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国首个锂钠混合储能电站启用,绿色能源保障27万家庭用电
知新了了

中国混合储能电站可在零下20摄氏度至45摄氏度运行,锂钠技术提升电网稳定性。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再获突破,全球首个锂钠混合储能电站正式投运。

上周日,我国首个锂钠混合储能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混合电池储能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这座位于云南的保驰储能电站(BESS)创新融合锂离子与钠离子电池技术优势。据报道,该混合系统具备更长循环寿命、更快响应速度,在零下20摄氏度至45摄氏度区间内保持稳定性能。

混合动力平衡电网

得益于中国丰富的钠资源储备,该模式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这座占地约50亩(约合3.3公顷,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时,每日可完成两次满充满放循环,年供电量高达5.8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近27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其中近9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电站核心采用了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系统,其响应速度较传统系统快6倍。通过将尖端钠电池技术与成熟锂电池技术耦合,显著增强电网调节能力,确保风光发电更平稳并网。在清洁能源占比近70%的云南,这座混合储能电站为全省30余个新能源场站提供服务。面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稳定性挑战,此类创新技术对平衡电力供需至关重要。

"电站服务云南30多个风光电场,锂钠混储技术能实现大规模新能源更稳定并网,并为后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支撑。"保驰储能电站项目副经理吴斌表示。该系统可根据新能源出力情况灵活切换充放电模式,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动性。未来可在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推广应用,支撑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新能源基地稳定外送。

钠资源筑牢能源安全

全球锂资源需求激增引发供应安全担忧。目前我国锂电池材料约70%依赖进口,而钠资源可通过盐矿、海水、盐湖等多渠道获取,国内储量充足且性能优越,能在45摄氏度温差范围内稳定运行。

"我国锂电池生产材料70%来自海外,生产高度依赖进口。钠电池原材料可以从盐矿、海水、盐湖中提取,仅察尔汗盐湖的钠资源就是全球锂资源的500倍。"国家电力储能技术委员会成员陈曼接受央视采访时强调。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