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在日前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出席“数智赋能初级卫生保健 促进全民健康覆盖”主题中国边会,会上展示了中国数智赋能创新案例,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无结核城市建设”案例位列其中。
胸部X光成像在基层结核病(TB)预防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结核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因症就诊者为主的被动患者发现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基层医疗机构放射影像学诊断能力不足、以及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有限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技术的进步,对构建更加高效精准的结核病防控手段的需求愈发凸显。
浙江省湖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深度融入"无结核城市"建设战略。该市聚焦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早期发现与分层精准管理,依托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技术强化基层定向结核防治能力。通过主动开展胸片影像学筛查、运用人工智能(AI)驱动的判读标准实施风险分级、精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构建起了多层级早期干预体系,显著提升了结核病防控措施的精准度与实施效能。
自2023年“无结核城市”倡议启动以来,湖州市下辖的5个县(区)持续扩大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技术的应用范围,显著提高了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精准度和成效。首先,CAD技术大幅减轻了基层人工阅片的负担:仅在2024年,CAD技术就处理了超过24.5万张胸部影像片,标记出约5.9%可能存在结核病异常的影像,使得约23万张影像片无需人工审核。其次,对人工智能标记病例进行分层管理,极大节省了公共卫生资源:约65.2%的人员通过定期健康检查进行管理,21.0%的人员接受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4.9%的人员接受了分子诊断,从而避免了对所有筛查人群进行无差别检测。第三,主动发现患者的比例显著提高:到2024年,通过主动发现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比例升至23.54%,与2022年的仅4.99%相比有了大幅提升。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英文)
编译:马文斌 屈燕 严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