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边缘部门的正职为什么越来越热了?
职抒胸意

以前大家挤破头想往核心部门钻,现在不少人却盯上了边缘部门的正职岗位,这风向变得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边缘部门正职突然变 “香饽饽”,背后藏着不少现实考量,咱们一起来唠唠。

先说说为啥以前边缘部门不吃香。以前,像发改、财政、自然资源这类核心部门,手里握着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土地规划等 “硬权力”,不仅能接触到各种资源,办起事来也更方便,职业发展的机会也多,在里头当个小领导都让人高看一眼。相比之下,像地方志编纂、供销合作社这类边缘部门,工作内容单一,和其他部门交集少,也没啥 “油水”,晋升渠道也窄,很多人觉得去那就是 “养老”,自然不受待见。

但现在情况变了。首先,边缘部门的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就拿供销社来说,前几年大家都快把它忘了,结果这两年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农资供应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了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还有地震局、气象局,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防灾减灾、保障民生上责任重大,这些部门的正职成了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跟着水涨船高。

其次,边缘部门正职的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核心部门虽然权力大、资源多,但责任也重,考核指标多、问责压力大,动不动就有 “一票否决” 的风险。比如在财政部门当领导,每年的预算编制、资金监管都是 “重头戏”,一旦出了问题,乌纱帽都可能保不住。而边缘部门工作节奏没那么紧张,不用天天加班加点,也不用应对各种督查考核,工作生活更平衡。就有干部说,在边缘部门当正职,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压力小了,幸福感反而提升了。

另外,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边缘部门正职也有独特的优势。现在干部选拔任用越来越注重基层经验和多岗位锻炼,在边缘部门当一把手,能积累全面的管理经验,培养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且,这些部门和上级领导接触的机会并不少,要是能把工作干出特色、做出成绩,很容易进入组织的视野。有不少干部就是在边缘部门做出亮眼成绩后,被调到核心部门担任重要职务,或者直接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

还有一点很现实,边缘部门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核心部门利益纠葛多,工作中难免会陷入各种复杂的关系网,一不小心就得罪人。而边缘部门竞争没那么激烈,同事之间关系更融洽,不用整天钩心斗角,能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这对一些不擅长搞人际关系、只想踏实做事的干部来说,吸引力可太大了。

当然,边缘部门正职变热,也不是说这些岗位就完美无缺了。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不管在哪个部门,只要用心干事、踏实做人,都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