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亲自宣布这项协议的那一刻,越南已经做出了选择。面对中方多次明确警告,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依然坚定走向美国,签下这一份看似双赢、实则偏向美方的协议。
零关税开放市场,背后是越南对美国的全面妥协,而对中国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的条款,则赤裸裸地把中越经贸关系推向裂痕。

越南不但没有与中国协调立场,反而在特朗普构建“遏华贸易战线”的关键时期,率先跳出,扮演了“破口”的角色。
中方早已警告过,不得牺牲中国利益去换取美方利益。现在,越南签了,而且签得彻底,为迎合美,在关税政策和市场开放两个方向上,干脆利落地围堵中国。

美东时间周四上午10点,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美越达成了一项重大的合作协议。
特朗普声称,越南对所有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全面开放市场。与此同时,美国将原本对越南商品拟定的46%高额关税,下调至20%。

越南总书记苏林不仅在第一时间对外表态欢迎美资进驻,尤其是在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甚至主动邀请特朗普访问越南。更重要的是,苏林还向美方建议尽快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并提出取消对越南高科技出口限制。
话里话外,都显露出越南在此次协议中的立场——主动靠拢美国,试图借助美方力量获得经济与政治上的双重加持。

就在协议公布前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33号公告,继续对包括欧盟、英国、韩国、印尼的不锈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显示出中方对贸易不公平行为的强硬立场。更关键的是,公告中特别提及对韩国POSCO外的企业征收高达103.1%的税率,欧盟部分企业则高达43%。
越南此举被中国视为“越界”。中方长期以来明确表示,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换取美方好处的国家,都将遭到反制。而在中美当前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越南的选择无疑激怒了北京。
中国媒体评论直接指出,越南此举开了一个“坏头”,一旦形成效应,极可能带动其他东南亚国家仿效,最终形成对中国出口链条的合围之势。

越南为何甘冒风险?
原因很简单,巨大的贸易顺差让越南对美市场高度依赖。尤其是越南对美国出口占其GDP近30%,一旦失去这个市场,将直接冲击其制造业基础与就业结构。
在这种结构性依赖下,为保住出口优势,越南选择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到期前,交出“投名状”。

此前的“税率宽限期”原定于7月9日结束。特朗普已明确表态,若无协议,将恢复46%税率。这让越南几乎别无选择。在生存与反抗之间,河内政府选择了前者——把原本极有可能压垮本国产业的税率,换成了一个看似可以接受的20%。
但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零关税开放市场,将让美国商品大规模涌入越南,冲击本地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风险陡增。

更严重的是“转运”条款。长期以来,中国部分出口商品通过越南转运至美国,以规避直接关税。但协议中明确规定,所有经越南中转的第三国商品,无论原产地是否明确,都将被征收40%惩罚性关税。
这一设计,几乎专为中国“量身定制”。越南虽然口头上表示“中资工厂若本地化可视为本土制造”,但实际操作中,“本地化”定义模糊,执行复杂,很容易被美国海关主观认定为“转运”。
早在4月份,特朗普首次提出“对等关税”政策时,中国就已开始调整对外贸易策略。外交部、商务部均明确要求相关国家不得参与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动。

此次越南签约,等于直接踩到了中国红线。更令人关注的是,美方在协议公布当日,亦同步宣布对中国“示好”——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以及EDA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禁令。这两项措施,不仅缓解了部分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也为后续中美稀土谈判埋下伏笔。
这也意味着,美国正在拿越南进行“样板实验”。一方面,通过压榨越南市场,为美国产品打开新通道;另一方面,则借机建立起一个遏制中国出口的新框架。
这种策略一旦复制至东南亚其他国家,无疑将对中国外贸形成更大压力。

日本在谈判中被特朗普威胁8轮,依然坚持不让步,强调农业利益不可牺牲。韩国新政府则明确表态,将重点改善与中国关系。
而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直接指出,中国是印度不可替代的伙伴,拒绝削弱中印关系。相比之下,越南的妥协显得格外突兀。英国与美国率先达成10%协议,获得豁免部分关税,而欧盟则要求关键品类豁免。只有越南,选择了“全面让利”。

市场反应也印证了这份协议的影响力。美联储密切关注的ADP“小非农”数据大幅下滑至-3.3万,反映出企业在关税不确定性下谨慎招聘。德银报告也指出,美国主要城市生活成本飙升,预计已达消费峰值,后续将面临通胀与消费疲软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急需一份“战果”来佐证其对经济的掌控力,而越南协议毫无疑问成为这一舞台上的“道具”。

对中国而言,越南的背离并非无法应对。中方早已在全球布局多元化出口渠道,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中亚、非洲及拉美市场。同时,中企在越南的产能布局亦提供了规避路径,只要完成本地化生产,即可绕过“转运”定义。在制度模糊与执行成本高的实际背景下,美国能否全面落实40%惩罚性关税,尚存疑问。
但不可否认,越南签署协议的行为,确实成为特朗普对华战略中的一枚关键棋子。在全球多边主义遭遇挑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借助双边协议逐步拆解中国的贸易网络,而越南的“投诚”无疑为其提供了试验场。

未来的关键节点是7月9日。届时,原定“宽限期”结束,特朗普是否将协议成果转化为对其他国家的胁迫样板,值得密切关注。越南虽然暂时保住了出口通道,但失去了谈判筹码,也暴露了对美依赖的结构性弱点。
中方接下来的应对策略将决定中美贸易下一阶段的走向。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不会因越南的选择而被动防守,更不会放任这份协议成为对华围堵的突破口。
信息来源:
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对美出口商品至少征收20%关税
2025-07-03 03:09·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