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3日,新东方老总俞敏洪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说明》,就取消与水木年华成员缪杰合作的榕江农产品直播义卖活动致歉。
俞敏洪在《说明》中称:
“几天前,水木年华的缪杰找到东方甄选,说看到榕江水灾内心很难受。他在榕江当荣誉村长,相当于自己的家乡。希望通过东方甄选平台,来帮助榕江卖农产品,并把销售收入捐给榕江,帮助榕江渡过难关”。
“我听说后,觉得是一件好事,同意团队安排!消息发出后,因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反响,原定于今天(7月3日)举行的缪杰直播义卖活动取消,特向大家表示歉意!”
“东方甄选以后会和缪杰一起,继续为榕江加油。同时,东方甄选会为榕江灾区捐献救灾物资,为灾区重建贡献微薄力量!”
“善良有时很难,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
首先,大家肯定会在想:老俞未在说明中明说的“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反响”,到底是指什么呢?
第一,就是俞敏洪旗下的直播卖货平台——“东方甄选”,为此次义卖发出的海报设计内容,在此前引发了一些争议。

原来,在这则海报上,除了缪杰的人物形象外,另外还有一个是东方甄选的漂亮女主播——不过,她的照片上,却是一幅露齿而笑的形象。
第二,海报下方,还有一柱大大的白蜡烛形象——这些都被认为是海报设计欠妥的瑕疵,被认为在水灾面前,这些元素并不太妥当,因此,东方甄选被质疑有“蹭灾情流量”之嫌。
第三,还有人质疑:以农产品义卖方式进行的慈善,在当下洪灾面前,明显显得效率不高,被认为不如直接捐款、捐物来得更为实际。
且像义卖活动只是占用东方甄选的平台,并不像直接捐款捐物那样,才是更为直接的真金白银之慈善付出。
第四,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实情况:即在如此急迫的时间里,想要提供足够的灾区农产品,作为直播义卖的商品,估计较难做到,这一决策显得有些匆忙,并存在缺漏。
正是这些议论纷纷的不同声音,才令俞敏洪感受到了压力,因此暂时取消了这次直播义卖播活动。
虽然老俞又一次道歉——他都真的快成了网友所言的“俞道歉”了,但从他的说明中,仍不难发现其话中有话:

俞敏洪在声明的最后如此强调说:“善良有时很难,但我们一直在努力”——隐约之中,表达出了对于慈善舆论环境的无奈与不满。
确实,俞敏洪组织的这次义卖活动,是存在一些瑕疵与不足——本来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这些其实也算不上是大问题——而真正的大问题,显然是应让所有可能的慈善之举得以早日成行,这才是其中人们关心的最大和终极问题!
所以,如果因此瑕疵问题,导致本该出现的慈善流产,那么,相对于这些质疑声音,难道能有灾区人民需要求助的声音更大、更急迫吗?
世有百态,人有百性——放在慈善上,也有很多的慈善形式,有着多样的慈善人物与言行。
比如,像中国慈善圈中,最能制造眼球效应和流量洪流的慈善家——陈光标,据其称,多年来他已经捐献数十亿元,但他身上的争议声,却比俞敏洪大得多了去了!
陈光标做慈善,从来都是演出大阵仗,制造大轰动,挣满公众的眼球,获取最大化的流量,赚得名利双收的效应。

比如,陈光标进行慈善活动时,曾跑到灾区第一线,直接将钞票发到每个灾民手中,还要将灾民们感激拍手相送的场景拍下来,宣传出去……
虽然有人称:陈光标是“表演型慈善”,是在做慈善的同时,还要为自己挣足宣传效果,以此为其打造人设形象,并为未来以名谋利打下基础——或许会有这些因素,但是,谁又能否认,陈光标是实实在在做了利民、利社会的慈善呢!
古人都云:“论迹不论心”—— 作为旁观者,评判他人时,我们应力图避免揣测他人的动机,而更多应以实际行为作为判断依据。
特别是利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慈善行为,更应是以“论迹不论心”为主!
论心,大多会流于主观猜测,这其实并不可靠。
我们可以看一些反例:像网络上流行的“爱国赛道”中,有不少“流量表演爱国艺术家”虏获了数千万的粉丝,这些被其洗脑的拥趸们,支持这些“口头表演大师”的最多和最大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是爱国者”!
可是,此类“爱国者”称谓的获得,竟然基本是因为,这些网红大V天天能高喊“爱国”口号——哪怕这只是一种“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式的严重人格分裂之状,也仍被粉丝们当作所谓“爱国”的依据与证明。

这种只通过个人臆测式的“论心”之举,真的可以正确定义一个人的品格吗?——事实上,很多这样的所谓“爱国大V”,却最终成了“一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式的实践者。
更甚的是,像其中那位代表性的“流量爱国表演艺术家”,他在经常批判其他名人“偷税是严重犯罪、是害国”后,自己却被查出自2019年以来偷税数百万,最终被罚近千万元——人设形象一夜之间迅速坍塌了。
所以,无论对于什么人、什么事——不管是做实事的慈善,还是玩嘴皮子的“流量爱国表演”,我们都不能人为猜测式的“论心”,而只应看其真实的行为,做到实实在在“论迹不论心”,才是正确的认知与判断态度。
因此,不管俞敏洪的宣传,是否有不当之处;还是其借助慈善活动,确有蹭流量之嫌,但其真真实实去做慈善了,也会达到一定的良好社会效果——这显然是不言而喻之“迹”,因此,就一定值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
否则的话,如果对于慈善都缺乏一定的宽容、容错之心,那以后,谁还敢做好事呢?
做坏事且会遮掩的人,却都能吸粉吸金无限、赚钱无度,而去做实实在在好事的人,虽有不足的瑕疵之处,却反而受到了更多的严苛责难,这显然会寒了慈善之心,更会令慈善事业一路走得更为艰难!【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