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薛稷,何许人也?他乃初唐时期声名远扬的楷书大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驾齐驱,同列楷书高手之席。初唐四家之一(欧、虞、褚、薛),得褚遂良真传,时谚“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结体遒丽、用笔纤瘦(启瘦金书先声),杜甫赞普赞寺题额“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不但工书,而且善画。

开创“六鹤图”范式:首创屏风六扇鹤样,《宣和画谱》称“鹤画之祖”,李白评其鹤:“紫顶烟赩,丹眸星皎……势出天表”(《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兼善人物、佛像,成都静德精舍壁画“态状生动,居神品”。“文章学术,名冠时流”(《全唐诗》存诗14首)。大型作品仅有《唐薛稷信行禅师碑翁同龢本》存世。

而钟绍京,亦非凡人。他乃继楷书鼻祖钟繇之后,钟氏家族中涌现出的又一位小楷宗师。钟氏一门,书法传承有序,钟绍京更是将家族的书法艺术推向新的高度。曾巩评:“字画妍媚,遒劲有法”,米芾称:“笔势圆劲”,承钟繇遗风(世称“大钟”“小钟”)。董其昌赞:“回腕藏锋,得子敬(王献之)神髓,赵孟頫正书实祖之”。《钟绍京43行灵飞经真迹》已经成为超越国宝的存在。

此二位,于书法史上皆堪称泰斗级人物,同时亦是唐朝历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书法的天地里,他们各自绽放光芒,相安无事,恰似两条并行不悖的河流。然而,一旦踏入朝廷这片复杂的政治舞台,情况便截然不同。他们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犹如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掀起了阵阵血雨腥风,为唐朝的历史增添了诸多跌宕起伏的情节。

一、官N代与穷屌丝
薛稷,祖籍山西万荣,出身名门望族。其高祖薛道衡,官至隋朝内史侍郎,在隋朝诗坛亦独占鳌头,堪称隋朝最为杰出的诗人。《隋书・薛道衡传》赞其 “才名益著,太子诸王争相与交”,足见薛道衡当年之风采。
然而,薛稷出生之时,岁月已悄然淡去人们对薛道衡的记忆,世人多知他是魏征之外孙。薛稷于公元 649 年降世,彼时其姥爷魏征已辞世六载,祖孙二人终无缘相见。

自幼痴迷书法的薛稷,最钟情之地便是外祖家,因那里珍藏着数不胜数的书法真迹,诸如虞世南之手札、褚遂良之奏章,每每至此,薛稷皆沉醉其中,尽情赏阅。凭借自身的勤勉与聪慧,薛稷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对前代贤达之书法,尤其是褚遂良之书体,模仿得几可乱真。

虽皆以先辈为师,然众人造诣自有高低之分。唐朝时,对于同样效法先辈的陆柬之和薛稷,时人更倾向于薛稷,有评曰:“陆柬之效虞,疏薄不逮;薛少保学褚,菁华却倍。” 尽管陆柬之的《文赋》流传至今,已然成为经典之作,但在当时,却未获唐朝人太多青睐。

武则天当政时期,薛稷进士及第,后任中书舍人。女皇晚年尤喜携大臣出宫游赏,遇有趣之物便命众人赋诗竞技。其中,有个闻名遐迩的阿谀奉承之辈宋之问,而薛稷,亦如宋之问一般,深得则天女皇宠信,常伴其左右。
相较身世显贵的薛稷,钟绍京的出身则显得颇为低微。虽其祖上可追溯至太尉钟繇,但那毕竟是久远之前的辉煌。

公元 659 年,钟绍京出生于江西兴国,家境贫寒,身份卑微。然而,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且积极进取,又擅书法,凭借一手好字,获举荐至京城长安府,任司农录事一职。此职主要负责抄写公文,与经生工作性质相近。不过,因常与长官接触,倒也存在升迁之机。钟绍京书法造诣极高,数年后,得兵部尚书裴行俭保荐,进入朝廷机要部门 “凤阁” 任职。自此,宫殿之门榜、匾额,大多出自其手。

彼时,大唐最擅书法者有三人,却憾无交流之机。其一为欧阳通,官居宰相之位,正因立太子之事与武则天产生分歧;其二是薛稷,正与女皇关系亲密,想必不会理会不识时务的欧阳通;其三便是钟绍京,凭借书法改变命运的他,正专注于施展自身专长。
整个武则天统治时期,薛稷与钟绍京仅有一次交集。

