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浪潮凶猛冲击线下零售的当下,多数实体店都在苦苦挣扎,然而名创优品却成功逆袭,完成华丽转型,从曾经模仿日本大创的十元店,摇身一变成为以 IP 为核心的零售巨头,并与泡泡玛特展开激烈竞争。这场商业变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逻辑?

名创优品从十元店到IP巨头
名创优品早期以模仿日本大创的十元店模式起家,装修风格日系,名字也颇具日本风格,在当时的零售市场中,凭借低价策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电商的崛起,尤其是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低价竞争,十元店模式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线下门店不仅面临着高昂的运营成本,在价格上也难以与电商抗衡,加盟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名创优品的发展陷入困境。
早在 2019-2020 年,名创优品就开始规划转型之路。经过深思熟虑,他们选择了 IP 经济这条赛道。

转型后的名创优品,店内随处可见各种 IP 相关的衍生品,涵盖玩具、生活家居、食品、香水香氛等多个类目。从热门的二次元 IP “去 cava”,到经典的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漫威,再到中国的故宫文化等,名创优品通过与众多知名 IP 合作,吸引了全年龄段的消费者。如今,玩具已成为名创优品的第一大类目,占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左右,生活家居类目退居第二,占比约六分之一。
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名创优品的产品结构,更显著提升了其盈利能力。带有 IP 的产品,毛利更高。
例如,带有 IP 的玩具毛利可达 75%,即便不带 IP 的玩具,毛利也能达到 65%-70%,而家居类目在不带 IP 的情况下,毛利通常只有 50%。通过转型 IP 经济,名创优品成功摆脱了低价竞争的困境,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2025 年 5 月 23 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名创优品集团总营收达到了 44.3 亿元,同比增长 19% ,该季度毛利率为 44.2%,较去年同期上升 0.8 个百分点。
名创优品 IP 商业模式的不同打法
在 IP 经济的赛道上,名创优品的最大竞争对手当属泡泡玛特。这两家公司虽然都以线下渠道为主,且都在 IP 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商业模式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泡泡玛特主要依靠自主孵化的新 IP,这些 IP 对于大众来说相对陌生,如 “scout panda”“moly” 等。泡泡玛特就像一个 IP 发行公司,从无到有打造 IP 形象,并通过与艺术家合作,将 IP 推向市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因为 IP 属于自己,无需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然而,其劣势也很明显,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尤其是进入文化差异较大的欧美市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 IP 很难被当地消费者接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打开市场的难度较大。

名创优品则直接与全球知名的大 IP 合作,如迪士尼、哈利波特等。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借助大 IP 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更容易被当地消费者认可。但弊端也不容忽视,名创优品需要向 IP 授权方支付高额的授权费,而且授权通常有时间限制,为了保持新鲜感,需要不断更换合作的 IP,运营成本较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的门店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名创优品品牌海外门店已达 3213 家,其中,在美国市场,名创优品目前总门店数已超 300 家,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海外业务收入也在持续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海外业务收入 15.9 亿元,同比增长 30%,海外收入占集团总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同比提升三个百分点 。
泡泡玛特虽然海外业务起步较晚,但增速迅猛,2024 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 50.7 亿元,同比增长 375.2%,收入占比达 38.9%,其中东南亚市场营收 24.0 亿元,占比 47.4%,同比增长 619.1%,北美市场营收 7.2 亿元,收入占比 14.3%,同比增长 556.9% 。
2024 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 130.4 亿元,同比增长 106.9%,经调整净利润 34.0 亿元,同比增长 185.9% 。

出海策略
在出海策略上,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的门店风格更偏国际化,或许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排斥。
泡泡玛特出海遵循 “由近到远”“由易到难” 的原则,先进入文化相对接近的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再逐步拓展到欧美地区。在进入新市场时,注重对当地人群文化偏好、社交媒体风潮的研究,通过主题展览、与当地艺术家合作等方式,先在边缘区域通过快闪店和小型店面刷脸,再扩大市场覆盖 。例如在泰国,泡泡玛特的 LABUBU IP 主题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 1000 万元,创下海外门店单日销售新纪录 。
名创优品则以凶猛的门店扩张为特色。根据不同市场特点,灵活采用直营、合伙人及代理人模式。直营模式提升利润,代理人模式利于品牌规模扩张。
在选址上,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黄金地段的购物中心和人流密集的步行街 。比如在印尼雅加达的顶级商业区 Central Park,开出全球规模最大的一家门店,3000 平米的店铺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 118 万元 。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通过在 IP 运营、供应链管理、市场策略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它们的经验为其他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无限潜力。

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的成功,充分证明了 IP 战略在消费品行业的重要性。在电商内卷、价格战激烈的当下,单纯依靠性价比已经难以在市场中立足。企业需要像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一样,挖掘消费者的情绪价值,通过 IP 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IP 经济和零售行业又将产生怎样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探讨。
文章素材来源疯投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