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栖作战登陆装备体系(截至2025年)
中国两栖作战力量近年来通过装备更新和技术突破,已形成覆盖“抢滩—纵深突破—立体投送”的全链条作战能力。以下是当前核心装备的详细分类与性能解析:
---
一、两栖舰艇编队:立体投送的核心平台
1. 075型两栖攻击舰

- 数量与性能:已服役3艘(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4号舰“江西舰”即将服役,满载排水量4万吨,配备全通甲板可搭载30架直升机(直-8C、直-20等),坞舱可装载气垫登陆艇和两栖战车。
- 作战能力:支持垂直登陆、机降突击和海上火力支援,未来可能整合电磁弹射技术(参考076型)。
2. 071型船坞登陆舰

- 数量与性能:现役8艘(昆仑山号、井冈山号等),满载排水量2.5万吨,坞舱可搭载726型气垫登陆艇(航速60节)和机械化登陆艇,甲板可起降4-6架直升机。
- 升级亮点:部分舰艇加装激光武器系统,用于反导和区域压制。
3. 072/073型坦克登陆舰

- 数量与功能:072型(玉康级)现役约30艘,单舰运载10辆主战坦克或250人;073型中型登陆舰运载能力较小,主要用于近海直接登陆。
- 战术定位:执行传统平面登陆,与气垫艇、直升机形成互补。
4. 气垫登陆艇

- 726型:满载排水量160吨,航速80节,可运载1辆坦克或2辆步战车,是071/075型舰的主要投送工具。
- 野牛级:进口自德国,运载量更大(3辆坦克或8辆步战车),用于远洋投送。
---
二、两栖装甲车辆:滩头突破的尖刀
1. 05式两栖战车族
- ZBD-05步兵战车:水上航速45公里/小时(世界最快),配备30mm机关炮和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可搭载8名陆战队员。
- ZTD-05突击炮:105mm线膛炮,2000米击穿600mm均质装甲,专克台军M60/M1A2坦克。
2. 轮式两栖车族
- ZBL-08步兵战车:公路时速90公里,水上浮渡速度5-8节,配备遥控武器站,适合纵深作战。
- ZTL-11突击炮:加装ST-16雷达,具备战场侦察与精确打击能力。
---
三、航空与无人机:制空与侦察支援
1. 直升机群
- 直-20通用直升机:10吨级,可吊运122mm榴弹炮或20名士兵,是垂直登陆主力。
- 直-8C运输直升机:13吨级,运载能力更强,支持重型装备快速投送。
2. 无人机系统
- 攻击-11隐身无人机:搭载于076型舰,执行侦察、电子战和精确打击任务。
- 小型侦察无人机:配合登陆部队实时传输滩头情报。
---
四、辅助与特种装备
1. 特种驳船与栈桥技术
- 桥式登陆舰:配备可伸缩栈桥,直接对接滚装船,绕过滩头障碍,提升投送效率。
- 大型滚装船:民用船只征用,可快速运输重装部队和物资。
2. 激光武器与信息化系统
- 舰载激光武器:071型等舰艇加装,用于拦截导弹和无人机,增强区域防空能力。
- 北斗导航与数据链:实现两栖编队全域协同,提升作战效能。
---
五、作战模式与战略意义
- 立体登陆:直升机群实施垂直投送,气垫艇和两栖战车同步抢滩,形成多维度突破。
- 远海作战:075/076型舰支持8000公里半径投送,可覆盖南海、台海等关键海域。
- 体系化对抗:整合海军、陆军、空军及火箭军火力,实现“发现-打击-占领”快速闭环。
---
总结
中国两栖作战装备已形成 “舰艇+装甲+航空+无人”四位一体 的体系,075/076型舰与05式战车构成核心战力,配合直升机和激光武器,具备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夺占滩头、向内陆推进的能力。未来随着电磁弹射、无人化装备的普及,两栖战力将向智能化、全域化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