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2025年7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签署法律,正式宣布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该法律明确规定,未来IAEA对伊朗核设施的任何核查,都必须事先获得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的批准。此举瞬间引爆国际舆论,成为全球核安全监管体系的重大震荡,也使得伊朗核问题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一场核查机制的危机,更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直接反映。

伊朗近年来对IAEA的信任急剧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国际核查体系政治化的强烈反感。伊朗官方曾多次公开指责IAEA在执行核查职能时,明显偏袒西方国家立场,充当其政治工具。特别是在IAEA理事会投票宣布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后,紧接着以色列对伊朗福尔道核设施发动空袭,这加剧了伊朗对IAEA的质疑与敌意。作为全球核监管最重要的机构,IAEA的中立性和公正性遭到挑战,其监督作用的合法性也随之动摇。伊朗的此次断然中止合作,是对这种被政治操纵的回应,也是对国家主权与安全利益的强烈捍卫。
不可否认,伊朗的举动将引发国际社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全球核查机制被削弱,核不扩散体系因此面临严峻风险。失去透明监督,伊朗核计划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国际认可,核扩散风险随之升高。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担心,伊朗或利用此机会加快核武器研发进程,令本已紧张的中东安全局势雪上加霜。西方势必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和外交孤立,导致地区冲突风险骤然上升,地区和平环境面临重大考验。
这一事件折射出当前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的深层博弈。伊朗对IAEA合作的中断,是发展中国家对西方主导的国际机构长期不满的体现,暴露出现行多边体系权力分配的严重不均。以色列作为西方在中东的代理人,持续发动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行动,无疑将该地区推向新的不稳定临界点。伊朗借助新法律限制IAEA权限,不仅是对外部压力的反击,更是争取自身战略主动权的手段。这种对抗态势在未来很可能导致各方态度更趋强硬,难以通过外交渠道化解分歧。

从核安全监管的角度看,IAEA如何在保护核不扩散基本原则的同时,重建其被广泛认可的中立权威,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大难题。权力政治介入下的核查机制面临信任危机,国际社会亟须推动各方回归合作与透明,恢复核查体系的有效运行。伊朗若持续封闭核查通道,只会加剧外界猜疑,加深孤立,损害其自身国家利益。唯有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与透明,才能实现核计划的合理监督,避免陷入更深的外交困局。
纵观此次事件,伊朗与IAEA合作的中止不仅是一场核问题的震荡,更是当今国际秩序调整与权力重构的缩影。它警示各方,任何以政治手段操纵国际机构、损害其独立性的做法,都会引发严重后果,损害全球安全环境。国际社会必须以此为鉴,努力构建更公平、公正的多边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合法权益,才能真正维护核安全与世界和平。当前形势下,相关各方需要克制与理性,避免局势恶化,防止走向难以挽回的对抗。
伊朗断绝与IAEA合作,是地区安全新的不稳定因素,既反映了核查机制的脆弱,也暴露了国际秩序面临的深刻挑战。面对这一局面,全球核不扩散体系亟需改革,以提升权威和公正,重建信任机制。与此同时,中东各方更应在紧张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保持冷静,防止军事冲突进一步升级。任何单方面的强硬措施都可能引爆连锁反应,导致灾难性后果。未来的国际努力应聚焦于推动对话和合作,寻求务实解决方案,确保核安全目标的实现。

当下世界正处于多极化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伊朗与IAEA关系的断裂正是这一现实的集中体现。只有尊重主权、重视合作、强化透明,国际社会才能真正有效应对核扩散威胁。否则,核安全的制度根基将不断被侵蚀,全球稳定与和平面临的风险将不断累积,危机将随时爆发。各方应牢记,核查机制的生命线在于信任和共识,缺一不可。伊朗断然行动虽有其内部逻辑,但从长远看,国际合作仍是维护全球安全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