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国内金融市场一个最新的关键规则调整以及后续动向,应该怎么看?
熊猫贝贝小可爱

#夏日生活打卡季#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46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个国内金融市场最新在规则层面,微妙,但是又至关重要的调整动向。

这事儿,咱低调点聊,文章开篇先声明:不加群,不荐股,没有任何利益驱动和引导的内容,纯讨论。

5月23日,首批26只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并将于5月27日起陆续开启发行。

这事儿,在一众热点舆论聚集的互联网上,被很多人所忽略了。

这不是个小事,反而,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基金行业,还有券商机构而言,信号意义非凡。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基金市场即将发行的首批浮动费率产品情况详细梳理,结合这批产品出现的重要背景,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对这个动向背后的因果逻辑和关键本质,以及对应信号,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要聊,就聊点主流舆论环境中不容易看到的干货和硬核内容,是不是?


阅读提示: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首批26只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5月23日,首批26只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并将于5月27日起陆续开启发行。

管理人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等。此次26只基金从上报到获批仅用时一周,并切实体现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倡导的理念,将管理费分基准档、升档、降档三档收取,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头部媒体的记者表示,将持续提高投研能力,强化运维保障能力,做好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创新实践。

从此次上报的首批产品来看,26只基金中有25只为混合型基金,1只为股票型基金。

非推荐,仅展示,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基金公司发布的消息,这次的浮动基金都设置了1.2%、1.5%、0.6%的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和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标。

等到产品推出一段时间后,结合产品推广效果和各方意见,各家管理人可能会对前述参数做适当差异化安排,以满足投资者不同需求。

简单理解就是如果买入这些基金,持有年限不到一年,那就是按照1.2%收费,如果是超过一年,且基金跑赢基准6个点以上,并盈利,那就按照1.5%收取管理费,如果是跑输基准3个点,那就按照0.6%收取管理费,如果是处于两个之间,也还是按照1.2%收取管理费。

目前这个基准多数都以沪深300指数为锚定点,也就是说,跑赢沪深300指数6个点它才有资格涨管理费,考虑到目前多数主动基金的费率都在1.5%,算是一个不小的降幅。

在公募基金投资圈内,投资者对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批评由来已久。

公募基金的收费主要包括持有期间费用(如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交易环节费用(如申购费、赎回费等),不同类型的基金收费差异较大。各类费用中,管理费率往往占比较大,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较为常见的费率一般为1.2%~1.5%。

这里费点篇幅,给大家展开唠唠?

有媒体梳理Choice金融终端发现,主动权益产品业绩方面,近三年收取管理费最多的分别为中欧基金(207.75亿元)、易方达基金(160.11亿元)、广发基金(151.17亿元)、富国基金(142.04亿元)、汇添富基金(138.38亿元)、景顺长城基金(117.29亿元)、华夏基金(107.15亿元)、嘉实基金(100.52亿元),均超百亿元。

从主动权益基金净利润来看,上述赚取管理费超百亿的公募基金均亏损超千亿元。具体来看,中欧基金(-2684.81亿元)、易方达基金(-1494.56亿元)、广发基金(-2039.02亿元)、富国基金(-1438.49亿元)、汇添富基金(-1879.00亿元)、景顺长城基金(-1016.56亿元)、华夏基金(-1116.70亿元)、嘉实基金(-1015.36亿元)。

中欧基金在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方面亏的最多,亏超2600亿元,同时也是赚取管理费最多的,大赚207.75亿元。

广发基金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也亏超2000亿元,同时赚取管理费151.17亿元。

