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仔猪市场呈现出 “南北分化、涨跌互现” 的复杂格局,让不少养殖户陷入观望与抉择的两难境地。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当前市场正经历一场 “结构性分化”—— 北方低价区持续探底,南方高价区却暗藏风险,这种 “冰火两重天” 的格局背后,既有产能调整的深层逻辑,更折射出养殖户对后市的集体焦虑。
从价格走势来看,仔猪价格结束了连续 10 周的上涨态势,在 5 月第 2 周环比下跌 0.6%。不过区域分化十分明显:青海、新疆等 10 个省份逆势上涨,山东、福建等 15 个省份则出现下跌,天津、山西等 4 省价格持平。北方主产区如黑龙江、山东等地甚至出现 “挂牌价虚高,成交价跳水” 的倒挂现象,而南方高价区虽报价坚挺,但实际成交也暗藏议价空间。这种分化既受供需关系影响,也与二次育肥、饲料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养殖户来说,盲目跟风补栏或抛售都可能带来风险,理性分析区域市场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才是关键。

2025年5月26日最新15公斤仔猪行情信息汇总
地区 |
省份 |
价格区间 (元 / 头) |
较昨涨跌 |
西北 |
陕西省 |
580-620 |
平 |
甘肃省 |
560-600 |
跌 |
|
新疆省 |
550-590 |
涨 |
|
东北 |
辽宁省 |
565-605 |
平 |
吉林省 |
555-575 |
跌 |
|
黑龙江 |
540-560 |
跌 |
|
西南 |
重庆市 |
575-615 |
平 |
四川省 |
585-625 |
平 |
|
云南省 |
555-575 |
跌 |
|
贵州省 |
545-565 |
跌 |
|
华东 |
上海市 |
610-650 |
涨 |
福建省 |
600-640 |
跌 |
|
浙江省 |
620-660 |
涨 |
|
江苏省 |
595-625 |
平 |
|
山东省 |
575-605 |
跌 |
|
安徽省 |
585-615 |
平 |
|
江西省 |
590-630 |
平 |
|
华北 |
北京市 |
595-635 |
平 |
天津市 |
585-625 |
平 |
|
河北省 |
555-585 |
跌 |
|
山西省 |
545-575 |
平 |
|
内蒙古 |
540-560 |
跌 |
|
华中 |
湖北省 |
595-625 |
平 |
河南省 |
550-600 |
跌 |
|
湖南省 |
550-600 |
平 |
|
华南 |
广东省 |
655-685 |
涨 |
广西省 |
635-665 |
涨 |
|
海南省 |
625-655 |
平 |
数据说明:以上价格区间综合参考搜猪网、大畜牧网等权威平台实时报价,较昨涨跌基于 5 月 25 日至 26 日价格波动。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因二次育肥需求旺盛,价格显著高于北方;东北地区受生猪价格低迷影响,补栏意愿低迷,价格持续探底。

总结:理性应对分化行情,把握结构性机会
近期仔猪市场的分化行情,本质上是产能调整、消费淡季与成本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市场动态来看,南方高价区受二次育肥支撑,价格相对坚挺,但需警惕高价补栏带来的成本风险;北方低价区虽价格触底,但生猪价格低迷导致补栏意愿不足,散户抛售压力显著。
后期行情展望:短期内,仔猪价格预计维持震荡调整。北方市场受二次育肥阶段性入场支撑,价格或小幅反弹,但产能过剩与消费淡季的双重压力仍将制约上涨空间;南方市场若二次育肥热度减退,叠加集团场出栏计划增加,价格可能逐步回落。中长期来看,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增长,生猪供应宽松格局难改,仔猪价格或延续弱势,但区域性机会仍存,如东北低价区的结构性抄底空间。
给养殖户的建议:
- 理性补栏:高价区养殖户需谨慎评估成本与收益,避免盲目跟风补栏;低价区可适当增加优质仔猪采购,但需加强疫病防控,优先选择东北、河南等成本较低区域。
- 优化成本:通过 “小麦替代玉米” 等配方调整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关注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波动,锁定阶段性供应合同。
- 灵活出栏:密切关注标肥价差变化,优先出栏 125 公斤以上大猪,规避抛售潮;合理安排出栏节奏,抓住端午备货等阶段性窗口期。
- 政策关注:紧盯农业农村部 “产能去化” 信号,适时调整存栏结构,同时关注进口猪肉量、冻品库存等数据对市场的影响。
以上内容结合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实用参考。行情瞬息万变,建议密切关注官方数据与权威分析,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文章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