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在丰台区世界花卉大观园启幕。作为唯一受邀的校外教育单位,丰台区少年宫“你好世界”项目组以儿童原创科普手账本《植物智慧锦囊》及儿童友好花园景观为载体,将“小手创变大世界”的生态实践成果推向公众视野,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主题注入童真智慧。
中国旅游日开幕仪式

儿童视角原创科普:让自然故事“会说话”

活动现场,一本会“发声”的科普绘本成为焦点。由15名项目组学员历时半年调研创作的《植物智慧锦囊手账本》,以“植物智慧”为线索,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六大主题“叶片特工队”“花朵外交官”“果实漂流记”“种子冒险家”“根茎野战军”“生命共同体”,并通过图文创作解析植物生存策略。
翻开绘本,苏铁叶片上的“雨水导流”沟槽轨迹、南瓜卷须的“触觉感应”缠绕过程等25种植物智慧被转化为充满童趣的科学故事;创新嵌入的音频二维码更让知识“可听可感”,游客扫码即可在美妙的自然音效中,聆听来自同学们的“植物自述”。




“一米高度”重构城市景观
从图纸到现实的儿童友好实践

在园区东北侧一片树林里,由项目组学员参与设计的“儿童友好花园”成为网红打卡点。花园以“多巴胺自然疗愈”为理念,以“一米视角”优化功能布局,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于四大核心区域,融合生态教育与游戏功能。

【儿童友好花园】文字主题区域标牌
据项目组同学介绍,花园内的所有导视系统的设计与色彩方案,均由他们自己共商共议、投票产生。其标牌高度、字体大小等细节,也是严格参照《儿童友好型城市导则》人体工学数据而商榷完成。目前,标牌高度为0.8-1.2米(儿童平均视线范围),以明快跳跃的色调和绿植进行呼应,确保青少年儿童可独立探索与发现。

【造个花园】花卉艺术表达展示区
这是一面由项目组学员自己设计的“花瓣童话墙”。这面墙体的高度和弧长,以及摆放植物的方式、朝向与植物品类,均来自于学生“一米视角”的提案。孩子们还计划设计蓄水装置和盆栽透明观察窗,让前来玩耍的小朋友能够直视土壤剖面,观察根系生长过程,让生态循环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种自己的花】沉浸式体验区
该区域设置了L型立体“花朵涂鸦墙”装置,儿童可根据手绘模板,涂鸦出色彩缤纷的花卉图案。其操作面倾斜15度,符合儿童手臂发力角度。


项目组创新利用大树树干,以可降解保鲜膜打造了三面“巨型透明画布”,让孩子们在自然光影中挥洒创意,开启一场艺术与疗愈的双重探索。

1
2


【调色空间】调色盘拍照打卡区
此区域以大型调色板为造型,凹槽内种植了当季不同品类的植物。儿童可近距离观察植物形态特征,并通过轻触叶片、俯身嗅闻等方式,直观感知不同植物所释放的香气,在沉浸式体验中建立对植物生态特性的具象认知。
文创赋能公益:让科普传递温暖力量
活动当天,项目组将《植物智慧锦囊》IP转化为25款文创产品,包括:“量天尺”冰箱贴、可种植的种子胸章、香囊植物钥匙扣、茶杯垫……其中,最受欢迎的是“DIY胸章工坊”孩子们可以利用植物手绘模板制作专属胸章,1小时内便吸引了近百名游客参与体验。
文创产品




本项目多家权威媒体持续聚焦报道
各大媒体报道画面截图



社会价值:以儿童实践撬动城市文明

此次活动不仅是生态教育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层意义:青少年儿童原创科普填补了“高冷科学”与“低龄认知”之间的断层;儿童友好花园的落地,则推动了城市规划从“成人本位”向“全龄友好”的转型;而“文创+公益”模式,更是让生态教育成果惠及特殊群体,诠释了“花园城市”的人文温度。
世界花卉大观园表示将长期保留此块区域设计,并将更多儿童视角的相关设计纳入公园改造标准。期待这场由儿童主导的生态实践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