汇添富基金亏1879亿元,赚取管理费138.38亿元;易方达亏近1500亿元,赚取管理费超160亿元;富国基金亏超1438亿元,赚取管理费142亿元。

与此同时,长城基金(-302.17亿元)、汇丰晋信基金(-334.35亿元)、国投瑞银基金(-340.65亿元)、信达澳亚基金(-341.25亿元)、招商基金(-342.61亿元)、农银汇理基金(-399.82亿元)、睿远基金(-407.98亿元)、国泰基金(-448.50亿元)、摩根基金(-485.59亿元)、鹏华基金(-526.54亿元)、前海开源基金(-616.52亿元)、银华基金(-639.83亿元)、博时基金(-681.56亿元)、上海东方证券资产(-698.31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710.38亿元)、华安基金(-771.31亿元)、兴证全球基金(-771.62亿元)、南方基金(-859.68亿元)、工银瑞信基金(-967.08亿元)、嘉实基金(-1015.36亿元)、景顺长城基金(-1016.56亿元)、华夏基金(-1116.70亿元)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亏损位于300亿元~1000亿元区间

亏得多不耽误躺着赚钱。长城基金(23.46亿元)、汇丰晋信基金(27.38亿元)、国投瑞银基金(27.91亿元)、信达澳亚基金(30.75亿元)、招商基金(46.99亿元)、农银汇理基金(26.19亿元)、睿远基金(31.74亿元)、国泰基金(36.74亿元)、摩根基金(36.11亿元)、鹏华基金(55.78亿元)、前海开源基金(45.08亿元)、银华基金(60.86亿元)、博时基金(60.28亿元)、上海东方证券资产(54.55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82.32亿元)、华安基金(88.30亿元)、兴证全球基金(74.46亿元)、南方基金(94.92亿元)、工银瑞信基金(87.28亿元)、嘉实基金(100.52亿元)、景顺长城基金(117.29亿元)、华夏基金(107.15亿元)分别赚取管理费20亿元~110亿元不等。


在公募基金投资圈内,投资者对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批评由来已久。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基金的回报率往往不尽如人意。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市场情绪自然大受影响,有投资者直斥“基金公司躺平都能赚钱”。

所以,这一次26只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获批上市,对于这样的行业顽疾扭转,意义非凡。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有依有据,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基金新产品动向的背后:公募基金迎来系统性改革?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基金公司和机构良心发现,自发愿意这么干。

能躺着稳赚不赔,谁愿意坐起来赚辛苦钱?

事实上,基金降费的改革此前已开始推进,意在降低投资者成本,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分阶段推进包括管理费用在内的各类费率改革,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不超过1.2%。并提出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2023年这次改革中试点的部分浮动费率产品,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了费率随基金业绩上下浮动的属性。

在浮动费率的公募基金中,按照收费模式,基金管理费的三类收取依据分别为基金规模、基金业绩、投资者持有期。其中,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模式下,此类型的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分为基础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并设置管理费浮动区间,收益表现不达约定水平时,管理费水平向下浮动,收益表现超约定基准时,管理费适当向上浮动。

截至今年5月12日,市场上业绩挂钩型基金产品有216只,覆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FOF(基金中的基金)、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各类型。

但是和总量相比,还是比较尴尬。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对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做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同时,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随后,才有了这一轮基金公司积极上报浮动费率产品的动作。

这批基金5月16日才申报,19号就获得受理,禁停就获批,一共也就一周的时间,速度可谓是火箭一般,很明显是受到了特殊关照。

根据招商证券研报,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实行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费率公募基金产品(含资管计划转型公募基金)共 65 只,与规模挂钩和与持有期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分别为3只和9只。

图片来源:见图

从收益率来看,与规模挂钩的3只产品和与持有期挂钩的9只产品,自成立以来均跑赢了业绩基准。

招商证券认为,浮动管理费机制旨在关注产品的相对收益水平,以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表现确定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程度较高,更有利于基金经理进行长期投资布局,追求持续业绩。产品业绩表现与费率挂钩,浮动费率基金由试点转常态,突出了“扶优限劣”的特征。


从逻辑到现实,很明显,是国家出手,在规则层面进行引导和管理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浮动管理费率的基金后续的走向,影响,以及意义,该怎么看?


