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又来一麻烦!小郎君质疑胖东来紫砂壶,“造神陷阱”害惨良心企业
亨克的孤独

柴怼怼事件还没结束,胖东来就又遭到质疑!

一位卖紫砂壶的网红博主“小郎君”,突然在网络上发视频怒怼:

胖东来紫砂壶定价水分大,价格虚高。

胖东来前脚公布紫砂壶的定价标准,小郎君后脚连发10条视频硬刚。

更严重的隐患终究还是出现了!

网红“专业质疑”

5月20日,紫砂行业网红“小郎君”以一则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针对胖东来的轩然大波。

他以“从业10年业内人士”的身份,直指胖东来售卖的紫砂壶存在严重问题。

在他的视频中,将胖东来标价1万-1.08万元的龙头壶与自己手中价值4000元的紫砂壶进行对比。

指出胖东来的壶存在“龙头雕刻线条生硬、纹路呈机械印章感、壶盖闭合缝隙不均”等工艺缺陷,甚至断言其实际价值仅数百元,是在借品牌溢价“割韭菜”。

此外,他还暗指胖东来利用“良心企业”的标签掩盖产品缺陷,可能损害宜兴紫砂行业口碑,且声称早在2024年6月就已向品牌方反馈,但未获回应,此次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一部分消费者被“小郎君”看似专业的对比所触动,开始担忧自己在胖东来购买的高价紫砂壶是否真的物非所值,纷纷要求胖东来“自证清白”。

然而,也有多数网友保持着理性的态度,指出“小郎君”缺乏质检报告、未披露进货渠道等实质证据,怀疑他是想借胖东来的“顶流”身份来蹭流量。​

胖东来“数据自证”

面对“小郎君”的质疑,胖东来展现出了大企业的担当与高效。

仅仅3天后,也就是5月23日,胖东来便发布了《紫砂商品定价标准公示说明》,以“数据+售后”的组合拳强势回应。​

在定价方面,胖东来毫不避讳地公开了毛利率仅为20%这一关键数据。

要知道,在紫砂壶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在40%-50%,高端品牌甚至可达60%-80%。

胖东来还公开了进货凭证,例如一款1.08万元的壶,进价为8640元,充分证明了其“拒绝价格虚高,毛利仅覆盖仓储、服务成本”的定价理念。

同时,胖东来还对比了行业潜规则,指出部分商家通过“大师证书”“非遗概念”进行包装溢价,而自己选品侧重“实用器”,拒绝炒作“收藏属性”。

在售后上,胖东来同样给出了让消费者安心的承诺。

未使用且包装完整的紫砂壶,只要有购物凭证及商品证书,在无人为损坏的情况下,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全额退款。

并且,胖东来还开通了“紫砂鉴定咨询专线”,邀请宜兴工艺师驻店提供免费鉴定服务。​

胖东来的这一回应,赢得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圈内人士纷纷点赞其“半公益定价”,认为它撕开了紫砂壶行业价格的黑箱,倒逼中小商家走向透明化。

然而,“小郎君”并未就此罢休。

争议升级

5月25日,他巧妙地转变了策略,避谈此前引发热议的毛利率争议,而是将矛头指向了胖东来紫砂壶的“审美”。

他称胖东来的选品以“龙纹、福寿图案”为主,设计“迎合中老年审美,缺乏现代艺术感”,并对比自己主推的“极简素纹壶”。

直言胖东来的产品“工艺粗糙+审美落后,毛利再低也是劣品”,甚至暗指胖东来“用服务掩盖选品不专业”,可能误导消费者对紫砂艺术的认知。​

但这一策略很快被网友识破,纷纷批评他“双标”:谈价格时自称业内权威,谈审美时却以个人喜好为标准。

更有网友质疑他是在借争议为自己的自有品牌引流。

事实上,胖东来此次紫砂壶舆论风波并非孤立事件。

2024年1月的“裤头姐”事件,消费者投诉内裤掉色,胖东来2小时内下架产品并赔偿,却仍被部分博主渲染为“服务神话破灭”。

2024年3月,珠宝网红柴怼怼质疑其玉石定价,虽然后来被扒出关联17家珠宝企业,被指“商战蹭流量”,但事件仍持续了4个月的热度。

这些事件的共性特征都是质疑者以“行业insider”身份切入,利用胖东来的“高关注度”制造话题,形成“质疑-热搜-涨粉-带货”的流量闭环。​

官方介入

在这场舆论风波愈演愈烈之时,监管部门及时出手。

5月23日,国家网信办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无证据抹黑企业、虚构行业黑幕、利用争议敲诈勒索”等行为。

明确指出“网红打假需以事实为依据,禁止‘先定罪后举证’”。​

胖东来也积极呼吁“小郎君”通过省级质检机构鉴定或法律诉讼解决争议,拒绝网络“口嗨”。

同时,推出“据实投诉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理性监督,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经核实后可获得500-5000元的奖励。​

从流量变现的逻辑来看,此前柴怼怼质疑事件后,其抖音粉丝从12万涨至45万,近3个月直播带货销售额达75万元,带货品类包括自有品牌玉石。

而“小郎君”的抖音账号在争议期间涨粉1.8万,评论区高频出现“关注我看专业选壶”等引流话术,已被网友截图举报至平台。

生意经不好念

胖东来紫砂壶这事闹得全网热议,说白了就是现在大家对商家的期待,和做生意该守的规矩撞上了。

有调研数据显示,差不多七成消费者觉得 “胖东来拉高了行业服务标准,就算多花 10% 到 15% 也愿意买个放心”。

但也有两成多网友提醒大家:把一家企业捧得太高,反而会限制整个行业创新,让大家没得选。

这两边吵来吵去,其实反映出一个大问题 —— 现在大家既盼着有模范企业,又怕把它们架得太高,犯错了都不行。​

这次风波还戳中了大家心里的焦虑。明明 20% 的利润在行业里算正常,结果被说成 “暴利”,这背后是大家对那些乱涨价的商家积怨已久。

但话说回来,咱们也得分清楚,到底是真心提建议,还是为了博眼球瞎带节奏。

要是对企业要求太苛刻,以后那些踏踏实实做生意的都不干了,最后倒霉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说到底,这就是信任和流量的一场较量。胖东来把成本都摊开给大家看,已经够实在了,但 “国民企业” 这个头衔,反而成了包袱。

虽然官方已经在整治恶意炒作,但靠流量带节奏的现象还是得防着点。

想让大家都诚信做生意,企业得自觉,消费者得理性,监管也得跟上。而且啊,咱们也得允许企业慢慢进步,有点小毛病很正常,这样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