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林市一条普通街巷的餐馆里,市委书记王琛自掏腰包宴请玉工的视频,今天也即7月3日刷屏网络。

这顿花费660元、拒绝打折、坚持打包的便饭,看似寻常却蕴含深意——在全国亟需扩大消费、地方经济亟待提振的双重背景下,这一细节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既严守纪律红线,又以实际行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更以真诚态度凝聚发展共识。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对公职人员违规吃喝的整治力度持续加码,明确禁止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广西更将婚丧喜庆宴请标准细化到人均消费和菜品数量。在这样的刚性约束下,王琛选择自费宴请返乡玉工,既避免了公款消费的嫌疑,又通过“不让打折”“坚持打包”的细节,向社会传递了“公权不私用、消费不浪费、发展靠大家”的鲜明态度。
这一行为的示范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禁止违规吃喝等于杜绝正常消费”的认知误区。正如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所言:“只要不是公款消费,领导干部就应带头下馆子。”
在玉林,类似的“破局”早已显现:沙田镇将婚丧宴席标准控制在人均30元以内,北流市明确禁止高档烟酒并鼓励简办红白事,而王琛的宴请则以“家常便饭”为标杆,既守住纪律底线,又为正常消费正名,还在现场鼓励企业家财源滚滚、兴旺发达,传递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强烈信号。
这种精准把握政策边界的能力,展现了市委书记王琛带领玉林744万人民抓发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能力,提升了地方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2024年玉林市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46.78亿元,GDP增长4.3%,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达4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广西前列。
这一成绩的背后,既有政策红利的释放,也离不开像王琛这样的“消费带头人”。在视频中,王琛对餐馆老板那句“祝你财源滚滚、兴旺发达”,绝非客套,而是对实体经济的真诚期许、对玉林企业家的真诚祝福、对市场信心的强烈提升。
从经济学视角看,领导干部的消费行为具有“乘数效应”。
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费请客后,餐馆生意“比平时好得多”,南京、儋州等地的类似实践也证明,这种“流量”能迅速转化为市场信心。
在玉林,王琛的举动与“玉商玉工回归”战略形成共振:2023年玉商回归项目带动投资120亿元,2025年陆川县首批12个小微产业园揭牌,北流市投资6亿元的智慧园区预计年产值15亿元。这种“以消费促投资、以投资带就业、以就业活民生、以民生保发展”的闭环,正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
2023年10月5日,王琛曾经邀请部分回归玉商玉工在玉林参加恳谈会。恳谈会上,最动人的细节是他吟诵《游子吟》时的深情。
这种对“家国情怀”的呼唤,与玉商玉工的返乡潮形成情感共振。
在2023年的恳谈会上,回归玉工代表韦土月感慨“在家门口就业感到非常高兴”。在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春茗活动中,回归玉商杨兴武直言“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这种情感联结,正是玉林推动“玉商玉工回归”的核心动力。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王琛的行为重构了政商关系的范式。在传统认知中,官员与企业家的互动往往伴随权力寻租风险,而玉林通过“保姆式”“妈妈式”服务、春茗茶叙等创新形式,将政商互动从“酒桌”转向“茶桌”,从“交易”转向“交心”。
这种转变不仅符合禁止违规吃喝的要求,更通过情感纽带凝聚了发展共识。正如回归玉商代表周伟所言:“心里感到非常温暖,相信通过玉商回归,将推动玉林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王琛的宴请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玉林市系统性战略的一环。从2023年玉商回归产业园集中开工,到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和“玉林智谷”建设,从春茗活动中“六个提档升级”的部署,到陆川县小微产业园的“拎包入住”模式,玉林正以“一盘棋”思维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这种战略定力在经济数据中得到印证:2024年玉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十四年居广西第一;玉商回归项目累计引进604个,带动就业6.92万人。这些成果表明,玉林已从“政策输血”转向“产业造血”,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发展”。

王琛宴请玉工的660元账单,是一份特殊的“执政成绩单”。它既体现了对禁止违规吃喝铁规的敬畏,又展现了激活消费的担当;既传递了对实体经济的关怀,又凝聚了共谋发展的共识。
在全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期,在玉林发展的上升期,这种“细节决定成败”的执政智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严守纪律底线与激发市场活力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以真诚的态度、创新的方法,在政策框架内找到破局之道。正如玉林市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消费数据的逆势上扬,当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与群众的“烟火气息”同频共振,经济发展的明天必将更加振奋。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李建兴,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一起网聚智慧、网聚人气、网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