公元 699 年,欧阳通已遭杀害,武则天年事已高,欲为自己树碑以颂功德。存世最佳拓本为《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上博藏本》。武则天以飞白体书写,笔画丝丝露白,并在起笔处饰以鸟头形,暗喻太子晋驾鹤升仙,形意双关,为现存唐代飞白书孤例,被明人赵崡赞为“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武则天亲书2129字,以章草(小草)为主,行草相间,笔势流畅婉约,兼具刚健之气。

《宣和书谱》评其“凛凛英断,脱去铅华脂粉气味”,薛稷担任检校勒碑使,负责在碑上题写大臣姓名,而钟绍京则题写诸王之名。
两位楷书大家,于这块碑上短暂相遇。可惜的是,薛稷的题字留存至今,而钟绍京的题字,因宫廷内部斗争缘故,不久后便被凿去,徒留一段历史的遗憾。

二、宰相斗宰相
人生轨迹,虽起点各异,然命运之轮转动,该相遇的终会狭路相逢。薛稷凭借自身的人脉资源与出众能力,于武则天主政之时,仕途顺遂,风生水起。更为关键的是,他与女皇之子、相王李旦结为莫逆之交。李旦大悦之下,将爱女仙源县主许配给薛稷之子薛伯阳,两家就此缔结秦晋之好,成了儿女亲家。
至此,不难预见,薛稷的鸿运即将降临。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李旦登基称帝,是为唐睿宗。身为皇亲国戚,薛稷的官运又岂会不佳?
无独有偶,钟绍京的好运,亦在同一时期悄然降临。钟绍京于凤阁多年,兢兢业业,稳扎稳打地积累着资历。唐中宗在位之际,他获提拔,出任宫苑总监,掌管宫廷一应事务。此职位,恰似今日之物业总监,虽无重权在握,然宫中洒扫、庖厨、园艺等诸多杂役人员,皆归其统辖。

则天女皇驾崩后,中宗李显庸碌无能,终被野心勃勃的韦皇后鸩杀。若局势未变,韦皇后极有可能步武则天后尘,君临天下。
然而,有两人不愿见韦后掌权,偏要打破这看似既定的局面。此二人,一是李旦之妹太平公主,一是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他们毅然决然,决心拼死一搏,誓要诛灭韦皇后势力。

宫廷争斗,讲究速战速决,且须在宫廷内部解决。说来也巧,钟绍京这个掌管宫廷事务之人,机缘巧合之下,一方面暗中接应李隆基的兵将入宫,另一方面组织起宫中扫地的仆妇,为其配备武器,齐心协力将韦后一党一网打尽。
此后,李旦顺理成章登上皇位。钟绍京因立下赫赫大功,旋即被擢升为中书侍郎。与此同时,薛稷作为皇亲国戚,亦很快获任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何等官职?此乃宰相之位。两位楷书造诣登峰造极的高手,一朝成为同僚,若能闲暇之时共话书法,本应是一桩美事。
只可惜,彼时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唯有权力二字。两位宰相争权,恰似两虎相斗,必有一方受损。
转年,钟绍京更进一步,升任中书令,即首席宰相,越国公,食邑五百户,成为江南首位宰相及客家首位宰相。权力固然更大,却也暗藏危机。钟绍京生性直爽,行事风格颇为随性,在赏罚一事上,随心所欲。如此一来,自然得罪不少人。处罚过重,受罚者心怀怨恨;赏赐过厚,未得赏赐之人亦心生不满。
此时,薛稷寻得机会,向皇上密语数言。皇上倒也实在,遂告知钟绍京,薛稷进言,称其如此行事,难当宰相之任…… 钟绍京听闻,旋即被逐出京都,远赴偏远的四川任职。
经此一番争斗,朝廷之中,擅长楷书者,仅余薛稷一人。虽说未能成为首席宰相,但薛稷此后获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之衔,且时常被召入宫参与朝政,可谓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待续)
我们将《唐薛稷信行禅师碑翁同龢本》、《神品 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上博藏本》、《木衍斋钟绍京43行灵飞经真迹》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印刷形态!
欲购专业级《唐薛稷信行禅师碑翁同龢本》、《神品 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上博藏本》、《木衍斋钟绍京43行灵飞经真迹》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