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浪财经】【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 | 倒吊人
编辑 | 倒吊人

五年前,他收购医药公司,仅凭小小的退烧药,就在短短45天狂揽60个亿。
更绝的是,他花2.8亿买个古董杯子泡茶,只为吸口“皇帝的仙气”。
他坐拥380亿身家,布局15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上海隐形富豪”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看似胡子拉碴,在起眼不过的资本大鳄,
当初只是个开出租车的,甚至当年连高中都没上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逆风开局的人,靠着45天就挣到了60亿
而如今蓝海变红海,那个拿着2.8亿鸡缸杯喝茶潇洒的大佬,如今过得怎样了呢?

2.8亿鸡缸杯,不为收藏只为品尝
2014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件瓷器仅有巴掌大小,可它的起拍价竟达到了1.6亿港元。
无数买家为它竞相出价,最终被刘益谦以2.81亿的天价成交。
不仅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记录,也让这个这只鸡缸杯成为最贵的瓷器之一。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刘益谦为什么会花2.8亿买一个茶杯。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款鸡缸杯数量极其稀少,明朝工匠制作时,便是百不存一。
而流传至今的完整鸡缸杯全球仅存16只。

不仅如此,这件瓷器杯子是明代皇帝的专属用品。
正如刘益谦所说的“价值远比价格更重要”。
在他看来,皇帝用的鸡缸杯便是如此。

2014年的7月份,刘益谦为鸡缸杯办好了交接手续。
他拿出他的黑金卡,付款时连刷了24次。
每一次都是1200万元港币的高额交易。
但当刘益谦拿到杯子后,他却做出了让无数收藏家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将沏好的普洱茶倒进了鸡缸杯中,浅浅抿了一口。
喝茶的照片被拍下来传到了网上。
有人说他壕无人性,也有人说他不珍惜文物,但刘益谦却毫不在乎的说道。
“皇帝和妃子都用过的杯子,我也想尝尝仙气。”

此话一出,便有人指责刘益谦,买艺术品就是为了“炫富”。
但他们却不知道,刘益谦为了艺术花费了多少。
他们更不知道在艺术圈内,刘益谦是被万人敬仰的“传奇人物”。

刘益谦创办了龙美术馆,其中收藏了众多古今中外大家的著作。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藏品最具价值的私立美术馆之一。
其中收藏有王羲之的《平安帖》和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等无数顶级藏品。

在采访里刘益谦曾说过他每年花在收藏是的钱少则10亿,多则20亿。
如此奢华,那他的钱是哪来的呢?

资本大佬的发展之路
刘益谦出生在上海,但并不是印象中那些富家少爷。
他的家里很穷,穷到刘益谦连高中都没上完就要去工作。
17岁那年,他被迫辍学跟着舅舅学做皮具生意。

刘益谦学会了之后,他便在路边摆地摊赚钱。
但这样来钱实在太慢,刘益谦并不满足。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把工作外包。
不仅自己省心省力,还能赚取不错的差价。

凭借自己的外包计划,刘益谦的生意很快做出了起色。
每天收入都能破百,很快便成为了万元户。
有了本金的刘益谦租了个铺子,做百货生意。
赚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家里少有的有钱人。

20世纪80年代,此时上海的街上已经出现了出租车。
但由于数量稀少,坐出租车的往往都是些有钱人。
他们出手阔绰,每天谈论的都是经济和股票。

刘益谦自然不想做一辈子百货生意,他想赚大钱。
此时开出租车便是一条不错的门路。
于是他卖掉铺子,考了驾照买了车子,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在开出租这段时间,刘益谦赚到了不少的钱,但更重要的是,他接触到了不少有钱人。
刘益谦发现这些有钱人没事就喜欢谈论股票啊债券啊什么的。
他好奇这些有钱人说的是什么,也跟着研究了起来。
这一研究,刘益谦瞬间明悟了,这股票是一条发财之道啊。

于是他攒足资金,卖掉自己的车子。
在1990年时,买了100股豫园商城发行的股票,每股单价100元。
期间无数亲戚劝他赶紧出手,1万块不是小数目,但刘益谦坚信可以赚到。
一年后,股票暴涨,刘益谦直接出手,赚了近100万的价格,成为一名身价百万的富豪。

有了这挣来的第一桶金,刘益谦愈发自信,就连胆子也变大了。
他通过打新股票,卖认购证等方式不断的为将来试水,摸清了其中的门道。
接着,他创办了上海新理益投资公司,购买法人股和国有股。
并在一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体验过经营资本赚钱的刘益谦有了新的想法。
他打算收购更多股份,成为第一股东,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45天60亿的奇迹,抓住风口的刘益谦
19年的刘益谦花费1.8亿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亨迪药业。
他看上了亨迪在“布洛芬”上庞大的能量,并对其加大投资。

可在19年收购亨迪药业后的刘益谦亏损却十分严重。
投资挺多,但带来的利润却少的可怜,整个公司都是负收益。
直到2022年,国家颁布“防疫新十条”后,整个公司才开始好转。

“防疫新十条颁布后”,布洛芬一时成为市场的紧销货。
刘益谦的亨迪药业作为国内第二大的布洛芬原材料供应商。
所获得的利润自然高的吓人。

自22年11月开始,亨迪药业的股票从17元一股飙升到56一股。
作为董事长的刘益谦更是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赚了将近60亿。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时刘益谦运气好,碰上了时代红利。
但事实恰恰相反,刘益谦并非运气碰上的,而是长久以来的坚持。

亨迪药业本身便不是什么大产业,除了布洛芬也没什么出名的产品外销。
而它仅仅1.8亿的收购价与2.8亿的鸡缸杯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
但刘益谦就是敢投资,敢接盘一个快要倒闭的公司。

早在2000年,刘益谦创办新理益投资公司时,便已有了投资医药行业的想法。
他在2002年收购了百科药业20%的股份,成为第一股东。
又在2005年开始收购亨迪药业的股份,直到2019年全盘收购。
用整整14年的时间,撞上一个时代的机遇,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19年到22年,整整三年时间,亨迪药业都是处于亏损状态。
但刘益谦没有卖掉企业,反而加大投资。
也正是这种拼搏的勇气,才让刘益谦在22年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一步登天。

结语
从一个摆摊少年成长为商业大亨。
截止到24年的10月份,刘益谦以300亿个人资产,位列福润百富榜第148位。
刘益谦的商业人生,可谓是一部爽文小说的模板。
但其中的艰辛苦难,我们身为旁观者并不能体会。

如今的刘益谦已经年过六旬,但仍然立足在商业洪流中。
他能否再次创造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