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小时候多病,反而寿命长?中年后才想明白:人生的奥秘在于四个字
老方爱苹果

遇到一个老人,他说自己快九十了,在过了70岁后他就不再过生日,“怕被阎王爷惦记上”。

问老人家长寿秘诀,他摆摆手,“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我主要是小时候得病多,所以就活得长。”

据他所说,在四五岁的时候,他就经常被父母背着去打针,不是感冒发烧就是肚子疼,都是些小病,但那几年他跟个病秧子一样,很瘦弱,以至于爷爷奶奶都担心他会不会夭折。

后来到了十来岁,他身体就好了很多,很少得病。

但有那么一两次吧,他突然得了风寒,迷迷糊糊中就觉得快要死了一样,非常难受,慢慢才恢复过来,他认为自己老年能够少病少灾,跟小时候得病多有很大关系。

小时候多病,反而寿命长?中年后才想明白:人生的奥秘在于四个字

听了老人的话我想了想,未必没有道理。我记得看过一本日本小说,里面有个人就是身体很好,而且他没有痛感,生病、受伤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其实就福缘浅薄。

为什么?所谓大成若缺,一个人必须包含了正反两面才能长久,如果这个人一直身体很好,无病无痛,那他可能就没有敬畏心,什么都不在乎,以为自己吉星高照,这样的心理就会促使他快速失败。

而那些身体有点毛病的人,反而知道爱惜自己,小心谨慎,注意保身养命,这样就能延年益寿。

要知道人这种生物的进化特点,往往是因为哪里痛苦不好受了,才会时时惦记,改变自己,适者生存,让有问题的地方变成自己的优势。

这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心能转物:思想意识确实能够改变人的身体和命运!

我是在四十岁后才领悟到这个人生奥秘的,所谓心能转物,可以结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理解,就是说身心不二,这个世界只有自己。

一念天地宽,万事羽毛轻。如果自己的心改变了,那事情、世界就改变了。

拿你的身体来说,如果长期心理有问题,那一定会显露在身体上,人的五脏六腑都对应人的精神状态,相由心生,实际上病也会由心生。

现代的技术手段已经找到了这方面的证据,一个人如果在压抑的氛围中,那精神压力大,心理紧张,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乃至大脑内部都会形成创伤。

想一想吧,你现在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以及欲望、渴望、求而不得之苦,是不是皆有心生?

假如你自我觉察,任由情绪的流动,你也就摆脱了束缚,进入自在的境地。

你有让自己快乐的责任:如果苦不能转为乐,那就是失败!

我相信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痛苦的,人生是美好的,但过程确实充满了痛苦,就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义无反顾的追求快乐。

真正的聪明或智慧就在于转化,愚昧的人不明白这点,因此喜怒哀乐都受制于人,身不由己,而且喜欢自寻烦恼,无事生非,小人闲居为不善,一辈子在苦海沉浮。

从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能够把多少痛苦、苦恼转化为快乐。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在的事情左右不了自己的内心。

打个比方,比如你做生意失败了,这是正常的,成功都需要经受磨难才行,因为有失败你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果没有失败,又谈何成功?

痛苦和快乐也一样,不管你怎么努力,人生也还是有痛苦的存在,你能做的就是尽量化解。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切都是缘起性空,身体也是假相,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修行就是首先超越对自我身体、欲望和情绪的执著。

然后看人就能客观理性,见众生就是一视同仁,知道我与别人无有区别。

“我”说到底是意识,人生就是意念、意识的连续变化,身体不过是假借,人世间的种种都是因缘和幻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假修真。

什么是真?就是见真我,不起分别心,最后乃至于生死如一,对死亡也能平静对待了。

很多人都追求长寿,这说明还是着相,以寿命的长短为区分和比较——难道寿命长就一定是好和成功?

寿则多辱,生死是虚幻的轮回,如果看不破这个红尘,那说明还是欲海挣扎,仍然有吃不完的苦。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从而早点觉悟。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