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月球表,它当之无愧
腕表之家

对欧米茄超霸比较深刻的一次唏嘘记忆是,我第一次看见白盘超霸,在旧公司楼下,有个欧米茄门店。复刻自1970年代超霸“阿拉斯加计划”的原型表款,限量1970只。“阿拉斯加计划”是当年欧米茄和NASA的绝密任务,为阿波罗18号登陆月球背面特别设计的登月表。后来,阿波罗17号以后登月任务都取消了,美苏也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太空对接。朋友知道我有门路,于是托我去买。它的外壳有一层红色氧化铝保护围,被称为“甜甜圈”,非常罕见;那是2008年的事。彼时我犹豫着自己要不要也买一只,隔天被告知,没货了。至今这款超霸也没再复刻过。

去年写一只欧米茄超霸腕表。我很喜欢追根究底的。于是熬夜看一部纪录片:阿波罗13:生还实录。宇航员们,当年麻烦很大,飞船服务舱爆炸,脱离轨道,能源不足,中途甚至已经和NASA失联了。他们想估算重返地球的时间,只能用腕间佩戴的超霸腕表的计时功能,精准计算手动启动火箭燃烧的14秒。

服务舱分离后航天员们拍摄的照片,可见爆炸对服务舱的毁坏程度

那黑白闪烁的纪录片里,镜头一直颠簸晃动。场面完全失控,我很知道这是在经历甚么。除了同伴和手表,完全再没有任何可能倚靠。在这个无助无望的困局中,唯有手表始终铿锵坚定。

平安回家的三位宇航员

这是发生在1970年的事。为了感谢欧米茄在阿波罗13号以及人类登月任务的卓越贡献,被NASA颁发史努比奖。NASA说,感谢欧米茄超霸腕表协助宇航员重返地球。欧米茄的超霸月球表,彼时是通过NASA秘密测试的。也正是这次的极端环境,完成了挑战腕表性能极限的史无先例的严苛测试,才有了这次阿波罗13号“成功的失败”的故事。

1963 年,“水星计划”结束后,NASA宇航员们向飞行任务主任迪克·斯雷顿提出,希望能给宇航员们统一分配一款性能足够可靠的腕表,以便胜任未来所有载人飞行任务。而在此之前,宇航员们都是佩戴私人腕表执行任务,在完全失重的外太空,良莠不齐的腕表性能,完全无法为宇航员们提供精准的计时。因此,NASA正为“双子星”及“阿波罗”任务重新评估任务装备。

次年,斯雷顿向多家制表品牌发出采购需求,希望他们提供“高品质的计时表”。

在邀约发出后,仅有四个制表品牌敢于应对这一严酷挑战,欧米茄便是其中之一。

宇宙飞船上的所有硬件设备,都必须通过 NASA 安全性、可靠性及质量管控部门的资格认证。这些腕表自然也接受了前所未有的严苛测试。

接受NASA严苛测试的超霸腕表

工程师詹姆斯·拉根 (James Ragan) 在当时担任了飞行任务腕表测试的负责人。当他收到这些计时表后,率先淘汰了其中的一款怀表。最终三个品牌的腕表进入后续测试,每款腕表必须通过11 项测试:其中包括高温测试,腕表需连续 48 小时暴露于 70 摄氏度环境下,随后在部分真空的环境下,经受 30 分钟93 摄氏度的高温考验。然后是低温测试,腕表在零下 18 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经受 4 小时的考验。真空测试则把腕表在真空室内加热后立即冷冻至零下 18 摄氏度,如此循环15次。

湿度测试是在湿度为95%的环境下,25 至 70 摄氏度,腕表连续经受 10个24小时循环的考验。腕表还连续 48 小时置于 70 摄氏度的纯氧环境中测试其耐腐蚀性。抗撞击测试是模拟太空飞行的环境,让腕表承受6个不同方向的6次40 G 的撞击力。而振动测试模拟航天器发射时的极端振动,腕表经受三轴振动,振动频率为 5 至 2,000 赫兹,加速度为8.8 G。还有腕表的加速度测试、低气压测试、高气压测试,以及噪音测试等。

有两款腕表在高温测试阶段就留在了原地,一个是计时秒针发生变形,与其他指针相互缠绕,另一个是表镜变形,从表壳脱落。在经历过所有的残酷挑战后,最终只有欧米茄超霸腕表通过了所有的测试。

詹姆斯·拉根说:“我十分惊讶,居然有腕表能够通过这一系列的测试。这些测试环境实际上是为了航天器上装配的硬件而设计的,想要通过测试非常困难。这已经是测试航天器硬件设备的极限环境了。”

能获得最终的NASA资格认证还有极为重要的一项测试,就是宇航员们的认可。NASA问宇航员,这表你喜欢么。宇航员完全不知道这是测试,但都说,挺好用的、喜欢。Ok,that’s fine。但通过NASA测试这件事,当年欧米茄都不知道。

欧米茄 (OMEGA) 超霸腕表通过 NASA 资格认证,成为“获准参与其所有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指定装备”

超霸1957年问世,最初是为赛车设计的计时表。不到十年后的1965年,超霸竟成为唯一获准参与NASA所有载人航天任务的手表装备。自此,超霸腕表参与了人类探索太空和登月的所有历程,包括6次人类登月的壮举,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见证,也成为了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至今如此。

