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峨眉山云蒸霞蔚,一条银灰色的“游龙”蜿蜒于翠峦之间——历时近1年攻坚,峨眉山市黄湾镇龙洞村至洪雅界段幸福美丽乡村路(川零公路景区段)于6月底正式通过交工验收,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实现全线通车。这条串联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与峨洪路的4.7公里“黄金通道”,不仅彻底改变了沿线5个村民组、数百户村民的生活,更为峨眉山景区扩容提质注入了新动能。

这条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双车道沥青路(路基宽8米),是大峨眉“三山旅游国际环线”的关键拼图,更将承担“纾解景区压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

作为峨洪路的分流要道及应急救援通道,它彻底解决了原通道的拥堵困局。此前,峨洪路景区段是唯一通道,旅游高峰期拥堵率高达70%,车流远超设计容量,从洪雅至峨眉山需绕行七里坪度假区内部道路,多走8公里、耗时增加40分钟,且道路狭窄、急弯多,人车混行安全隐患突出,更无专用应急通道。如今,新路可分流峨洪路50%的车流,旅游旺季拥堵率直降70%,通行效率提升50%以上,洪雅至峨眉山景区车程缩短40分钟,柳江古镇至峨眉山整体行车时间减少1小时,成为景区专用应急救援和疏散通道。

道路串联川桃路等新建线路,正带动沿线休闲避暑、生态农业等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新路与峨洪路交会处的“富丽山居”民宿开业即火爆,沿线新增农家乐、民宿共48家,其中“濠梁垂天”“云隐”等15家精品民宿形成“星荷涧”宿集IP,2024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在特色农业领域,峨眉山高山茶、原生态竹笋等运输成本降低25%,龙洞村村民依托道路贯通,将茶叶、竹笋种植与休闲避暑旅游融合,形成“农旅双链”模式,目前从业农户占比61.7%,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
“这条路我们盼了十年!”龙洞村茶农杨通文抚摸着新护栏感慨万千。此前,他的茶园因交通梗阻面临重重困境,茶叶外运需绕行颠簸山路,损耗率高且耗时翻倍,运输成本高昂;客商因交通不便减少收购,茶叶议价能力薄弱;游客难以抵达茶园,无法发展观光采摘等增值业务。
道路开通后,杨通文的茶园迎来质变,运输成本下降25%,利润空间直接提升;游客可经新路快速抵达,他顺势开展茶旅体验项目(如采茶、品鉴),吸引“富丽山居”等民宿客源;依托“大峨眉旅游环线”的曝光度,高山茶成功打入高端文旅市场,单价显著提升,茶叶从“土特产”升级为“文旅商品”,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升级。
眼下,峨眉山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加速推进大峨眉旅游目的地建设。这条蜿蜒青山间的“幸福美丽乡村路”,不仅托举起沿线百姓的小康梦,更以交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铺就了世界级旅游胜地的通途。
消息来源:乐水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