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评论区沦陷!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成交不足万亿,网友:竭泽而渔?
木韵流火

据金融界5月27日讯,5月27日(周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8%,报3340.69点;深证成指跌0.61%,报10029.11点;创业板指跌0.68%,报1991.64点;沪深300跌0.54%,报3839.4点;科创50跌0.95%,报972.92点;北证50涨0.08%,报1397.64点。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10242.95亿元,全市场2670股上涨,2609股下跌,188股持平。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的消息迅速登上了热搜头条,很多媒体相继报道了该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有网友评论:老规矩,正常消费。

诚如网友所言,最近的A股走势很差,量能萎缩,关注度也在持续降低。

还有网友表示:竭泽而渔,该。

不得不说,正是主力资金疯狂出货砸盘,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还有网友评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言归正传,2025年5月27日,上证指数在3340点附近反复震荡,沪深两市成交额跌破万亿关口。这个曾创下单日2.4万亿天量成交的市场,如今连维持万亿水位都显得力不从心。当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超234亿元,这场流动性危机正在揭开A股市场的深层病灶。

更残酷的是,如果剔除量化交易贡献的23%成交,全市场真实交易量已不足8000亿元。更致命的是,两融余额也在下降,这意味着,曾经活跃的杠杆资金正在撤离,市场失去最敏感的"温度计"。

众所周知,曾经撑起半边天的新能源、半导体板块,估值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阴跌。宁德时代市值从1.6万亿跌至1.16亿,中芯国际股价持续阴跌了3个月之久。新经济故事尚未成型,旧动能已然衰竭,市场陷入"无主线可炒"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2024年重要股东减持规模达1.8万亿,其中72%发生在股价破发状态下。某科创板公司上市三年累计分红0.8亿,大股东却通过减持套现37亿。这种"上市即提款"的游戏规则,正在摧毁市场信任根基。



毫无疑问,要改变颓势,就必须刀刃向内进行制度革命。一方面,可以推行"上市-减持-退市"全周期约束,将大股东减持额度与累计分红挂钩(比例不低于1:1),对破发企业实施强制退市。注册制需要从"上市便利化"转向"进退有序化",每年退市率至少提升至3%。

另一方面。对高频量化交易征收阶梯式印花税,单日撤单超百次账户加征数据流量费。建立"长期投资者优待制度",对持股超三年股东给予税收减免、优先配售权,培育市场压舱石。同时,强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将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质量等纳入估值体系。借鉴德国"隐形冠军"培育经验,给予硬科技企业10年所得税减免,重塑A股价值坐标。

老话说得好,当潮水退去时,方知谁在裸泳。A股的流动性危机不是周期波动,而是制度缺陷的集中爆发。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动深层改革,让市场从"融资工具"回归"投资市场"本质,才能重建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定价信仰。这场救赎不仅关乎6亿股民的财富安全,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毕竟,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真正引擎。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