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走街串巷中,总能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景点,成都周边的景点实在太多,有名的也很多,以至于一些小众景点被人们忽视,比如有一个低调的景点,那就是新津斑竹林。

在成都新都有一个容易让人混淆的景点,那就是斑竹园,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新津斑竹林。
新津斑竹林景区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是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国家级4A级森林公园,核心面积达65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4%,被誉为“新津绿肺”,这里是川西平原保存最完好的林盘生态区。


斑竹林有着240多年悠久历史,其起源与清代川西盐业发展密不可分,乾隆末年(约1780年),当地李姓举人因斑竹“壁薄质硬、竹节较长”的特性,将其作为自流井盐场汲水的专用工具而广泛种植,逐渐形成规模竹林。道光年间,斑竹林扩至200余亩,却在清末洪灾中损毁大半,至新中国成立前仅存40余亩。


20世纪90年代,斑竹林迎来新生,1994年被评为市级森林公园,2017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近年通过湿地修复、台湾风情街建设,斑竹林从单一的生态公园转型为集自然保育、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公园。

踏入斑竹林,仿佛闯入了一座天然氧吧。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将暑气隔绝在外,古楠木林与青翠竹林交织成绿色穹顶,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羊马河支流穿林而过,溪水潺潺,鸟鸣啾啾,营造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这里是竹类的大观园。除了象征忠贞爱情的斑竹(湘妃竹),还有箭竹、慈竹、绿竹等20余种竹子共生。其中,泪竹(湘妃竹)尤为独特,其竹身斑点如泪痕,相传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寻夫泪染而成,赋予了竹林浓郁的古典色彩,漫步竹林小径,轻抚竹节,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林间还有165株省级二级保护树种桢楠,树龄跨越120至230年,有的高达20余米,枝丫遮天蔽日,为白鹭、灰鹤、斑鸠等40余种鸟类提供栖息天堂。夏日黄昏,万鸟归巢的啼鸣与林间光影共舞,有种“风烟五津渡,萋草白鹭洲”的意境,渐渐成为成都人的“后花园”。

羊马河、石鱼河穿境而过,金马河与西河环绕四周,形成独特的“水绕半岛”湿地景观。河流蜿蜒曲折,湖畔草坪与竹林相接,穿林而过,豁然开朗的四个足球场大小的天然草坪,成为家庭野餐、孩童嬉戏的乐园,远处可见蓑衣农夫耕牛雕塑,一幅田园牧歌的意境,美不胜收。

每年还会在台湾风情街(桂花巷)举办美食节,蚵仔煎、卤肉饭、珍珠奶茶等30余种台湾小吃汇聚,尽情享受“宝岛风情”盛宴。

如今,斑竹林已成为成都周边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宝藏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自然之美。站在斑竹林的吊桥上,俯瞰羊马河蜿蜒而过,两岸竹林青翠欲滴,正如苏轼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斑竹林的存在,不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品质生活之地吗?


地址:新津区万兴路288号
门票:免费游玩
交通:从市区自驾导航“新津斑竹林景区”,约40分钟车程;公共交通可乘地铁10号线至五津站,转乘501路公交
竹林漫步线:南门入口→竹林栈道→桢楠林→观竹台(俯瞰竹海全景)→草坪湖畔(野餐或摄影)
亲子互动线:萌宠乐园(喂梅花鹿、山羊)→竹编工坊→318房车营地(露营或烧烤)
旅游贴士:夏季备驱蚊水,竹林蚊虫较多,穿舒适运动鞋,部分区域需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