1965 年 6月爱德华·怀特 (Edward White) 佩戴超霸腕表执行“双子星” 4号任务

原版321机芯设计非常精巧,采用一体式导柱轮,这对机芯结构的精细程度和制表工艺要求十分苛刻。NASA的严苛测试使321机芯成为了制表史上著名的一环。但321机芯在1968年停产了。因此,这个珍贵且经典的机芯深受收藏家的喜爱。这也使得一众搭载了321机芯的腕表在拍卖史上屡创新高。

2019年,为庆祝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欧米茄成功再现了历史上陪伴宇航员登上月球的321机芯,并专门设立了321工坊。复刻50年前机芯,知易行难。

原版欧米茄321机芯

复刻321机芯并不止是符号化的表达,也要攻克实质性的复刻难题,在经典的基础上完成迭代。欧米茄前后耗时逾两年,甚至邀请历史学家进组,采用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了1972年阿波罗17号、最后一位登月者、尤金·塞尔南执行登月任务时,佩戴的超霸(ST105.003)的机芯。

为了实现更高的技术难度,欧米茄还组建了独立的制表师团队进行研发组装。321复刻机芯采用高科技研究机芯结构,同时融合了新材料与新工艺,零件组装的公差达到微米级精度,为此,必须由制表师手工完成最终组装。其精准度甚至超越了原版机芯,耐用性也得到了更高提升。而搭载全新321机芯的每一支超霸表款,从机芯配件、表壳到表带组装,全程都只由一位制表师独立完成。

如今,位于瑞士比尔的欧米茄博物馆中珍藏着迄今为止最后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尤金•塞尔南曾佩戴过的“阿波罗17号”腕表(ST 105.003)

我去过比尔的欧米茄工厂。我也在博物馆里看见了尤金·塞尔南那只手表。很斑驳却异常显眼,历史总得有点形状,不是么。但超霸的故事却从没停过。

时间总会带来惊喜,2020年欧米茄推出超霸321精钢款,让资深腕表爱好者们激动不已。这款腕表完美再现了尤金·塞尔南最后一次登月佩戴的超霸(ST105.003),也是获得NASA资格认证的第三代超霸腕表,表迷称之为“爱德华·怀特款”。腕表还原了三代超霸的对称表壳,黑色氧化锆陶瓷表圈,白色珐琅测速刻度,黑色“阶梯式”表盘搭配棒形指针,复古风格的品牌标识,内部搭载了原汁原味的321登月机芯,是超霸月球表迷的dream watch。

而另外一只更稀有的是超霸系列321铂金款,这款腕表同样搭载321机芯,表壳采用用铂金材质打造,低调且富有质感。设计灵感源于其他阿波罗任务登月佩戴的第四代超霸,表壳是非对称设计,表壳右侧略宽以保护表冠和计时按钮。主表盘是黑色缟玛瑙;三个小表盘由来自月球的陨石打造,占陨石发现量的0.3%。非常稀有,每款纹理都不一样;表盘饰有“Professional”字样。黑色陶瓷表圈、白色珐琅刻度;一应指针、时标和欧米茄品牌标识,都是18K白金。透底表背可见的321机芯,有专利Sedna 18K金涂层,呈现出古董机芯的怀旧感。这款超霸321铂金款也是资深收藏家的必收款。

超霸系列双月相陨石盘黑盘

今年,欧米茄还推出一枚双月相陨石表。虽然不是登月表,但它的可贵,在于欧米茄第一次在精钢超霸里,使用陨石材质,以及创行业先河的,用了两种。表盘是PVD工艺处理的黑色铁陨石,6点位南北半球月相,是月球陨石。它也是欧米茄第一只、能同时显示南北半球月相的手表。

欧米茄的铁陨石表盘,来自45亿年前的瑞典,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铁陨石之一,约占地球陨石量的3%,也被天文学界,视作地球与月球的缘起,有独特的魏德曼花纹。月球陨石,则更不易得;它的形成机制,源自月球表面岩石因遭遇小天体撞击、而落入地球表面的碎石,但月球陨石,也是天文学界研究月球的最直观方法之一。

月相盘的星空背景,来自1969年阿波罗 11号登月之夜,从欧米茄瑞士总部比尔、观测到的满天星斗。 当天,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佩戴第一只超霸月球表的巴兹·奥林特林,正在月球表面迈出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比尔向来天气很好,那天是7月21号,凌晨4点左右,鹰号登月舱降落于月球表面。没有人能立时看见发生了甚么,但超霸、见证过一切。

当年在比尔工厂的时候听过一件事;工程师说,手动机芯暂时做不到METAS认证,这问题他们正在解决。他还特意带我看了一台大型强磁场机器,把经过METAS认证的欧米茄自动上链手表放在上面,那表全然不受干扰。依旧很准。没隔几年,欧家超霸专业月球表的手动机芯就都升级成METAS认证了。可见欧米茄这些年在机芯研发之用心。

写了十几年手表,总得会说几段故事,学会倒叙这人生。如果记忆力够用,那这故事便层出不穷。如果熬夜看书,只为找出一句有用的话,摘抄,那就很好,学到我会倒背如流,脑子里闪过许多故事,直到你和这手表、默默交流到有了感情 。那就不算虚度。

登顶,应该是个伟大的目标,但也许,我更爱超霸那不断超越极限的勇气。(作者:张小扬)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