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美军曾拿退役的“美国号”航母进行了抗沉性试验和评估。
结果狂轰滥炸了25天,也没能彻底将其炸沉,这充分体现了航母的“抗揍”能力到底有多强。
但也不到网上怎么传的,一度出现了“航母之所以耐炸,是因为它用的钢板厚达5米”的言论,这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美国曾经进行过航母抗沉性试验和评估,从过程来看“美国号”那叫一个耐炸】
航母用钢的厚度
针对航母用钢,确实必须满足能承受舰载机起降的沉重强大的冲击和高摩擦力,以及舰载机高达数千度的尾焰烧蚀,且还要能躲避磁性水雷攻击及磁力探测等多个要求。
即是说,航母用钢要具备“高屈强比、高韧性、抗氧化、耐高温、不变形、抗低温、耐腐蚀以及无磁”的优异性能。
但要满足这些需求,不是说将航母用钢造的越厚越好。

【航母局部特写】
若是像传言说的那样航母用钢厚达5米,以造一艘航母大概需要2万吨航母用钢的标准。恐怕都造不出形状。
那么航母用钢实际到底有多厚呢?
这需要分情况讨论,毕竟航母不同部位的用钢,厚度有着明显区别。
据“科普中国网”介绍,由于航母的指挥中心和动力系统需要特别防护,所以这两处的航母用钢都是加厚的,最厚可达330毫米。
相比之下,航母其他部位的用钢厚度就显得很“薄”了。

【航母机库特写】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水线以上舷侧外板和机库甲板的用钢厚度都是38毫米;
5道防护纵壁的用钢厚度分别为13、16、16、32和13毫米;
外底板用钢厚约28毫米,水线以下舷侧外板用钢厚约24毫米;
中层底板以及内层底板用钢的厚度分别为18毫米和12毫米;
其余各层甲板和平台板用钢就更薄了,只有4-7毫米。
此外还有非常关键的航母飞行甲板。

【航母飞行甲板特写】
航母飞行甲板比较反常,别的部位的航母用钢不是越厚越好,此处的用钢理论上倒是越厚越好。
但通过评估,航母飞行甲板的用钢厚度最多最多到50毫米,否则将导致系统重量明显增加,进而使航母重心变高,影响航母的适航性。
中国曾在航母用钢上受制于人
通过上述就足以体会到,产出足量且保质的航母用钢非常麻烦,中国早年更是在这上面受制于人。

【中国早年钢产量世界第一,但航母用钢严重依赖进口】
早在2012年12月11日,“中国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站就撰文回忆了当时的辛酸。
那时候世界上只有4个国家生产的钢材能用于航母建造,其中最好的,是美国的HY-100号钢和HY-80号钢。
而彼时的中国虽然钢产量已达世界第一,但航母用钢仍严重依赖进口。
该网站援引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的对上级汇报内容称:
“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核心技术主要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尚不能实现国产化。”

【舰用燃气轮机】
局座张召忠后回忆辽宁舰改装历程时也很是悲怅:
“我们想造航母,于是拿出4000多万美元给造船厂,修路、建船坞、盖工房,只是等这些基础设施都搞完了,才发现我们没有造航母用的钢。”
当年“瓦良格号”从乌克兰运抵大连后存放了三四年才拉进船坞,就是因为这期间我国一直在想办法攻克航母用钢。

【“瓦良格号”抵达中国后并未被立即拉进船坞】
庆幸的是,中国最终完全能自主生产各种各种型号的航母用钢,并已经能独立设计建造全新的先进航母,比如说全球唯一的采用常规动力却能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福建舰。
【1】《航母:为何非要击沉它呢——从美军小鹰级航母抗沉性试验说起》 中国军网[2018.8.31.]
【2】《航母钢板》 百度百科词条
【3】《航母的甲板、燃油库、武器库和舰体钢板,哪里最厚?》 科普中国[2019.9.4.]
【4】《航母倒逼产业升级 钢板和焊接受制于人心中痛》 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