当然,没有任何争议的是,国家对于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的基金产品大力推行,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和基金市场,在客户端和投资圈子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这个事情,从国家层面的意图来看,其实更有看头:

所谓的浮动管理基金,主要就是针对管理费这块,结合之前行动方案的规定,只有基金赚钱了,投资者赚钱了,基金公司才有资格从中抽取利润,如果基金还跑不赢基准,即便是收益率为正,基金也是不能涨管理费的,可以说目前这些基金公司也还算诚恳。

但这也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波动,站在这个逻辑,这个类型的基金比例只要起来了,预计很多小微盘个股都会遭受不小的抛压,所以一定要谨慎看待。

对于沪深300的成分股来说肯定是利好的,毕竟这么多主动基金开始回流了,即便是抄底银行,也能把指数给拖起来,所以最近市场的波动也在加剧,主流的成分股都在慢慢上涨,甚至超过了3月底的高点。但大家也看到这些主动基金要求是得战胜基准6个点以上,且为正收益,这就对仓位的结构有很大的要求,一般来说,都是用80%仓位跟随指数配置,剩下的20%负责定胜负,也就是侧重点,如果是熊市,那就多配红利,牛市的话就偏向科技成长一些,这其实也是做资产配置的一种思路。

长此下去,中国的市场必然会形成一种稳涨的态势。

更深一点来看,5月7日的公募基金的管理方案就是要把资金和投资者聚集到指数投资上来,所有基金都有一个对标基准,而且想多挣管理费就得给投资者都挣到钱,那资金的方向慢慢都会朝着这个基准聚焦,指数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是要知道被动的指数ETF管理基金的费率可都在百分之零点几,所以其实主动基金的前途是清晰可见的,就是逐渐的淡化出市场,这也是管理层最愿意看到的。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个逻辑,本质上,这是国家在回收“机构牌照躺赚红利和空间”的做法了。

这个博弈的级别很高,但是中长期,是利好投资者和市场的。

利好,肯定是利好,但是既然有博弈的成分存在,那么过程,时间,是省不了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股民基民可以开始乐观了吗?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但是里面的逻辑,门道,还有博弈关系,那就不简单了。

回到事情本身来看,肯定是利好投资者群体,利好市场指数行情的。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能对国内金融市场的行情,开始乐观起来了?

中长期坚定看好,没问题,但是短期,特别是大国博弈和内部管理调整,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定位三个维度,没有出现明确的变化以前,恐怕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务实和谨慎态度。

当然,这不是说给赌徒听的,而是说给想要通过金融投资这个渠道,获得持续稳定回报的价值投资群体。

三个因素,都很重要,是并列必需关系,缺一不可:

大国博弈维度,主要就是特朗普在任的这4年,随时都可能会有幺蛾子飞出来,对国内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和冲击。

所以,国家必然不会放任资本市场有大起大落的风险出现;

当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是钳制因素,这个搞投资的都知道,这里不多说。

内部管理调整,不是发个文件,以及在产品维度的发力引导就能解决的,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还有头部玩家的管理,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过程的系统工程。

最后就是市场定位了。

有一说一,重融资定位和属性的市场,从逻辑上是没有办法谈价值投资的,都是短线情绪和内幕消息信息差的投机和赌博。

中国的股市如果不能从设立当初就定下的那个模式往重投资的方向调整,那么去谈稳稳的收益确定性,是不符合逻辑的。

而这样的转变,当下时机不合适,而且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的。


所以,利好肯定是利好,但是有些事情急不来,也急不得,让子弹飞一会,毕竟,利率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对应的是现金购买力的持续增长和持有价值意义不断上升。

这是不是良心靠谱的观点和态度?

有点东西,话题敏感,点到为止,不会争辩,一切随缘。


以上,就是对2025年5月份,国内基金领域最新的一个规则层面调整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