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八大里
张翔
2012年2月,听说八大里要拆了,于是从2月到8月和朋友多次去八大里,希望能够留下一些图片的记忆。在此之前,除了去高中同学家,我真的没有好好观察过八大里。
天津河西区八大里位于大沽南路、解放南路、黑牛城道、尖山路合围区域,主要包括:红升里、红霞里、金星里、红星里、红光里、曙光里、光明里、红山里,统称八大里。
下图1:八大里示意图(褚云 制作)。

1958年天津成为河北省省会,因此八大里的很多建筑是为当时的河北省委、省政府机关服务的(包括二附属和大礼堂)。这片很多都是所谓中式风格的房子,虽然50多年了,尽管也有一些破旧,但从规划角度看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如道路、尺度、体量以及房屋的材质、工艺、绿化等。2007年经过一番环境改造,八大里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下图2:楼间的小绿地

像红光里这类居住型的50年代建筑在天津是绝无仅有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建筑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本(有朋友说,洛阳有一栋和这个一模一样的楼),而且房屋质量优良,完全可以整修后当作办公之用。
下图3:红光里

河西区八大里的房子应该分分类。有些房子质量十分好,室内挑高很高,街道的尺度和楼间距也特别好,而且还有独门独户的,加之合适的绿化。如果能够把这些很好的房子留下,绝对比现在的小区强。当然,还有一批房子在质量不高,地震受损的,确实应该拆除。所以,要区分良莠,不能一概而论。
下图4:干净整洁的街道

优秀的规划布局、恰当的空间比例、纵横的道路密度、合理的绿地分布加之质量过硬的材料,精妙的建筑工艺,还有50年代特有的建筑风格,这些都可以作为样板了!甚至有些“里”都可以成片申请保护!整修改造后完全超过现在的小区!可惜......
下图5:初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

河西区八大里的楼房很整齐、道路也很整洁,只不过很多房子住的太杂,一个单元住了几家,这样的条件再好的房子都住得不舒服!改善居住条件,是需要智慧的,而不是简单颟捍地拆除重建。
下图6: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不反对以拆迁来改善百姓生活,但要看如何拆迁了。红桥西于庄的部分地区确实应该拆除而改善生活条件,而像大红桥应该认真保留。同样,河西八大里的很多楼时代特征明显,建筑质量高,小区规划合理,部分建筑应该适当保留。
下图7:红星里的这栋楼,本人特别喜欢。

河西八大里的南面四里,说实在的,与北面四个里相比,房子质量就太差了,如果说北面四个里可以保留一些,而南面四个里确实没有保留的必要。但让我惊诧的是树木!几十年的成长,形成了树木多、密、高的情形。照片难以反映全貌,只有设身处地去看!希望八大里的改造能够多留一些树!
下图8:八大里的树

拆除房屋需要认真的评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孩子和洗澡水也一起泼出去。对于八大里,有些房子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为了节省材料,满足更多人的居住,舍弃了豪华性,追求实用性。
下图9:50年代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人多居住于此。

最后,让我们看看单炜炜从天津日报大楼拍摄的八大里拆除前后的对比吧。
下图10:2012年5月1日和2013年6月3日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