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雇人或让父母住养老院,也不愿自己伺候
细品人生

说个真实点的故事吧。前阵子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闲聊间,大家的话题绕不开“父母养老”这个事。老潘突然冒出来一句:“其实,我妈住养老院后,我们家反而更像一家人了。”他话音刚落,饭桌上就安静了一下。

老潘家是那种典型“独生子女+双职工”的组合。爸妈进城辛苦把他养大,他工作忙,媳妇也没闲着,小孩才三岁。一开始他死活不同意让妈妈去养老院,总觉得那就是不孝。但后来发生了件事,让他不得不松口。

有一阵子,老潘妈身体不好,自己在家经常跌倒。媳妇平时上班还得分神照看孩子,每天两头跑,人都快崩溃了。老潘又总是加班,时间一长,夫妻闹矛盾,婆媳嫌隙多,有次甚至因为一筷子咸菜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那段日子全家鸡飞狗跳,也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老潘憋着语气说。后来,他们咬牙给老太太找了个养老院。起初谁都心虚,一周跑两趟去看,还带各种吃的用的。慢慢他们发现,老太太不仅生活有人照料,还结识了一帮老姐妹,日子过得比家里还滋润。节假日子女去看,老太太兴致勃勃给大家分家常菜,儿媳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整个家庭氛围一夜之间轻松了不少。

其实,这种现象哪是潘家一家。表哥也是类似情况。他和老婆都在外地打工,孩子放家里,让父母看着,老人腰腿不好,依旧咬牙挺着。结果人没看住,小孩从床上摔下,爸妈自责,嫂子埋怨,关系直接闹僵。后来家里出钱请了个护工,父母才有时间休息,本想轻松点,结果老两口又开始担心花钱多,说什么给儿孙添负担,总觉得“不如自己动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雇人、或让父母住养老院?咱们不能简单说“不孝心”。现在生活节奏太快,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悉心照顾,可咱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也大。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人,亲情观念淡薄,没有人情味儿,那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他们生病了,老了,你不想着照顾,只想推卸责任,把他们交给外人。其实这件事的重点不是人性,而是现实。

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以前,大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辈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照顾生病的父母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儿女也有后代,并不能放弃自己的生活去相守年迈的父母。

有多少人扪心自问,真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天天伺候父母?硬拖着自己做,最后老人小孩都受累,家里气氛更僵。而且长期去照顾病人,特别是老人会让人从身体和心理上都很压抑。与其如此,有条件给老人安排专业的照护环境,有时未必不是一种体面的选择。

再说,现代社会观念也变了。以前讲究“三世同堂”,亲力亲为才显孝心。而今社会分工细致,专业照护往往更科学、也更安全。老潘妈那癌症邻居,就是住在养老院早发现病变,医生第一时间处理,不然在家光靠瞒,怕真拖出大问题来。

其实事情的重点不是亲自照顾,而是给予关怀,以及适当的经济支持。让老人病人可以正常生活,自己也能一切如旧,少了负能量的碰撞,生活和工作会更轻松。也就有更多的耐心来关心父母了。其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很多人却无法接受,觉得子女不孝,老了不想尽孝,觉得自己养了白眼狼。

可即便这样,很多人还是不免愧疚。朋友圈里有个人发动态:一年到头为了挣钱,两头都顾不上,看着父母慢慢老去,就算养老院里条件好,也总觉得欠了些什么。这份复杂的情感,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懂。能亲自照顾的人都是有钱有闲,且内心强大的人,这样的人是极少数,所以别强求,谁都不容易。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不论是自己伺候,还是请保姆、送养老院,背后都有无奈和挣扎。不是什么人心凉薄,只是时代变了,生活变了,每个家庭也都在千难万难中试着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路罢了。

今天的话题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