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哈佛大学“封杀”事件又反转?谁才是最终赢家?
新通移民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该决定立即生效、不设过渡期。这意味着哈佛失去了为国际学生发放F-1或J-1签证支持文件的资格,国际新生将无法入学,在读学生则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转学、调整身份或离境,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来源:CNN


哈佛与特朗普政府冲突逐步升级

事实上,哈佛“被封”并非毫无预兆。从4月开始,特朗普政府陆续对其施加多轮压力:

先是冻结22亿美元联邦拨款,紧接着要求取消与多元、公平、包容性(DEI)相关的教学项目,随后释放取消免税资格的信号。最终,5月22日政府宣布撤销哈佛的SEVP认证,直接斩断其国际招生路径。

政府理由是哈佛在“反犹”问题上未配合整改,而哈佛则强调学术自治和多元价值,双方矛盾持续升级。

留学生压力骤增,学校早有“预判”

此次政策冲击直接波及哈佛6800多名国际学生。转学、离境、身份转换,72小时内的选择关乎身份是否合法延续。在政策突变下,这一时限近乎“零容错”。

事实上,哈佛早在上月便向国际新生发出预警信,首次建议他们同时接受其他国家高校录取,为潜在政策变动留好退路。如今看来,这并非多虑。

最新进展:联邦法院暂时叫停执行

政策发布后,哈佛迅速提起诉讼。美国联邦法官已发布临时禁令,暂时阻止联邦政府取消哈佛国际学生合法身份。虽然短期内危机有所缓解,但事件已清晰暴露出:留学生身份严重依赖签证制度与学校资质,抗风险能力极低。

来源:CNN


这次事件是一个警钟——即使你是世界第一的大学生,一纸文件也可能让身份失效。

特殊身份群体展现政策“免疫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事件中,一个特殊群体展现出显著的法律抗风险能力:那就是持有美国绿卡,或已递交I-485身份调整申请的群体。

这类人群的优势在于,无需依赖I-20表格维持身份。即便学校突遇SEVP认证危机,他们的合法居留权仍受法律保护。这种特殊身份带来双重保障:

首先,他们无需转学,可照常继续在哈佛完成学业,无需因学校资质波动而被迫转入其他高校;其次,他们的身份延续性更强,毕业后仍可合法居留,无需依赖OPT签证,无需担心“失业超过90天”就会被视为非法居留的风险,工作与生活安排也更加灵活自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仍持F-1身份的留学生而言,尽早递交I-485申请具有战略意义。一旦学校资质问题导致原始签证失效,I-485申请人可根据“身份调整待决”(pending adjustment of status)条款继续合法居留,学业和就业权益都能获得法律层面的稳定保护。

无论此次事件最终走向如何,都给广大学生和家长敲响警钟:比起紧盯选校和排名,更应该问一问:我的身份能否抗住突发风险?

教育规划,身份优先。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Plan B。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