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怕父亲。我们弟兄们长大成人后,还经常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但谁也说不清楚。其实,不但我们弟兄们怕父亲,连我们的那些姑姑婶婶们也怕。我姑姑说,她们在一起说笑时,只要听到我父亲咳嗽一声,便都噤声敛容。用我大姑的话说就是:你爹身上有瘆人毛。
……
我父亲今年已经80岁,是村子里最慈祥和善的老人。与我们记忆中的他判若两人。其实,自从有了孙子辈后,他的威风就没有了。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虎老了,不威人了。我大哥在外地工作,他的孩子我父母没有帮助带,但我二哥的女儿、儿子,我的女儿,都是在他的背上长大的。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见了爷爷,还要钻到怀里撒娇。她能想像出当年的爷爷咳嗽一声,就能让爸爸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吗?
后来,母亲私下里对我们兄弟说:你爹早就后悔了,说那些年搞斗争,咱家是中农,是人家贫下中农的团结对象,他在外边混事,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孩子在外边闯了祸,所以对你们没个好脸。母亲当然没说父亲要我们原谅的话,但我们听出了这个意思。但高密东北乡的许多人说,我们老管家之所以出了一群大学生、研究生,全仗着我父亲的严厉。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
时光时光慢些吧 ,
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2025.6.15
父亲节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
有人说,母爱如水,
细腻温柔,孕育万物,
点滴渗透到人生里;
而父爱就像山,
壁立千仞,高大巍峨,
却是人生不变的信仰。
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
他含蓄,无言,甚至严厉,
但是他对我们的爱,
却一分不少,与日俱增!
01
父爱如山
小时候,觉得爸爸是超人,
他能修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他能处理世界上所有的麻烦,
他用宽厚的肩膀,
把一切丑陋和邪恶挡在门外。
他从来不会软弱,
也从来不会胆怯,
因为有家人在,
他就会坚定地站在前方,
以“父亲”的名义,
毅然承受所有。
走出社会才知道,
外面的风雨很大。
不是这个世界多有美好,
而是父亲一直在我们的身后,
默默为我们撑伞,
为我们挡雨。
▲下雨天,爸爸送孩子去幼儿园,父亲将雨伞全部倾向孩子那边,自己的后背全部被淋湿而浑然不知
作家李承鹏说:
中国父亲和全世界的父亲有些不同,
他们不是一身洒满北美阳光的父亲。
他们小心翼翼,为了你,
隐藏着自己不堪的奋斗,
他们努力挣钱,
每天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穿着整洁的衣服,
让儿女觉得父亲其实潇洒和浪漫,
更为让你不甘人后,不输于人。
在他心里,倘若孩子发现了他的不堪,
才是此生最大的不堪,
不知何时,
他成为了这世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
只因,他已是人父。
02
你从不说爱我
却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父爱是复杂的,
他一边教育我们节俭,
一边偷偷给我们零花钱,
他一边责怪我们做错事,
一边不忍心我们被责怪,
他很少夸奖我们有多棒,
内心却非常骄傲,
他总教育我们努力奋斗,志在四方,
却比谁都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健康。
他总是严肃又认真,固执又威严,
有时候,真的有点怕父亲,
我们担心被他训斥,害怕他的巴掌,
但随着年岁的增加,经历的事多了,
我们才渐渐懂得,
正是因为他的严厉教诲,
才让我们变成一个,
品行端正,坦荡善良的人。
冰心说:
“父爱是沉默的,
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他从不说爱我,
却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了我。
他从不说爱我,
却是这个世上,最爱我的男人。
他平时省吃俭用、不善言辞,
但关键时刻,
总愿意站出来支持我,维护我,
付出他最大的努力,
沉默着,却很有力。
03
就算忘记所有
也不会忘记爱我
后来的我们,
独自在社会上披荆斩棘,
不知从何时起,
父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他还是会说些“老生常谈”的话,
却加了更多的叮嘱和担忧,
他还是那张我最熟悉不过的脸,
布满了皱纹,深邃的沟壑,
有期待,有牵挂,更有不舍。
有这样一个公益短片,
感动了无数人。
父亲得了老年痴呆,
他忘了冰箱在哪里,
忘了钥匙在哪里,忘了家在哪里,
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模样。
他总做出格的事,外出吃饭,
还偷偷藏了几个饺子在口袋,
“这是留给我儿子的,
我儿子最爱吃这个。”
他忘记了所有,可“爱我”这件事,
他却从来没有忘。
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的眉头紧锁惆怅,
但因为有我们,
他展颜会心一笑,
因为有我们,
他心中充满骄傲。
人到中年,才读懂父亲,
父亲是这个世上最孤独的男人。
爱我最深,却又不表达,
承受所有,也不愿去辩驳,
他默默为我放下骄傲,扛起一切,
只是不肯让我受一点委屈。
他手上的茧,他白了的发,
他为我们做的事,他对我们的爱,
胜过了所有。
04
时光请慢一些
这次换我来守护你吧
幼年时,父亲是保护神,
少年时,父亲似乎变成了约束、阻碍,
青年时,发现父亲变矮了,
以至于觉得,自己已经长得比他高,
到如今,再去看父亲,才恍然大悟,
他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在默默的,
凝望着,守护着,包容着,
无声无息。
无奈的是,
当我们明白这一切的时候,
父亲已经老了,
时光染白了他的头发,
手掌也生出许多皱纹。
时光啊时光,
也请你慢一些吧,
不要再让父亲变老了,
让我们有时间,
面对着面,好好聊聊天,
我愿用我一切,
换他岁月长流。
▲地铁上,儿子让父亲靠在自己,安心的睡着
父亲,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呵护我们周全,
抚养我们长大,
而我们却从来不知,
有一种深爱就叫严厉,
有一种关怀默默无言。
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
唯独父母与儿女的爱,指向离别,
所谓成长,就是在一次次离别中,
感知父爱如山,情深义重。
父亲节到了,
虽然父亲不太懂表达感情,
但别忘了,
你是他想要用生命守护的人。
也别忘了,
对这个生命中最爱我们的男人,
说一声:
“我爱您。”
父亲节,
愿所有父亲,
永远快乐,健康!
父亲节,
愿所有父亲,
永远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